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 1)

下町火箭 池井戶潤 1372 字 21天前

“你要我到哪兒去找金融機構……”殿村右手拿著啤酒杯,長歎一聲。為了犒勞大家,佃帶他們來到了自由之丘的一家居酒屋。在場的人有佃、殿村、山崎和津野。“原來打過交道的銀行都找過了,連為開發新業務留下名片的銀行我也都走了一遍。”不知道還能去哪裡找能融到資的金融機構了。“對不住啊,殿村先生。”津野不好意思地給殿村滿上了酒,“要是業績再好一點,結果可能就不同了。”佃製作所有兩個營業部,第一營業部負責公司主打的小型發動機的銷售,第二營業部負責其他產品。京浜機械的訂單由津野擔任部長的第一營業部負責,他感到自己責任重大,最近鉚足了勁兒開發新業務。“我會想辦法,在半年之內填上京浜機械的缺口。”“那就拜托你了。”殿村用中指推了推銀邊眼鏡,低頭說道,“在此之前,我會用存款想辦法渡過難關。”這頓酒喝得真夠悲涼。“不過,說起來,那個神穀先生有點天真了啊。”山崎說,“說什麼一定有金融機構願意支持我們的,這話雖然好聽,可實際上根本沒有吧。”“他隻是為了鼓勵我們。”津野說完,轉向佃尋求讚同,“對吧,社長?”“嗯,可能是吧。”神穀律師的專業是與專利相關的法務工作,並非資金流。從這個意義上說,殿村更了解銀行貸款業務,而且是個專家。“他理解錯了。”殿村指出,“神穀律師認為,公司的技術擺在那裡,所以一定能找到提供支持的金融機構。可事實上,幾乎沒有一家銀行能對技術能力做出評判。”“比如白水銀行就不行。”佃拿起剩下一半的啤酒,仰脖喝了一大口,“無論我們怎麼說我們的技術有多先進,他們就是不願意相信。”“我想問一下殿村先生,外麵不是有很多創業公司嗎,他們是怎麼拿到銀行投資的?”山崎提出了疑問,“要是銀行無法評判技術能力,一定也無法評估新創意和新機製這種東西有多少價值吧?”“基本上沒有銀行會給創業公司投資。”他的回答讓人十分意外。“殿村先生,這是真的嗎?”佃忍不住追問,“那他們的錢從哪兒來?”“比如天使投資人。”“天使?”“就是給企業投資的資本家。”殿村回答,“很多天使投資人覺得,隻要項目足夠有趣,出個一千萬日元也不是不可以。”“這我可從沒聽說過。”佃吃了一驚,隨後嘀咕道,“有沒有願意出三億日元的天使投資人啊?”“這肯定沒有吧。”山崎話音剛落,卻見殿村陷入了沉思。“殿村先生,你怎麼了?”津野問。“可能有。”這個回答讓佃等人吃了一驚。“是怎麼回事?”佃問。“我此前滿腦子想的都是找銀行借錢,”殿村說,“可是仔細想想,金融機構不隻有銀行,也並非隻有從銀行借錢才叫籌集資金——社長,幾個月前有個叫全國投資的公司來找過我們,社長您當時還跟負責人交換過名片,您還記得嗎?”“全國投資……”佃努力回憶,但還是想不起來。“是一家風投公司。”“那是啥啊?”“專門給還未上市,但是富有前景的公司投資的地方。”殿村解釋道,“他們或許能看上我們公司。”“那還是投資嗎?”山崎提出異議,“要是公司被霸占了,可不得了。”“但我認為還是值得談談的。隻要有可能,我想挑戰一下。”“知道了。”看到殿村那麼熱情,佃同意了,“不過殿村先生,那個全國投資會看好我們的技術能力嗎?”“我認為應該比銀行好。”殿村給出一個讓人大失所望的回答。“隻是比銀行好,結果還不是一樣嗎?”山崎似乎不抱什麼希望。“隻能希望咱們公司符合他們的投資標準了。”殿村說。“什麼投資標準,到底是什麼意思啊?”殿村把方方正正、一本正經的臉轉向提出問題的佃。“就是經營者的實際業績。”佃不說話了。因為他覺得自己根本不具備這種東西。“我沒什麼自信啊。”“就試試看吧,社長。讓我聯係他們看看。”最後,佃還是被他說服了。幾天後,全國投資公司的浜崎達彥來到佃製作所。他自我介紹說是全國投資公司的風險評估人,才三十多歲,非常年輕。此人外表就是個頑皮小鬼頭,仿佛刺兒頭大學生未經打磨就進入了社會,整個人感覺很不講究。囂張狂妄,口無遮攔。不過佃覺得,比起那些說話拐彎抹角,儘用好話糊弄人的老狐狸,這種人反倒更好溝通。“訴訟嗎……”聽完情況介紹,浜崎露出了深思的表情。“銀行那邊怎麼說?”聽到浜崎的提問,在桌子另一頭坐得筆直的殿村微微扭動了一下身子。“主力銀行白水銀行以訴訟為理由拒絕了我們的融資請求。”殿村回答完,浜崎歪了歪頭。“他們為何會得出這一結論呢?”“銀行認為,就算不會以敗訴告終,法院也會判決我們進行一定數額的賠償。”殿村說,“另外,銀行認為,如果沒有勝算,中島工業就不會提起訴訟。”“原來如此。”浜崎應了一句,單刀直入地問道,“那麼,貴公司需要多少錢?”“需要運營資金三億日元,以及訴訟費用幾千萬。”回答問題的是佃。浜崎把數字記在本子上,又拿起擺在麵前的表格,默默審視上麵的數字。過了一會兒,浜崎小聲說道:“暫時以可轉換債券的形式向貴公司提供一億五千萬日元,怎麼樣?”不僅佃愣住了,連殿村也愣住了。“你們願意考慮嗎?”佃探出身子問。“當然啊。”浜崎語氣平淡地回答,“請你們先用這筆錢支撐半年,至於後麵的事,到時候再考慮吧。”“貴公司內部審查時間要多久?”殿村難以抑製興奮。“三周。”浜崎回答,“在此期間,要請佃社長跟我們的管理層見一麵。屆時隻要介紹一下貴公司的經營方針、技術內容和今後的對策就足夠了。上次來拜訪時,我們已經調查過貴公司的技術能力。這樣可以嗎?”“當然沒問題。隻是我有點擔心,不知道訴訟一事會不會造成不好的影響。”佃說出了心中不安。“我認為訴訟確實是一個要點,不過根據兩位剛才的介紹,我想我們不會做出像銀行那樣的過激反應。”浜崎回答,“實際審批後,也可能會從可轉換債券改為直接投資。反正讓我說的話,如果不給貴公司這樣的企業投資,那要把錢投到哪兒去呢?不過,話雖如此,聽完兩位的介紹,我發現有一個重要事項亟須完成。”浜崎突然認真起來,看向佃,接著說道:“佃社長,您是否忘了一件至關重要的事?”“至關重要的事?”浜崎嚴肅地點點頭。可佃完全想不到那是什麼。“就是重新審查專利。”殿村聞言抬起了頭。浜崎繼續說道:“貴公司持有的專利肯定不止被中島工業起訴的新型發動機吧,應該還有更多投入使用的專利技術,比如最近剛申請到的氫發動機的相關專利。假設你們被中島盯上,是因為專利注冊信息存在技術性漏洞,那麼今後也可能發生同樣的事情,不是嗎?”佃滿腦子都是訴訟的事,確實疏忽了這一點。“請貴公司在應對訴訟的同時,對自己的專利展開全麵審查。而且這個審查要徹底,不能留下任何漏洞。我想,此舉將來一定能夠成為保護貴公司權益的關鍵。”說完這些,浜崎就把桌上的資料收到公文包裡,道彆後匆匆離開了。“這人看起來有點狂妄,不過確實有狂妄的本錢啊。”佃看著他離開的背影,這樣說道。“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啊。”殿村喃喃道。“殿村先生,能幫我聯係神穀律師嗎?”佃說,“這可能是我們重新製定專利策略的好機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