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1 / 1)

在抓緊種植的同時,百姓們也沒忘了養殖家畜。地裡麵以農業種植糧食為主,家裡養殖家畜為輔,百姓們選擇的都是可以快速成長的雞鴨,可以做到兩不耽誤。就在齊地大麵積展開這種規模之際,某個縣城的種植和養殖業已經步入到了正軌。他們就是封城到至今的那座縣城百姓們,要不是王淳之機緣巧合的到來,這裡隻會成為一座死寂之城。在王淳之走後,他們就把城門一關,在縣城裡麵按部就班的種地和養家畜。有時也會偷偷出去探聽來自外麵的消息,不至於什麼事都不知道。“琅琊王,和我們那位恩人同樣的出身地。”這天,縣城的百姓們聽到來自外界的最新消息不由激動道。負責探聽消息的人點了點頭,道,“不僅如此,我們還去看了那些旗幟,和我們縣城的旗幟一模一樣。”聽到這個消息後,這座縣城的百姓們更加沸騰了,他們早就知道王淳之有那個心思,卻沒想到會這麼快。此時距離他們分彆也不到幾年啊,當年那個琅琊王氏的少年已經成為了琅琊王。“快,再去好好打聽打聽,問問琅琊王的軍隊到哪了。”縣城的百姓不由激動道。一想到隻要琅琊王來了,他們就能光明正大的開城門了,不少人就激動的落淚。之所以關閉城門,還不是因為他們一城的人太過弱小,生怕招惹了某些人的眼。現在好了,如果琅琊王真的是琅琊王氏的那個少年,他們的恩公,以後他們就再也不用這麼擔驚受怕了。此時王淳之的軍隊就駐紮在那個縣城的不遠處,王沛良看著有些似曾相識的道路道,“這個地方我們好像來過。”“的確來過,主公就是在這裡斬殺齊王那兩個兒子的。”謝小天記憶清晰道。當時的兩個齊王之子多麼囂張啊,尤其是楚河,直接就想屠城,當時的齊王勢力也如日中天。楚申和楚河兩兄弟當時要是不死在這裡,估計還能讓齊王死後更亂一點。不過隻是早晚的事,他們的兄弟們現在也下去陪他們了。“也不知道那座縣城的百姓現在怎麼樣了。”王沛良有些好奇道。據附近的百姓所說,那座縣城已經封閉很長時間了,就沒見它打開過。大白天的,城門卻被關的嚴嚴實實的,讓不少看到的人都感覺瘮得慌,從而避開走。就在王淳之幾人想派人去看看的時候,縣城裡麵又派人出來了。王淳之幾人的個頭比之初見時高挑了許多,但是容顏上卻沒有大改變,所以那些百姓還是認出了王淳之幾人來。“恩公,真的是恩公你啊。”那些人顧不得繼續暗中觀察,而是直接跑出來道。他們的突然到來讓兵丁們猛然一驚,王淳之開口道,“讓他們過來吧,是自己人。”自己人,這句話讓兵丁們放下了心中的警惕,也讓那幾個百姓感動的熱淚盈眶。他們沒有想到王淳之還記得他們。“你們縣城還好麼?”王淳之請他們進來後,關心的問道。他畢竟不是那座縣城的人,隻能幫得了一時,幫不了一世,日子怎麼過,真正靠的還是他們自己。當然,前提是那些百姓不被人所覬覦,就像齊王之子們那樣,那樣的存在,並不是普通百姓們可以抗衡的。“好,我們縣城好著呢,自從恩公你走後,我們就開始收拾縣城,現在也算像模像樣了,不光這樣,您走之前留下來的那些書幫了我們的大忙,我們的糧食不僅豐收,家家都有了存糧不說,有時候家裡還能吃上一頓肉呢。”縣城的百姓們樸素的臉上滿是自豪。有糧有肉,這就是他們現在的縣城。要不是外麵依舊是亂世,他們心裡無法安穩,家裡的日子過得其實不比在太平時期差了。但是因為亂世的原因,他們總是擔心會有人再來搶他們的糧食,一直都過得心驚膽戰的。現在王淳之的到來安撫了他們的心。“能讓天下百姓都能有糧有肉吃,是我畢生的心願。”王淳之笑著對他們道。他就算有木係異能,有能讓全天下百姓都能吃飽的能力,也不能那樣做。因為那樣就不是對百姓好,而是害了他們。隻有讓他們一步一個腳印,自己親自種植豐收出來的糧食吃的才最香甜。當然,他會幫他們支撐過去最艱難的開始。說了一會話後,縣城百姓們邀請王淳之過去看看他們縣城的新變化,順便再確認一下他們縣城的新歸屬。他們之前就是王淳之的人,現在隻是確認一下名分而已。很快,那座縣城就升起了琅琊王軍隊的旗幟,旗幟迎風招展,城門打開,那些不知內情的一看,哪裡有一點陰森詭異,反倒比他們還正待整理的縣城還要好。他們心裡充滿了羨慕,直到後麵知道了這個縣城內發生的事情後,轉而沉默。這樣的變化是由那些死去的縣城百姓的鮮血染成的,要不是琅琊王當年路過這裡,這裡就成一座空城了。知道了這個縣城封閉城門的真相以後,周邊的百姓們紛紛對齊王和其子嗣的行為厭惡起來。哪怕他們已經全都死了,也不影響百姓們提起他們的惡行就充滿厭惡之感。而原齊地的兵丁們則肩膀都垮了下來,握著兵器的手在不停的顫抖著。原來他們當初吃的糧食居然是這麼來的,那些糧食都是帶有血命的。這讓接受過王淳之不少訓練的他們打從心裡反感和厭惡。他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他們而死。這讓他們對那些百姓心裡充滿了深深的愧疚,麵對百姓們的時候,姿態不由放的更低。王淳之敏銳的察覺到軍中的氣氛有些不對,要知道,以往每次吃飯的時候,他們都很高興,但是這一次,不少兵丁們都抱著飯碗,嘴中不停的咀嚼,就是難以下咽。“能給我說一下發生了什麼事麼?”王淳之走過去直接同他們一起坐下問道。他這話讓不少人心理防線都崩潰起來,問王淳之他們是不是有罪之人,該不該死,用命來償還。王淳之有些無語道,“你們的罪責用不著用命來抵,隻需要留著有用之身在餘生好好的善待那些百姓就行了,要確保今後不要再出現這樣的事情,這才是你們應該做的。”“要知道,那些人不能死而複生,你們如果想要贖罪,就是把這條沾了他們血命的這條命好好的活著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選擇一死了之,去當一個懦夫。”“這年頭,想死很容易,但是活下去卻很難,更彆說你們是兵,以後還要背負更多的東西,怎麼能被這點困難所擊倒。”王淳之對他們道,說完以後就離開,留給他們時間好好的想想這個問題。就在王淳之走後不久,他們開始邊流淚邊大口的吃起飯來。這年頭哪裡有讓人好好矯情的地方,隻是半天的功夫,他們就收拾好心情,再次回歸到自己的崗位中。再次出動時,他們開始變得比以往更加鋒利。看到王淳之親自帶軍攻打和收複山東,身處在大後方的謝小天撫著自己的額頭道,“你看看主公勇猛那樣,我就是找來武將,也是做冷板凳的命啊。”“武將還是要找的,畢竟天下那麼大,大佬怎麼可能顧的過來。”王沛良道。更彆說,武將在他們計劃中可是重要一環。謝小天自然也是知道計劃的,隻是有些沮喪道,“我家算是文臣世家,和武將那邊沒交情啊。”世上很少有武將世家的,因為武將得上戰場,死的快,壓根就形成不了世家,也沒那個時間和底蘊讓武將世家成長起來。而那些有實力的武將,基本都已經被諸侯們給招攬過去了。齊王那裡自然也有招攬武將,但是人品堪憂,王淳之留都沒留。而一個品性好,又有武力值的武將,簡直稀有,就是有也到不了王淳之的手上。就像謀士擇主一樣,武將也會去投奔那些已經立起來的諸侯,而不是一個小小的琅琊王。“如果實在找不到可靠的武將,那我們就自己培養。”王沛良道。謝小天有些詫異,“我們自己?不怕黃花菜都涼了麼?”“不會,軍中原本就有軍功製,我們再改一改,爭取讓我們自己人裡也出現一些能獨當一麵的大將。”王沛良道。雖然自己從小培養的武將最能讓人放心,但是誰讓他不是那塊料呢,隻能退位讓賢了。“你覺得馬昭怎麼樣?”謝小天突然對王沛良道。“馬昭,他能行麼?”“怎麼不行,他反正不是讀書的料,就讓他試試唄,哪怕失敗了也不損失什麼。”謝小天道。要是可以,核心的武將還是他們自己人最放心。在眾人中,也就一個馬昭能往武將那邊發展發展,他們九成都是文臣。典型的文盛將弱,這樣下去可不行。王沛良好像也意識到了什麼,他們這個團隊要是再這樣發展下去,很有可能會讓一個勢力一方獨大啊。在他們的計劃中,三角關係才是最穩固的,現在嚴重往一方傾斜。這樣可不好。現在有王淳之壓著可能還沒什麼,等以後王淳之走後,他們辛苦弄出來的太平盛世,很有可能就崩盤了。還好現在察覺的及時,還能補救,要不等以後再補救可就晚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