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媽媽口中得知,那方文才喪妻後也曾張羅續弦,倒是有好些人家願意。
奈何如今他身份不同,眼界也高起來,必要尋個才貌兼備的好人家姑娘,尋常市井女子如何入得眼?
偏又是這個年紀,入得眼的,要麼人家瞧不上他,要麼便早為人婦,不能巴望。
這段時間師家好味甚是火爆,方母一日也隨大溜去買鹵肉,無意中聽說那當家主母竟是個三十出頭的寡婦,又隻得兩個女兒,頓時動了心思。
回去一說,方文才本不樂意。
“我堂堂舉人,保不齊哪日就選了官,怎好弄個商女做正室!”
方母也不多說,隻拉著方文才去南二街遠遠瞧了兩回,又暗搓搓算了筆賬,方文才就不言語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事就交給母親辦了。”
方母卻不直接打發官媒登門,聽說這家人搬到南四街,便輾轉找到慣愛操持的李媽媽,讓她先去探探口風。
那李媽媽本就愛攬事,又見是舉人老爺的母親吩咐,隻喜得渾身發癢,恨不得骨頭都輕了二兩,哪裡有推辭的道理?
這才有了“端午節李媽媽喜登門”一出。
個彆細節李媽媽不大清楚,師雁行自己卻也能腦補出來,不由嗤笑。
這娘兒倆分明是巴望著啃絕戶。
想桃子吃呢!
李媽媽說完,偷偷看了師雁行幾眼,有心想勸,又不敢,畏畏縮縮目送她離去。
師雁行轉頭就去找了鄭平安,托他查那方文才名下財產。
查財產這事兒其實不大合法,但這時候以權謀私的事兒多著呢,怕什麼!
鄭平安表示難倒是不難,得空找衙門裡管戶籍財產的小吏混兩頓酒就成了。
問題是,你到底要乾嘛?
“難不成是要看看他有多少家產,買不買得起?”鄭平安玩笑道。
這姑娘的場麵一次鬨得比一次大,如今竟查起財產來,難免叫人多想。
沒奈何,師雁行含糊說著有人想吃絕戶,她要打上門去,斷了那廝念想。
鄭平安聽罷,“得了,等信兒吧。”
大約李媽媽被師雁行直接登門的舉動唬住,連著兩天沒露麵。
兩天後,師雁行從鄭平安那裡得了信兒,自己看過,又遞給江茴。
江茴搖搖頭,“我不看。”
師雁行沒勉強,將那寫明方文才財產狀況的信紙放在桌上。
“咱倆關係不比旁人,你也知道我並非孩童,不妨推心置腹說一說,你是暫時真不想找呢,還是單純對這人沒興趣?”
她不是江茴,沒資格強行用自己的觀念去套彆人。
不管江茴是否想再婚,她都選擇尊重。
江茴今年也才三十三歲,模樣又好,落在彆人眼中就是風韻猶存,這次不成,類似的事情必然還會再發生。
師雁行想問明白江茴自己的心意。
真不想找的話,以後類似的事她就可以直接幫忙推掉。
如果隻是對方文才不感興趣,那以後遇到合適的有緣人,不妨留意著。
江茴不答反問:“我記得之前聽你講過,你前世終身未婚。”
師雁行點頭,“是。”
頓了頓又道:“但有幾個男朋友。”
沒什麼好害臊的,男歡女愛天經地義,是人就有這方麵的需求。
工作已經夠辛苦,不給自己找點樂子未免太慘。
怪不得能說出養男人的話,確實是她的作風。
江茴笑了笑,“那彆人勸你成親的時候,你作何感想?”
師雁行懂她的意思了。
“好。”
江茴微微垂了眼,輕聲道:“人的一顆心就那麼大,我早就給了彆人啦。”
師雁行一怔,指了指自己,“是她的父親嗎?”
江茴點點頭,眼中滿是溫柔的追憶。
師雁行忽然有點羨慕。
人的一生何其短暫,能遇到真心喜愛的人何其不易。
哪怕斯人已逝,曾經的美好時光仍如閃閃發亮的寶石,值得反複擦拭。
得到明確答複後,師雁行又去李家敲門。
李媽媽一開:“……”
怎麼又是你!
我就不該接這個差事!
師雁行也不跟她鬨,隻問回沒回方家。
李媽媽麵皮抽搐,痛苦道:“我哪兒敢回呦……”
正硬著頭皮拖呢。
好不容易扒上舉人老爺家,唯一一件差事還給辦砸了,她都恨不得時光倒流,壓根兒沒接過。
師雁行就笑,“那正好,我親自去,省了你的工夫了。”
李媽媽傻了。
“這,這哪有大閨女自己上門的!”
你都不怕羞的嗎?
“為什麼不能?”師雁行反問,“既然是奔著當我後爹來的,我親自掌掌眼,把把關,也是理所應當。”
她是笑著說的,但李媽媽卻被她笑得渾身發毛。
她已經快笑不出來了,“這,大姑娘說笑了,到底男女有彆,退一萬步說,你還小呢,就算真要把關,也是你娘來。”
“不小啦,十三啦,過兩年也該外嫁了。”師雁行幽幽道。
李媽媽:“……”
我當初就不該說這話!
師雁行一挑眉,“我們家我說了算。”
江茴是想著做買賣不容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應就完了。
但師雁行卻覺得她的想法有點天真。
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舉人老爺主動開口可能覺得自己老紆尊降貴了,她們不願意就是不識好歹。
萬一那李媽媽再為推卸責任,把過錯全推給她們……
被動防禦的事情一回就夠了,師雁行還是覺得主動出擊比較符合自己的習慣。
當然,這是悲觀主義想法,如果對方真的有意結親,又是個好人,自己親自登門也能表示誠意,對方也有台階下。
即便做不成一家人,沒準兒還能再攬個大客戶呢!
有錢沒錢,打兩杆子試試!
李媽媽:“……你等等!我同你一道去!”
這姑娘忒不好拿捏,萬一自己沒跟去,她再把所有的過錯推到自己身上可怎麼好?
師雁行不理她,愛跟不跟,大步流星往方文才家去。李媽媽在後麵一路小跑,眼看著目的地越來越近,就是後悔,非常後悔,悔得腸子都青了。
這一帶的房舍都是二進小院,格局一致,區彆隻是麵積大小。
方家這套略大些,但也有限。
李媽媽含糊著說明來意,帶著師雁行去見了方母。
方母一聽是李媽媽來了,還以為有了回信,結果一抬頭,怎麼後麵還跟著一個?!
她看李媽媽,李媽媽看腳尖。
彆問,問就是我死了。
師雁行天天在師家好味打轉,方母既然見過江茴,自然也認得她。
聯想起這姑娘前些日子在自家店門口和縣衙門外鬨的那一出,方母也有點頭皮發麻。
這姑娘,不好對付啊。
自從兒子中了秀才開始,方母也見過不少世麵,可愣是沒有一個師雁行這款式的。
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開口。
師雁行不管這些,開門見山道:“李媽媽已往我家去過了,多謝您抬舉,到底是沒緣分,我們不過一介商戶,就不高攀了。”
雖然都是不成,但自己不要和被人拒絕完全是兩碼事,方母一聽,臉色登時就不大好看了。
她皮笑肉不笑道:“怎麼,是我們晚了一步?有了彆的人家?”
又看李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