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出宮避暑,太後這邊是打著侍奉太皇太後的旗號,就帶了一個成太妃,剩下東六宮的太妃們一個都沒帶出來。
暢春園大啊,康熙爺建的園子,還沒少住,又大又漂亮。
四爺每天都要去暢春園請安,李薇自然也要帶著孩子一起過去。頭回進暢春園真讓她歎為觀止。比起來圓明園嘛,是小氣了那麼一點點。
圓明園如果是六寸的批薩,暢春園就是十二寸的,還放了雙倍的芝士。
空間越大,人就感覺越好,大到一定程度就會給人震撼感。她第一次去圓明園時就被震了一回,暢春園在圓明園的基礎上震了她第二回。
彆的不說,從大門口進去坐上肩輿又走了一刻鐘才到太皇太後住的凝春堂。
去過幾次後,她發現不管是太皇太後還是太後,全都住得樂不思蜀了。
不過細想想也能理解,寧壽宮就那麼丁點大的地方,隻有彆人來找她們串門的,沒有她們去彆的宮裡找人串門的——尊不下卑嘛。
要是感情好倒算了,太皇太後和太後都在宮裡住了一輩子了,感情好的都主動來找她們了,還有跟她們住到一起的,比如宣太妃。不用出門就能見麵,串門一說更是無稽之談。
所以,太皇太後和太後才是真正的可憐人,除了巴掌大的禦花園就是寧壽宮。
這麼一來,暢春園就真是天堂了。
四爺本人是很希望她們在暢春園住得開心,不要急著回宮的。李薇能猜到一點點他的心思,大概就是覺得把兩位長輩扔在宮裡,自己在圓明園避暑很不合適。既然長輩們在外麵,那他當然也要在外麵陪著啦。
其實沒人管他這個,可他就是覺得這樣才名正言順。
端儀幾個也到暢春園來了,四爺想讓她們跟著太皇太後住一陣子。
李薇跟幾位公主明裡說是讓她們陪伴太皇太後,底下大家都清楚,是想讓她們提前去適應下蒙古那邊的風俗。太皇太後那邊是一水的蒙古風格,來往的宮女,侍候的嬤嬤當著太皇太後的麵說的都蒙語,吃的喝的用的玩的,也幾乎全是蒙古傳統。
端儀她們在宮裡雖然跟著嬤嬤們學蒙語,但親身感受下會更直觀。
頭幾次是李薇陪著她們過去,後來就讓她們自己去的,偶爾也會住下兩三天的。
教引嬤嬤們回話時都說公主們都很認真的學,沒有一個叫苦的。
“嬤嬤們多照顧些公主。”滿人厚待奶母,這個習慣也是由康熙爺發揚光大的。宮裡侍候的小主子們沒了,奶娘們可以得到小主子的遺物。康熙爺那會兒還有奶娘怠慢公主的活例子,真是叫人瞠目結舌。
李薇就想醜話說到頭裡,因為這些教引嬤嬤日後都要跟著端儀出嫁的。
“公主好,你們才好,一家子都有好日子過。”她掃過底下站著的四個嬤嬤,這幾個都是公主那一群嬤嬤裡領頭的。
“公主若有個三長兩短,你們一個都好不了。”李薇斬釘截鐵的說。
嬤嬤們撲通撲通都跪下了,爭著搶著表忠心,都說會一心一意侍候公主,還有的說如果公主沒了,她們當時就一頭碰死。
這是拿話在噎她。怪不得都說奴大欺主。
公主們因為要撫蒙,宮裡上下都待幾位公主十分客氣,這些嬤嬤在宮裡是管著公主的,自然也有覺得自己高那麼兩分的。
李薇道:“你一個死了不算,全家都還在呢。”
那個當頭說要碰死的嬤嬤馬上就卡了殼,不敢置信的看著坐在上首的貴妃。跪在她旁邊的人趕緊戳戳了她,才讓她回神,合身撲在地上雞啄米般磕頭,嘴裡道:“都是奴婢嘴賤!貴主兒息怒!”一邊扇自己的臉。
這都不用李薇再開口了,常青出來跺了那個嬤嬤一腳,喝斥道:“沒規矩的東西!當著貴主兒的麵做什麼樣子?來人,請出去開導開導。”
他一聲令下,外頭就進來兩個太監,拖著那嬤嬤就出去了。
這時嬤嬤也不敢喊了。
李薇是見過四爺那邊的奴才求饒的,彆說喊了,哭都不敢哭,再害怕也隻敢規矩跪著。是生是死都是主子發話,像這樣吵的跟菜市場的,那都是從心裡就沒把主子放在眼裡。
該說的話都說了,她讓常青領這群嬤嬤去看那個挨打的,打完再讓她們回去。
下午四爺就知道她發威的事了,笑著說:“做得好,日後多來幾次,看還有誰敢小瞧你。”然後讓人去把那嬤嬤的丈夫給判了一千裡的流刑。
他笑道:“一頓板子值什麼?養個十天八天的就好了。一次給個狠的,看她們還敢不小心侍候公主們。”
完了讓李薇去看看公主們,他道:“教訓嬤嬤是為了她們好,你告訴她們。朕把她們嫁出去,就會保她們一世平安富貴。”
李薇原樣跟端儀幾個學了,又自己作主添了句更感性的:“都叫了皇阿瑪了,那就是你們的皇阿瑪。咱們家的公主走出去,不說欺負人就不錯了,怎麼能讓彆人欺負呢?”
端儀她們此時才仿佛有了點精氣神。最早進來的三爺家的端惠跟李薇更親近點,趁沒人時抱著她的胳膊悄悄說想讓她再打一個嬤嬤。
“她最壞,老借著教我規矩的時候讓我多跪,我的膳她也克扣。一個學不好就要減我的菜。”端惠道。
李薇嚇了一跳:“你怎麼不早說?”
端惠道:“我想著,我要是連這個都熬不下來,等去了蒙古就更受不了了。”
傻丫頭啊!
李薇幾乎要仰天長歎,端惠抱著她的胳膊搖了搖:“李額娘彆生我的氣,皇阿瑪和你頓頓都賞菜給我,那個是她不敢克扣的,我沒餓著,就是生氣。”
沒餓著就好,李薇發誓從今天起所有的孩子頓頓都賞菜。
她以前看心理學上說孩子們受到欺負不告訴家長大人,是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壞事,而隱瞞壞事是人的本能,所以哪怕挨欺負的是他們,也怕告訴大人後自己會受罰。
而有的家長還真的會因為孩子受欺負罵他們沒用。
所以真不怪孩子們在老師、同學、比他大的孩子或路邊陌生的大人那裡受了欺負不敢說啊。
李薇一時顧不上這個,可她能替端惠打這一次,日後呢?
她讓端惠自己打。
端惠顯然沒想到會是這樣,一時轉不過這個彎來。
李薇教她:“你是主子,她們是奴婢。她們教你是規矩,你打她們是天理。就算沒理由,你也能打她們。嬤嬤們拿規矩壓你,你就拿身份壓她們。”
端惠猶如醍醐灌頂般的開竅了,當天就讓人賞了那嬤嬤二十板子。
端恪嚇得拉著端惠說你這下闖禍了怎麼辦怎麼辦,端惠拉著她如此這般耳語了番,道:“我現在才明白,皇阿瑪和李額娘都對咱們這麼好,她們憑什麼拿捏咱們?我就是打她了,我看她敢不敢呲一呲牙!”
嬤嬤自然是不敢的。端恪就親眼見著那挨打的嬤嬤養好了回來謝恩,端惠笑著賞她座兒,還體貼道:“嬤嬤待我好,我心裡清楚呢。隻是啊,我年紀小,這氣憋在心裡總不自在呢,是以就要發出來。日後若還有這種事,隻能請嬤嬤多擔待了。”
往日裡站在她和端惠跟前,事事時時都要端著範兒的嬤嬤,此時卻低眉順目的說:“公主是奴婢的主子,自然是您怎麼說,奴婢怎麼做了。”
端惠就笑:“瞧著嬤嬤這是心裡還有怨氣呢?”
嬤嬤趕緊離座撲通跪下,磕頭道:“奴婢萬萬不敢!公主明鑒!”
端惠畢竟沒有四爺那麼狠,一個小姑娘能大膽這一回已經可以了,見嬤嬤服軟就讓她下去了。
端恪等人走了才敢大喘氣:“你還真敢啊。”
端惠咬咬牙說:“日後她要還不規矩,我還要打她!”端恪倒抽一口冷氣,端惠說:“你想想,咱們要連在自己的地盤,打自己屋裡的下人的膽子都沒有,嫁過去了不是更加什麼都不敢了?”
端恪聽怔了,好像一時間想通了什麼。
端惠道:“從我進宮起就隻有自己了,如果我自己再不護著自己,那就成任人宰割了。”
端恪想起到圓明園前剛見過的阿瑪。阿瑪讓她在宮裡乖乖的,說家裡都好,她額娘好,她妹妹好,她弟弟也好。最後阿瑪說,讓她放心,他會好好照顧她額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