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尤裡安的葬禮及後世對他的評價(363 A.D.)(1 / 1)

約維安在人民大聲疾呼的反對聲中履行協議後,匆匆離開使他蒙受羞辱的國土,帶著整個宮廷前往安條克享受奢華的生活。他完全沒有考慮宗教的情緒,隻是基於禮儀和感激,向已死的君王遺體表示最後致敬。(布萊特裡大膽揭發巴羅尼烏斯殘酷的偏見行為,他要把尤裡安的屍體丟給狗吃。)因為失去親人而真正痛苦的普羅科皮烏斯,在要讓他護送靈柩的冠冕堂皇的借口之下,被免除對軍隊的指揮權。尤裡安的遺體從尼西比斯運到塔爾蘇斯,行進緩慢,用了15天時間。護靈隊伍走過東部各城市時,同時受到敵對兩派的痛心哀悼和破口大罵。異教徒早已把深受愛戴的英雄歸入靠他的力量得以享受人間香火的神祇之列;基督徒的詛咒將背教者的軀體送入墳墓,靈魂要打下地獄。(基督徒演說家很含糊地喃喃自語,說些謙虛和寬恕的訓誡之言,但是他們從心底裡感到滿意,因為尤裡安所受的懲罰,遠超過神話中伊克西翁和坦塔羅斯的苦刑。)一派人痛心他們的祭壇將麵臨毀滅,而另一派人則歡呼教會又將獲得解救。基督徒用傲慢曖昧的聲調歡呼,神聖複仇之劍早已懸在尤裡安的頭上,現在終於落了下來。他們到處宣揚,暴君在底格裡斯河對岸咽氣時,埃及、敘利亞以及卡帕多細亞的聖徒已得到神的啟示。(蒂爾蒙特搜集到此類的幻想作品,提到有些聖徒或天使夜間不在,是因為負有秘密的遠征任務。)他們並不承認他死於波斯人的標槍,卻說像這樣的偉大壯舉,乃是出自一位信仰虔誠的勇士之手,此一凡人或不朽的神靈並不為人所知。(索佐曼讚賞希臘人“誅戮暴君”的理論,但是整篇文章被省長庫辛很謹慎地加以取締,有一位耶穌會教士曾經把它翻譯成拉丁文。)這種論調極為草率而且不智,卻立即被不懷好意或出於輕信的教徒所接受。(尤裡安死後謠言很快傳播開來,有些逃兵把這個消息帶到波斯軍營。羅馬人指責皇帝遭到沙普爾和他的臣民殺害,始終沒有一位波斯人出來接受獎勵,這才是決定性的證據。但是在飛奔中的騎兵投出致命的標槍,他自己也不知道會發生那樣的後果,也可能在那次的行動中被殺。阿米阿努斯也沒有發現到底是誰下的手,其實也沒有必要。)他們有的盲目地跟著喊叫,有的公然斷言其事,教會的領導人指使並著手進行宗教狂熱的謀殺活動。尤裡安死去十六七年以後,利巴尼烏斯還在呈送狄奧多西皇帝的一篇公開文告中,嚴肅而激烈地提出這項指控。他的懷疑並沒有事實或理論的根據,安條克的詭辯家對死去已久的朋友始終忠心耿耿,我們隻能表示欽佩而已。(這位演說家到處散布值得懷疑之處,要求進行調查,同時暗示仍然可以找到證據。後來他把匈奴獲得勝利歸於沒有為尤裡安複仇所得的報應。)按照古老的習俗,羅馬人舉行葬禮以及凱旋式,讚美的頌詞要用一些諷刺和嘲笑加以衝淡。(譯注:公元前46年8月15日,尤裡烏斯·愷撒在羅馬接連舉行四次凱旋式,紀念對高盧、埃及、本都及努米底亞的作戰勝利。遊行時,士兵在隊伍中高聲呼叫:“市民們!快把老婆藏起來!拐騙女人的禿子又回來了。”愷撒聽到隻有苦笑而已。)在表現生者或死者榮耀的盛大慶典上,也會將他們的缺點暴露於世人眼前。(韋斯巴薌的葬禮上,喜劇演員扮演節儉的皇帝,焦急地詢問喪事要花多少錢,說是8萬鎊,小氣的皇帝說:“給我十分之一,然後把我的屍體丟進台伯河。”)這一習俗在尤裡安的葬禮上充分體現出來。由於他在生前向來輕視和厭惡戲劇活動,所以喜劇演員對他非常反感,就在基督徒觀眾的掌聲中,生動而誇張地扮演過世皇帝種種錯誤和愚蠢的行為。他那多變的性格和獨特的處世態度,為滑稽戲和諷刺劇提供大量素材。(格列高利認為這場葬禮可恥而荒唐,根本無法與君士坦提烏斯相比,他的遺體是在天使的頌歌聲中越過托魯斯山。)他在施展超人才乾時,經常忘記自己高貴的地位和尊嚴,亞曆山大變為第歐根尼,又從哲學家降為傳教士。他純真的品德為極度的虛榮心所玷汙,迷信的思想擾亂偉大帝國的平靜並危害到社會的安全。他動輒大發脾氣的做法,看上去像是用心做作。尤裡安的遺體被埋葬在西裡西亞的塔爾蘇斯,莊嚴的墓地位於寒冷而荒涼的西德努斯河畔。(這位曆史學家的敘述過於華麗和修飾,因而經常受到批評,但這條河幾乎把亞曆山大給淹死,他有必要加以描述。)很多忠誠愛戴去世的偉大人物的友人,都對此事表示不滿。哲學家表明合情合理的願望,說柏拉圖的門徒應該安息在學院的園林之中;軍人卻又用更響亮的聲音喊道,尤裡安的骨灰應該和愷撒的骨灰摻混起來,在古羅馬紀功碑的環繞下放置於戰神廣場。帝王史中像尤裡安這種偉大人物真是世所罕見,難逢敵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