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給讀者的話(1 / 1)

無冕之罪 徐疏言 715 字 19天前

當我敲下end的這一刻,我耳機裡正在放張懸的《我想你要走了》——“你要告彆了,故事都說完了。”從2019年的夏天到現在,從敲下《無冕之罪》的標題,一切發展都還未可知到現在一切塵埃落定,八個月過去了,我終於把這個故事寫完了。這是我時隔四年以後,寫完的第一個長篇。它的原型是兩年前我寫的一個四萬字短篇,那是一個講述天才隕落的故事。基調很壓抑,結局也很灰暗。最後方野喬站在火車站對許桀說:“我從沒有走出那個烈火熊熊的房間,也從頭到尾都不是什麼英雄。我救不了任何人,包括我自己。”但在和編輯交流的過程中,我決定把它改成一個“自我救贖”的故事。即使方野喬曆經苦難,飽經絕望與痛錐,最後仍能於烈焰中重生。所以在《無冕之罪》的結局裡,方野喬笑著一字一句地對許桀說:“恭喜我自己,時至今日,我終於走出了那個烈火熊熊的房間。”這一次,天才不再消殞於烈焰,而是於烈焰中浴火重生。寫這個故事的初衷,是因為十三歲的時候我迷上了懸疑刑偵類。在把能讀的故事都讀過以後,我的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一個問題——為什麼那些料事如神、堅強勇敢的主角,總是男性的?於是我便萌生了寫一個主角是女性的懸疑文的想法,因為那段時間同樣沉迷於犯罪心理,所以就選擇了側寫師這個職業。然後就有了方野喬。最開始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僅僅是一個感情淡漠、背負沉痛過往的天之驕女。但在寫故事的過程中,她的形象一步步豐滿完整了起來。她心思敏感,善於觀察,但在有些事情上又出奇的遲鈍。她性格溫和,卻在案件上又有超出常人的固執。她對於人情世故涼薄淡漠,卻又會為了還家屬一個真相、還死者一個清白而奮不顧身。她似乎總是淡漠平靜的,但我卻覺得在那個單薄的軀殼下,她有滾燙的心和沸騰的血。她有不死的少年意氣。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才決定給她一個有希望的結局。因為這個堅持用筋骨劈開是非對錯,胸懷中承載著浩蕩江海的女孩,本值得厚愛。她的故事並沒有結束,畢竟短短的二十一萬字,怎麼可能裝得下她一生的傳奇?這個故事有關天賦——方野喬的天賦注定她會走上這條道路,經曆痛苦與磨難。所以天賦,亦是原罪,是上天明標價碼的禮物。這個故事有關選擇——秦冕生而攜帶著犯罪者的基因,大腦構造注定他是一個“天生變態狂。”他卻沒有因此走上犯罪道路,而是一直堅守在正義的一方。所以即使是與生俱來的基因,也從不是犯罪的理由。這個故事有關對輿論的思考——人們總是以為“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加辨彆地盲目相信網上的一切消息,迅速地站隊發表觀點,卻忘了停下來好好思索一下:看到的也許是事實,卻未必是真實。這個故事還有關對正義和邪惡的思考——在“Themis”一案中,陳瀟自稱是“正義的象征”,所以他殺害了校園霸淩者汪茜茜,與為殺人犯辯護的“無良律師”於鬆。可汪茜茜是出於對朱月虐貓的憤慨,而於鬆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正義和邪惡從不能涇渭分明地劃分開來,而無論如何,以暴製暴都不是好的方法。最後,要感謝我的編輯包包。是她發現了這個故事,在我寫的途中給我提供建議,還耐心地等待我補上拖欠的稿子(……)。感謝我的朋友們,給我提供了很多靈感。還要感謝讀者們包容我這個初次寫懸疑的新手,這個故事還有很多缺點和不足,我也會繼續努力。也許下個故事會寫《無冕之罪》的姊妹篇,寫寫當年的“惡魔實驗”。這一刻,歌曲播到最後。它在我耳邊一遍遍地重複著:“你會快樂,你會快樂,你會快樂。”我在心裡默默地想:方野喬,你會快樂。那就在這裡說再見吧,再見方野喬,再見秦冕,再見《無冕之罪》。我們下個故事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