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帝王犁

易鐵生道:“早些年,盜墓猖狂,河南洛陽的李鴨子發明了洛陽鏟,洛陽鏟是鑽探工具,是用來找墓的,但是後來這些盜墓的盯上了皇帝陵墓,為了挖皇帝墓,就有人造出了帝王犁,這種帝王犁是專用挖墓,而且隻適用於大墓,挖皇帝的陵墓,所以叫帝王犁。”

易鐵生這麼一說,聶南圭皺眉,承認道:“我都沒聽說過這種東西。”

易鐵生看了聶南圭一眼,他倒是沒借故嘲諷聶南圭,而是解釋道:“因為也就是挖帝王陵才用,就在北京郊區這一塊流行過,孫殿英挖慈禧陵墓,用了這個,後來地耗子幫,還有盜墓的田老七關老七都用過,再之後,應該是失傳了,也隻有這幾家的後人可能知道,但解放後,誰敢隨便用,都一個個躲風頭呢。”

他繼續道:“帝王犁東西下麵有三個鐵犁鏵,上麵是一截子棗木,挖的時候就跟推磨一樣,上麵人推,下麵犁就往裡頭鑽,鐵犁鏵進的深了,上麵還能續一截棗木。就這種推法,用的巧勁兒,任憑你這墓葬規格多高,裡麵多少層磚,灌了多少鐵水,都擋不住這麼磨推,都能鑽下去。”

聶南圭聽得臉色異樣,過了一會,他才呢喃道:“他們是盜墓的?”

清末到民國,這一段世道亂,古玩行情也好,盜墓的比較猖狂,但是解放後,古玩一落千丈不說,國家各方麵也管理得嚴格,社會秩序好,就沒人盜墓了。

不過這幾年改革開放,據說文物走私猖狂,盜墓的更是到處挖,屢禁不止,一本萬利的買賣,抓住了也就是罰錢了事,做得大的,甚至配備保鏢和公安對著乾。

易鐵生道:“帝王犁不像洛陽鏟那麼出名,這個就是六十多年前有人用過,一般人還不知道怎麼造,所以現在能拿出這個來用的,估計是祖上傳下來的,或者拜過老師傅的,而且這肯定乾的大買賣,都不能是一般的墓,說白了,普通地方官的墳,估計都不值當用這個。”

聶南圭越發皺眉:“所以這裡有什麼,帝王陵墓?”

初挽卻道:“你們聽著,這兩個人口音,哪裡人?”

聶南圭想了想:“山東口音吧?”

初挽望著遠處陰沉沉的夜空,抿唇沉默了很久。

聶南圭以為她會說什麼,不過卻一直沒說,他疑惑地看向她,卻見她擰著眉,神情格外凝重,仿佛在做一個重大決策。

他看了眼易鐵生,易鐵生卻麵無表情地站在那裡。

聶南圭聳聳肩,沒說話。

良久後,初挽微出了口氣,道:“你們說,古代的漢白玉造像,應該是什麼樣的?”

聶南圭蹙眉:“潔白如玉?”

初挽卻道:“是貼金彩繪的。”

聶南圭挑眉,意外地看著她。

初挽:“我曾經到過山東青州,那裡的農民無意中發現了一件漢白玉蟬冠菩薩造像,他們也沒在意,就直接放家裡供著了,那是帶著彩繪的。”

聶南圭神情陡然凝重起來。

初挽:“當地傳說,他們耕地造房子的時候,已經挖出來一些殘件。”

據說文物局還上門過,不過研究了一番就回去了,後續如何就不知道了。

當時那十年才結束,大家文物保護意識也淡薄,當地文物局也沒這種敏銳度。

易鐵生陡然明白了:“這兩個人口音,是山東口音,但是他們剛才說話,好像提到了青州!”

聶南圭倒抽一口氣:“所以青州地底下埋著好東西,他們去挖?”

初挽:“隻是猜測而已,也不好說。他們既然來了雄縣,必然是有什麼買賣要做,這樣吧,我們明天不走了,就注意著市場上的動靜,看看後續。”

她說這話的時候,心裡其實多少已經有預案了。

京大考古係教研室主任的位置估計明年初就能有個著落了,而京大考古係又和北京考古研究所合作緊密,這麼一來,京大考古係這小小的位置變動後麵,關係到的卻可能是考古學術界以後的格局發展。

上一世,掌控著這個方向發展的是蘇玉杭,但是目前看來,這個人很可能德不配位。

這也就罷了,關鍵這個人的上位,可能影響到自己將來的行事,初挽自然是想讓嶽歧周登上這個位置,那自己作為嶽歧周的親傳弟子,也能得到很多便利。

在這麼一個節骨眼上,她其實是想助力嶽歧周,隻是一時無從下手,又不好做得太明顯。

而帝王犁的出現,提供給她一個線索,一個方向,她豁然開朗。

隻是猶豫於,這青州佛像的發現應該是再過幾年,自己提前推動了這件事的發展,會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片刻的沉吟後,到底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說乾就乾。

她既然能重新回到十九歲,憑什麼不可以改變一切,如果按部就班循規蹈矩照著上輩子的樣板繼續活,那還活個什麼勁兒?

所以,一切就從青州龍興寺的漢白玉佛像開始吧。

讓那一抹靜謐澄澈的東方微笑,呈現在世人麵前,讓他們感受來自八百年前中國造像的美。

***********

當晚,三個人睡得都有些不踏實,易鐵生中間醒了幾次,過來初挽屋外麵,看個動靜。

那兩個拎著帝王犁的人,讓他心生警惕,初挽到底是年輕姑娘。

這讓聶南圭有些無可奈何,早上時候打著哈欠說:“你也太操心了,誰敢去欺負她,她能把人家給賣了。”

易鐵生正刷牙,聽到這話,木然地看了聶南圭一眼,不想搭理。

聶南圭歎了下:“我以前倒是聽過你們易家的事。”

易鐵生神情並不友善,明白寫著“關你屁事”四個字。

聶南圭嗤笑一聲,便不說什麼了。

易家以前是初家的家仆,世代家仆,後來世道變了,易家也早已自立門戶了,易家祖上也自己開了兩間門臉兒做買賣,但是骨子裡對初家,那還是不一樣。

都這年代了,瞧這易鐵生,依然把初挽當大小姐伺候著。

稍微洗漱後,三個人彙合,一起過去古玩市場看看,三個人其實也沒太有心思淘什麼東西,一門心思想著找找那兩個拿帝王犁人的線索,誰知道溜達了大半天,並沒有碰到。

摟草打兔子,看了看古玩,初挽倒是收到了一件明青花瓷,聶南圭收了一個鼻煙壺。

初挽收的東西都不好帶,聶南圭幫著好了一個朋友,先寄放在他那裡:“這個你放心,萬一有什麼事,我給你兜底。”

初挽倒是沒什麼擔心的:“我不至於擔心這個。”

出門在外,難免有需要人幫襯的,這點如果信不過,那就隻能躲在家裡彆出門了。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