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1 / 1)

聽到投靠自己的人數隻有三分之一左右,三十萬人左右的數量,王淳之道,“不是說帝王擁兵二百萬兵力麼,怎麼一下子縮水了那麼多?”過來投靠王淳之,現在已經吃飽飯的帝王軍隊的將領們道,“那二百多萬兵力,是我們軍隊最巔峰時期的數量。自那以後,軍隊的人數就開始降了,尤其是亂世來臨之後,逃跑了一批,也死掉了好多的兵,卻得不到及時補充,數量可不就越來越少了麼。”“那軍餉呢。”王淳之繼續問道。將領們有些尷尬道,“這的確是我們出的主意,因為朝廷那些文臣一直卡我們的軍需,我們這才想出了這個法子。”自古文臣和武將就很少有對付的,文臣那邊找名頭克扣軍餉,武將這邊想法的多要軍需,這些基本是常態。王淳之聽了不由點了點頭,對他們道,“我這邊不會卡軍隊的軍需,所以你們不需要再出這些歪主意,要不然我可不會客氣的。”將領們聽了連忙應到,把自己的位置擺放的很正。吃了哪家的飯,就按照哪家的規矩行事,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有人帶著,那些帝王軍隊的將士們原本還有些不適應,但是體魄擺在那裡,多練幾遍就能跟上軍隊中的基本訓練了。王淳之的目光看向了南方,那邊有三個異姓王,中間負責阻擋住他們的帝王軍隊已經徹底的分開,接下來就是他這個琅琊王直麵異姓王的時候了。對於這一天,王淳之早就做好了準備。隻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中間已經沒有了帝王軍隊做阻隔,三個異姓王們居然沒有趁機揮師北上。這很不對勁。就在王淳之覺得異姓王們有貓膩之際,一則信息就像風刮一樣,迅速的傳遍了南北兩岸。好似一夕之間,所有的人都收到了這個消息一般。就連王淳之這個琅琊王都沒能幸免於難。這個消息和異姓王之一的南闖王有很大的關係。據說異姓王帶兵外出狩獵之際,突然天降異光,之後南闖王就一直昏迷不醒,數天之後,南闖王醒來,說自己那天是遇到了仙人,並不是出事,他這些天於夢中得仙人點化,說他肩負著平定天下的重任,不能在他那裡久留,就把他給直接攆了回來,然後他就醒過來了。聽說南闖王心裡一直都對直接沒有成仙,而是留在這個世道而耿耿於懷著。王淳之:“……”王沛良:“……”眾人:“……”但凡有點文化底子的人都知道這話聽上去有多不靠譜。可無奈,遇見神仙隻是南闖王一個人的事情,就算知道是假的,也無法被人求證。讓那個神仙出來,南闖王他都不給麵子,更何況彆的凡夫俗子了。雖然這個局一點也不高明,但架不住就是有人相信啊。亂世之中,人心潰散,信念崩塌,心神鬆懈,可不就容易被人給趁虛而入。有時候,哪怕是假的東西,為了一個心安也願意去做,為的就是無依靠的精神能有個寄托。等消息傳到王淳之耳朵裡麵的時候,南闖王麾下的人馬已經擴充到了百萬兵力,差點快要是兩個盟友的總數之合。並且百姓們還都不要糧食,自發的願意為南闖王賣命乾活。這就是民心。等識破南闖的意圖後,金陵王和嶺南王兩人不由暴跳如雷,但是他們已經奈何不了南闖王了。隻是短短幾天的時間,就有大量的南方百姓過來投奔南闖王,並且還不要錢,自己帶飯。可把金陵王和嶺南王兩個人給眼紅的啊。他們哪裡不明白南闖王這是在為自己造勢,就像曆代的開國帝王一般,不給自己弄出點奇奇怪怪,似是而非的來曆,就好像不能當皇帝一樣。什麼蛟龍入腹,明月入懷啊,基本沒有一個是人的。但實際上,這些東西都是開國帝王稱帝後,自己給自己加的出身,或者,他的後人給添上的。他們真要是提前暴露了自己的出身來曆,基本就長不大。要知道身為上位者,可是寧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的。南闖王說自己被神仙入夢,其目的不言而喻。作為他的競爭者,被對手搶先了一步,金陵王和嶺南王兩個人心裡那叫一個氣啊。因為他們也給自己準備了一個‘不是人’的出身和來曆。這種騙人的事情,隻有第一個有效果,再來一次就惹人懷疑了。就在金陵王和嶺南王兩人目光幽幽的看著南闖王的時候,北方那塊突然傳來一個消息,說是琅琊王為神仙轉世,所以聽說了南闖王的事後,想要和南闖王一決高下。這不,戰書已經下了。金陵王和嶺南王兩個人頓時目瞪口呆,“聽說琅琊王的名字並不大,現在看來,的確胡來的很。”一般人誰會往下接找啊。反倒是南闖王這個被挑釁的人輕輕的咦了一聲,完全沒有想到最先跳出來的居然是琅琊王,而不是金陵王和嶺南王這兩個。要知道他這一招搶占的可是金陵王和嶺南王兩個人的先機,為的就是把他們的路給堵死。那天他在世家堡壘碰了顆釘子,並沒有繼續攻打下去,因為對他來說,攻打世家堡壘,他這次帶來的人數有些不夠,原本他是準備回去帶更多人手來的。但是又轉眼一想,他總不能空著手就回去吧,世家堡壘攻不下,他就帶著人馬偷偷的繞道去了金陵的地盤,準備去金陵王那先取點糧食用用。可誰知道在半路的時候,他們看到河中有一塊長滿青苔的石板順水而下。撈上來一看,上麵寫的正是金陵王的名諱,和金陵王天命所歸的話。如果打撈這塊石板的是一般百姓,估計早就把這塊石碑的事給傳了出去。但是石碑很不幸遇到的人是南闖王,是它主人的對手,沒把它給砸碎都算是好的了。哪怕現在是合作關係,南闖王也沒忘記最終的位置隻有一個人能坐,以他的脾氣能給彆人做臣子才怪呢。當初之所以會臣服帝王,那是因為他人手不多,現在腰板硬了,自然是要自己當家做主的。原本南闖王在金陵王的領地搜刮了一番糧食,是沒把那塊石碑給放在眼裡的。但是架不住南闖王在回去的時候突然得知金陵王和嶺南王兩個人趁著他不在算計他手底下人馬的事。南闖王準備回去和其餘兩個異姓王打一架,但被自己的謀士給攔住,說是打一架也不可能讓他們兩個傷筋動骨,又不能把人徹底打死出氣,還不如從彆的地方讓他們好好的肉痛一下。什麼能讓金陵王和嶺南王兩人感到肉痛呢?那就是爭奪天下的名分。謀士們一看到寫著金陵王的石碑就知道金陵王想乾什麼了,原本他們還準備回去準備一個一樣的套路為南闖王造勢呢,但是現在,一切從簡吧,反正機會也正好。所以南闖王就被這麼抬著回來了。在他回來之前,和‘昏迷’中的幾天內,他的人已經快速趕往南北兩岸,時間一到就開始散播這個消息。南闖王直接打了金陵王和嶺南王一個措手不及,但是緊接著,王淳之也沒落人後,直接就向‘神仙弟子’發起挑戰。在最初的懵過後,金陵王和嶺南王兩人很快就反應了過來,拍手懊惱道,“我們家突然比一個琅琊王下手還晚了一步,這真是太不該了。”嶺南王也頭疼奇怪道,“按道理來說,南闖王哪裡來的這個腦子啊。”“他帳下也有謀士為他出謀劃策,他腦子行不行並不是問題,他隻要負責不要臉就行了。”金陵王道。“還有那個琅琊王,一招打蛇隨棍上玩的溜溜的,不管是輸是贏,他們兩人都能稱得上‘神仙打架’了,沒有想到第二也能這麼玩。”而他們,居然連個第二都沒搶上。更讓他們猶豫的是,還要不要把之前所準備的東西給拿出來?拿出來吧,這不是明擺著惹人懷疑麼,他們又不像南闖王是個不要臉麵的。不拿出來吧,第二都有了,還在乎多出一個第三麼?要不是帝王把他們異姓王的名號給奪走,讓他們以後無法名正言順的勤王或者清君側,他們也沒必要做出,用得著這麼苦心積慮麼。現在好了,白白忙活一場,為彆人做了嫁衣。王淳之這個琅琊王的名聲一向都很好,一聽王淳之也給自己弄出來了一個‘身份’,來投的人比投靠南闖王的人還要多。其中不乏大奸大惡之徒,他們以為自己能過混在普通百姓的中間蒙混過關,但是不提陝西百姓的那雙眼睛,軍隊裡麵負責篩選百姓的軍中老兵也不是吃素的。對於那些殺過人的老兵的來說,這個氣息真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不少人都被當場揪了出來,老兵們一邊逮人一邊對百姓們說為什麼要抓他們。一聽是在抓犯了罪的,或者殺了人,做過壞事的人,百姓們的心緒慢慢平息了下來,因為他們並沒有做那些壞事,並不在被抓的行列中,自然能夠安心。直到百姓們徹底進去以後,見到王淳之治下的百姓們麵色紅潤,身上穿著簡樸去嶄新乾淨的新衣服,心自然變得更加安靜了。他們一進來,就被裡麵的百姓熱情的拉著手說著話,給他們介紹能乾活掙錢的地方。不少工廠還當場爭奪起了人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