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第二天一大早, 初挽爬出來營帳,第一個見到了夏成槐得意的笑,他正笑著扛了從日本人那裡借來的先進攝影器材,要拍攝他們挖掘的現場。

二組成員見麵簡單聊了幾句, 大家投票表決, 讓初挽意外的是, 在最後關頭, 隻有劉開華和自己保持了一致,想繼續挖掘,其它三個人都想放棄之前的挖掘,重新選址。

對此結果, 她倒是也沒什麼意外的,於是大家打算儘快開展調查工作。

其它組知道他們打算重新開始工作,不免有些替他們惋惜,不過惋惜之餘, 也覺得懸崖勒馬, 趕緊從新開始,時間還來得及。

簡單吃過早飯後, 初挽抿了口水,跟隨幾個組員一起出發,天熱了起來,她裹著圍巾,把自己裹得仿佛這裡土生土長的女人。

中間還遇到了刀鶴兮, 刀鶴兮目光淡淡地掃過他們, 對於他們的招呼隻是不經意地點了點頭。

一行人繼續往前, 開始區域調查, 不過初挽卻有些心不在焉, 她並不太甘心,還存著希望。

當大家拿著蛇皮袋散開來各自做搜集調查工作的時候,她還是忍不住在原來的那一塊區域晃悠。

宋衛國看出來了:“你要不再去做做那邊的收尾工作吧,不然我看你心神不寧的。”

初挽頷首:“好,我再去看看吧。”

進來一趟不容易,如果這次失敗了,下次她再想參與其中,哪怕自己有錢不需要申請經費,也需要向新疆相關部門寫調查申請報告,這些都是漫長而繁瑣的過程,這些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機會難得,她還想再看看。

這次,她詳細地重新將之前的線索重新排查過,但是依然沒什麼收獲。

過於炎熱的天氣以及這幾天精力的透支,讓她眼前有些恍惚,她抬頭,望向遠處,前方沙灘氤氳著一層變幻的霧氣,因為那霧氣,這戈壁灘又顯現出扭曲的變形。

這讓初挽想起海市蜃樓,想來海市蜃樓就是因為這個產生的。

她有些頹然地垂下眼睛,有那麼一刻,她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這並不是一個她精通的領域,她想投機取巧,想提前讓某個偉大出現在人們麵前,不過看起來,並不容易。

想來科學的每一個進步都需要腳踏實地,偉大的發現就是要和人類捉迷藏。

就在她邁起無力的步子,準備離開的時候,她腳底下被什麼咯了一下。

最開始,她並沒在意,以為是碎瓦礫或者沙柳的根梗,不過當踏出兩步後,她還是走回來,用胡楊木棍撥開沙子,於是她便看到一片陶瓷碎片。

儘管已經撿到了不少這種碎片,她還是拿著蛇皮編織袋,想把這片收進去。

那碎片埋在沙子中,很燙手,她用腳尖推著它,結果就在這麼推著的時候,她一下子留意到上麵的花紋。

一瞬間,她顧不得燙,拿著那陶瓷碎片,拂開上麵的沙,仔細地看,上麵的紋路並不是普通的花紋,而是字,而且是漢字中的“王”!

初挽的心猛地漏跳一拍,她意識到了什麼。

就是這裡,一定是這裡。

就在這一片沙漠之下,埋葬著那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也許他們的探方偏了一些,也許他們挖得還不夠深。

初挽緊緊捏著那陶瓷碎片,直接飛奔過去找幾個組員。

這個時候,所有的疲憊都消失殆儘,她渾身充滿了力氣。

她找到他們的時候,他們正在對一片沙丘區域進行測量,那片沙丘上布滿了殘留的木屑。

他們見初挽興奮地跑過來,也是疑惑。

初挽道:“你們看,這個陶罐上有一個王字,這是精絕國王的墓地!”

然而,她說完後,幾個組員都木然地看著她。

初挽隻好給他們解釋,解釋這個陶罐製作如何精良,這一定是王室的陪葬品,又解釋那個時候的墓葬製度,這個“王”字並不是隨便能刻上去的,這陶罐碎片下方,一定有精絕國王的墓地。

幾個男人麵麵相覷,最後先開口的是組長張書遠:“初挽,我理解,你肯定比我們更希望我們的挖掘工作能出成績,但事實就是,這個陶罐碎片說明不了什麼,過去幾天,我們挖出來不少這種東西,那不是也沒用?”

初挽聽這話,環視過幾個人,大家都有些逃避她的目光,或者微低下頭,或者看向彆處。

她便明白了。

大家也許之前也會猶豫要不要放棄那個已經啃不出滋味的骨頭,但是當今天終於做了決定,打算放棄後,大家有了重新開始的希望,便不想再回頭了。

這個時候,再想把他們拉回來,很難,很難,比昨晚要難。

宋衛國很不忍心:“初挽,我們以後有的是機會,可以繼續挖掘,繼續探索,但是我們這次培訓隊的經費非常有限,我們必須在有限的經費內,爭取多表現,這樣才能通過實踐考試,如果我們浪費這次機會,拿不到培訓資格證書,那我們真的是白白浪費學校和教授給予的機會,也白白浪費這次培訓的錢。”

初挽頷首,她眼神變得格外冷靜:“你說的我明白,大家怎麼想的,我也能理解。”

她後退了一步,道:“不過我相信自己的判斷,其實隨著我們的挖掘,我們見到的陶瓷碎片越來越多了。隻不過這個判斷非常主觀,我不願意用這個主觀的判斷來拖著大家給大家希望罷了。現在,我發現了這個陶瓷碎片上的字,我相信這是一個指引,這個指引告訴我,勝利就在前方。”

張書遠見此,皺眉:“初挽,你醒醒,你理智點,咱們現在首要任務,不是非要發現什麼,而是要完成我們的培訓實踐任務!”

初挽卻道:“張哥,我明白你的意思,不過我想得很清楚了,我不想被海市蜃樓迷了眼睛,不想倒在距離綠洲一百米的沙漠中。我還可以再堅持一下,至於其中的代價,我能承擔。”

她說完這話,幾個男人都沒聲了。

沙漠的風吹起來,遮住了日頭,大家在一片昏黃中怔怔地看著她,竟然不知道說什麼。

初挽:“我並不是意氣用事,而是在理智地想把這件事做好,今晚回到營地,我會和莫老師提起來,我自己暫時單獨行動,如果有什麼問題,不會影響大家的成績。”

說完,她拎著自己的工具包,便跑過去那片區域。

**********

初挽重新測算後,決定沿著原來的河道繼續往前,之前大家曾經幾次來過這一塊,不過前麵散亂著雜草、木棒以及一些流沙,這讓大家覺得這裡毫無價值,由此放棄了。

她記得一位知名大考古學家曾經說過,考古這個活,你心裡有什麼,就能挖到什麼。

她在這戈壁灘的熱浪中,在海市蜃樓的扭曲視線中,開始清楚地意識到,她要的,就在前方那一片未被大家涉足過的區域。

她背著自己的挖掘工具,一步步地往前,在高低起伏的沙漠中前行,也就是走了十幾分鐘,她看到前麵幾段胡楊木,那些因為年代過於久遠而被風沙侵蝕了,在沙漠裡,這種胡楊木殘段再常見不過了。

上次大家曾經經過這裡,並沒有人注意到。

不過現在,初挽盯著那截胡楊木,心卻狂跳起來。

她有一種預感,這截看似尋常的胡楊木,其實彆有玄機。

她盯著那裡看了一會,才僵硬地邁著步子,踩著鬆軟的沙走過去,當她走近了,心幾乎衝出天際。

這所謂的胡楊木,竟然是殘破的胡楊木棺材!

已經從沙子中裸露出來,隻裸露出一部分,一般人看到,隻會以為是沙漠中常見的殘木,畢竟走在沙漠中,經常會看到,並不會有什麼特彆的。

但這是胡楊木的棺材!

按照曆史進程,這棺木應該是十年後發現,發現的時候,這棺木依然裸露著,也就是說,這胡楊木棺木會被風沙侵蝕十年,之後才以一個偶然的機會被發現!

初挽讓自己冷靜下來,仔細地進行觀察,拿了挖掘工具,試探著撥開沙子,她便看到了一層帶著花紋的毛氈毯,那毛氈毯很厚實,已經嚴重糟朽了。

從上麵的痕跡看,這裡曾經遭到風沙侵蝕,之後又被風沙所覆蓋,而從風向看,自己之前發現的那陶瓷碎片就是順著風沙被卷裹散開的。

初挽拿出自己的梅花相機,先按照流程進行了拍照和記錄,之後,便想著去叫那些隊員。 他們之前想放棄,是因為沒發現,現在有了這樣的重大發現,他們肯定願意回來。

而哪怕是初步的挖掘工作,都不是一個人可以處理好的,必須有隊員的配合協助。

這時候,她便聽到不遠處傳來腳步聲,還有喊聲。

她爬上旁邊的那處矮沙丘,看到宋衛國和張書遠幾個背著沉重的工具奔跑過來。

等幾個人跑到跟前,他們氣喘籲籲地放下手中的工具行李,道:“初挽,我們也一起試試吧。”

宋衛國呼著氣道:“我們剛才商量過了,首先我們是一個組織,我們內部應該進行民主討論,現在,我覺得你說得有道理,我們既然發現了線索,不應該因為一時的落後就放棄,我打算棄暗投明,跟你一起開展挖掘工作。”

張書遠道:“我也想過了,如果我們隻是為了簡單完成實踐任務的話,祖國那麼大,考古挖掘現場那麼多,我們犯不著來這裡。大家花著國家的經費進了戈壁灘,還不是想著能趁機做出一些工作,所以如果是為了得到資格證書而放棄可能的挖掘工作,那就逐末舍本了。”

其它兩個也紛紛表態,大家是一個組,同進退!

初挽聽到,頓時笑了:“那我們趕緊一起乾吧,我已經找到了,找到了!我們的成績已經在這裡了!:”

**********

初挽一行人對這個墓地進行了初步的挖掘後,按照流程,分頭行動,初挽和張書遠在取到一些照片後,便過去向培訓隊莫老師過去做詳細回報。

莫老師聽到這個後,神情凝重起來,他已經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發現。

初挽舊話重提,說起這個考古發現的歸屬問題,莫老師馬上警惕道:“這項考古工作,和中日調查隊毫無關係,我現在馬上陪你們過去看看情況,如果有必要,我們立即發電報給基地,請他們派出專家支援。在這之前,我們要對這個發現進行保密。”

當下,莫老師馬上陪著初挽過去了那處挖掘的墓地。

按照工作流程,他們已經對附近的風沙進行了清理,並搭建了簡單的障礙物來遮擋日照,免得日照對文物造成破壞作用。

此時,棺材已經裸露,但是並沒有打開,宋衛國幾個留守在那裡看管著,並做進一步的攝影和記錄工作。

莫老師到底經驗豐富,他看了墓地情況,並研究了初挽發掘的陶瓷後,神情激動複雜。

顯然他作為考古研究所的主任,他明白這精絕古墓意味著什麼。

數年的調查性工作,對尼雅遺址的熟悉成功,讓他瞬間明白,在這片已經被英國人日本人甚至德國人洗劫過的遺址上,他們數年辛苦終於得到了回報。

他皺眉,踱步,在長達幾分鐘的思考後,他終於道:“要去和黃教授商量下,私底下商量。”

初挽一聽便明白了。

黃教授是京大教授,他在三十年代就曾經參與過中外合作的新疆考古調查項目,他比誰都明白在這片戈壁灘上古墓挖掘的價值。

所以莫老師要先和黃教授商量。

但是這種商量是私底下,所謂的私底下,也意味著,這件事和中日聯合調查隊沒有關係。

旁邊的張書遠聽到,微皺眉,道:“黃教授那裡——”

他這麼說的時候,帶著幾分沒有說透的猶豫。

張書遠這麼一說,在場的幾個人便明白他的意思了。

這裡麵存在著一個非常微妙的情況。

這次黃教授深入尼雅遺址做考古研究工作,是和日本人合作的,日本人出了相當一部分經費,成果要和日本人共享。

他們培訓班的調查研究是不需要分享的,莫老師要私底下聯係黃教授,希望黃教授能在關鍵時刻拿一個主意。

這就意味著,要讓黃教授出力,但是研究成果卻不能算在黃教授頭上了。

這對於黃教授這麼一個熱衷於新疆沙漠考古的專家來說,其實是有些苛刻和殘忍了,很多考古專家也許埋首在田野裡一輩子,也沒什麼大發現,這麼一個可能非常有價值的發現擺在他眼前,他要出謀劃策,卻不能得到研究成果。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