【小夥伴們,何園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其主人姓何。它的始建者何芷知在光緒九年購置了片石山房舊址,在此建造園林,原名“寄嘯山莊”,這個園名取自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①】
寶玉一聽見"寄嘯山莊"四字,當即誦道:"倚南窗以寄傲,登東皋以舒嘯。這園子名字起得極好。”
探春當即笑道:“那天幕上的仙子說起你的學問,便是這麼說的。”
果然就聽蕭蘭蘭在天幕上接了話茬:
【這"寄嘯山莊"的典故,寶玉定然知道,黛玉、寶釵和湘雲也沒有任何問題。林如海如果在世,十九能知道這個典故,其他人,賈政、賈赦、賈珍、賈璉、賈環、賈蘭……甚至在家塾裡教子弟讀書的賈代儒,必定沒有一個知道的。】
【哈哈,蘭蘭,你這真是三句話不離紅樓,我真是甘拜下風。來,給我們說說,寶玉的學識水平到底怎麼樣?他真的是個不學無術的公子哥兒嗎?】
寶玉衝探春眨眨眼,心道原來天幕上的仙子們竟就是這樣談起他的學問來的。
探春卻笑道:“當時你病得人事不知,我們急得都跟什麼似的。老太太隻要你能醒過來便‘阿彌陀佛’了,誰還顧得上你有多少學問?”
【蘭蘭想說的是:寶玉的知識水平,在同齡人跟前屬於中等偏上,與薛林史三位學識出眾的女性相比,他真的不算什麼。但是與賈府其他男性相比,甚至包括他那蒙萌出仕的老爹相比,寶玉的才學顯然都更為出色。】
【畢竟曹公早早地就在書中寫了,寶玉“天分高明、性情穎慧”。他在未入學之前,三四歲時,已經得元妃口傳教授了幾本書,認識了數千字在腹中。②】
【這可比我們現在的普及義務教育要提前得多了。我們都是六七歲左右上學。寶玉相當於在學前班裡就已經認得了數千字。】
【要是寶玉也跑來我們這裡上學前班,估計人人都要稱呼他一聲"卷王"!家長們估計都要羨慕元春“雞娃”有方。】
寶玉瞠目結舌:這都是什麼話?
探春苦笑著搖頭:她已經是第二次聽了,也還是沒聽明白到底是什麼意思。
不過,有一點她算是隱隱約約聽出來了:天幕上兩位仙子,都是要在六七歲時去上學的,而且接受的是“
普及義務教育”,似乎是說,人人……哦不,仙仙都要接受的教育,不去還不行。
【待到了寶玉在第九回準備去家塾裡讀書的時候,賈政曾經問過寶玉的跟班李貴,問起寶玉讀書的進度。李貴就回了一個經典的冷笑話:“哥兒已經念到第三本《詩經》,什麼悠悠鹿鳴,荷葉浮萍。”③】
寶玉和探春就忍不住都笑了。
【按照明清時期的私塾教育體係,啟蒙階段的學生會學習"四書"與"五經","四書"在前,然後才是“五經”。寶玉既然已經念到了《詩經》第三本,那麼他至少已經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已經都念完了。】
【結果賈政就回他:“什麼《詩經》、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隻是先把‘四書’一齊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這裡的“古文”,指的是唐宋文,是與“時文”也就是“八股文”對應的。】
【這是什麼概念呢?打個比方,這就大概相當於,我們初高中學了很多內容,什麼化學物理曆史地理之類,但是高考隻考一門語文。然後賈政在寶玉初中一年級的時候就交待:聽見了沒,從現在開始起就準備高考,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現在好開始局題了。體育課音樂美術課都彆上了,全都給我刷題……】
寶玉與探春都覺一頭霧水,但是天幕上另一位仙子"二分無賴",聽了卻樂不可支。
【蘭蘭,你說得太形象了!】
【好了,賈政要求寶玉上學“刷題”,但是他自己的水平怎麼樣呢?】
【在"大觀園試才題對額"一回裡,寶玉能引《離騷》、《文選》、《吳都賦》、《蜀都賦》這樣的文獻來辨認芳草,賈政這等無知之輩顯然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卻隻好狐假虎威地大喝一聲:“誰問你來!”】
天幕上那蕭蘭蘭模仿賈政的口吻,學得惟妙惟肖。寶玉與探春都忍不住掩口偷笑。
他們當然不敢當麵笑賈政是"無知之輩",但是能在心裡過一把嘲笑老父的癮,也是蠻開心的。
【寶玉在詩賦離騷方麵的淵博學識,其實是在清代被認為是一門很高明的學問,當時稱之為"選學”,清代曾經出過不少研究“選學”的大家。小夥伴們,這“選學”可不是“選修課的學問”哈,它其實是指
研究《昭明文選》的學問。】
【但是呢,因為這些學識不在高考範圍內……也就是說科舉取士的時候不會考,它既不是八股文,也不是試帖詩,所以這被認為是“雜學”、“歪才”。賈政就是這麼認為的,所以他說寶玉“雖不喜讀書,卻有些歪才。”】
【這就給了我們一種強烈的割裂感,就好像賈寶玉一方麵"厭惡讀書",一方麵他又能吟詩作對,雖然比不上薛林等人,但似乎真的還可以,總要比賈政和他那些清客相公要強。】
【總體而言,寶玉讀過的書即使在當時代,也不算少了。他讀過四書五經、《公羊》《穀梁》,讀過《楚辭》、《文選》,他讀唐詩宋詞,還讀過《南華經》,也就是《莊子》,還讀過《西廂記》,他等於是將當時能夠讀到的各種古籍名著都讀過了一遍。】
【然而他最喜好純真、不受拘束的文字,討厭世俗的追求利祿的"經濟文章",更加討厭"刷題”,也就是反反複複地寫些破題承題起講的“八股”文。因此被賈政罵做“在家荒疏學業”了。】
寶玉聽蕭蘭蘭這麼一說,心中大生"知己"之感,覺得這世上還從來沒有哪個人,將自己心裡的困惑說得一個字都不差的困惑說得一個子都不是的。
【然而說實話,除非寶玉隻想做個"富貴閒人",在那個時代,但凡他想要在"選學"上有些成就,就逃不開“五年科舉三年模擬”。】
【清代其實有很多學問派的大家,都是走的這一條路,先考中舉人、進士,然後再將八股文丟開,去研究經史、詞章、文字、金石、考據、訓詁、掌故,甚至更專門的《公羊》、《穀梁》、西北地理、音韻版本之類。④】
【這個八股文,通常被稱為“敲門磚”。】
寶玉聽到這裡,一時便陷入沉思。探春看看寶玉,心說兄長沒準能被仙音說動。
就在這時,“二分無賴”提醒蕭蘭蘭:
【寶玉挨打的實拍外景地點就在前麵了,我們一起去看看?】
寶玉一聽到“挨打”兩個字,渾身打起寒顫,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隻見天幕上兩名仙子並肩走向這座“寄嘯山莊”中的庭院樓廊,能聽見”二分無賴”的聲音:
【就是這裡,當時拍
攝的時候按照北方習俗,在門上掛了門簾子。】
【蘭蘭,這裡就是寶玉向老姆姆求助的地方。當時寶玉告訴這個老婆婆,說"老爺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緊,要緊!",結果被老人家聽成了"跳井",說"跳井讓他跳去,二爺怕什麼?"⑤]
這話一出,寶玉與探春都是絕倒。
【蘭蘭,這裡就是電視劇中,賈環向賈政告密的所在,記得嗎?他當時說得好誇張,說看見了死去的金釧兒,“人頭這樣大,身子這樣粗,泡的實在可怕……”⑤】
寶玉頓時開始留心探春的神色,隨時準備勸慰。
但是探春已經為她的母親兄弟痛苦過一回,經過這兩天賈母等人的開導,她已經漸漸緩過來了。她隻是衝寶玉搖了搖頭,示意自己已無妨。
就聽那天幕漸漸說下去,提到趙姨娘與賈環,又提到馬道婆答應趙姨娘,要替他魔鎮寶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