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小字。
——是他老林家的祖訓,叫“寧賣血肉,不賣手藝”。
因著這份初心,加上對林家祖祖輩輩的愧疚,林正抵住了誘惑,沒有參與進鎮民瘋狂的計劃。
為此,他矛盾過,彷徨過,也痛苦過。
他不是不眼紅其他鎮民那可觀的收入,但要他把木偶當成賺錢的工具……
他實在沒法做到。
如果他這麼做了,老林家的招牌就讓他砸了!
以後他魂歸地府時,哪還有顏麵去見列祖列宗?!
所以鎮民們靠木偶大發橫財的日子,成了林正生命中最痛苦的時光。
他是‘木偶鎮’上最好的工匠,‘林記木偶鋪’也是鎮上最好的木偶鋪。
但因為他的頑固和不思進取,鋪子逐漸變得門可羅雀,從四方街的中心地帶遷移到了胡同路的最西邊,一個極為偏僻的木屋。
四周荒草叢生,人煙稀少。
地處偏僻,加上遊客的注意力都被會唱歌的木偶吸引了,他手上那些老舊的、不會動的木偶就成了難銷的過時貨。
鎮長三番五次找他談話,想讓他為鎮子“做貢獻”,但都被他婉拒。
久而久之,鎮長懶得熱臉貼他冷屁股,其他鎮民看他的眼光也越來越奇怪,像在看一個異端。
想想也是,從前鎮子上出了名的匠人,家境殷實、為人忠厚,現在卻過的一貧如洗,連祖輩留下的木偶鋪都快經營不下去,瀕臨倒閉。
談到林正的人,莫不感慨一聲“世事無常”、“盛筵難再”,接著對他指指點點或是一番嘲弄。
還有不少人搖著頭說,老林家的一世英名就毀在他手上了,他就是個不肖子孫,林家祖宗泉下有知,怕是要不認他的……
諸如此類的話,林正聽了不知有多少。
但他根本無從反駁,也不知自己的選擇是對是錯,隻能沉默著,將滿腔委屈、憤懣都融進木偶中。
那具傾注他畢生心血的木偶是何等完美,從頭到腳,從發絲到手指,每一個細節都飽含著他的熱情和期待,像是一朵他嘔心瀝血灌溉出的嬌花。
——它是林正最得意的作品,也是林正最好的夥伴。
很多人都問過林正,這個木偶賣不賣。
林正的答案永遠隻有一個,那就是不賣。
可他從未想過,即使自己沒有忘記年輕人的告誡,厄運卻仍向他逼近。
最開始發現不對,是因為鎮民們怪異的姿態。
林正對有關木偶的一切都很敏感,他很快就發現,除他以外的鎮民正逐漸喪失人的特征,變成冰冷的無生命之物。
而木偶卻越來越逼真,逼真的如同真人。
這種發現讓林正無比惶恐。
他意識到,年輕人所說的“可怕的事”已經發生了。
更可怕的地方在於,‘木偶鎮’開始變得隻進不出。
走到鎮子前,空氣中就會泛起伸手不見十指的白霧,白霧裡會傳來各種詭異的聲音:
重物的拖行聲、骨頭的咀嚼聲,以及如同老鼠啃木頭那樣的吱吱聲……
叫人不寒而栗。
林正根本不敢踏出‘木偶鎮’一步。
他的直覺告訴他,一旦離開鎮子,他就將麵對比木偶更可怕的事物。
就這樣,在日複一日的擔驚受怕下,林正迎來了生命中最大的轉折。
那是一個看似平靜的夜晚——
林正躺在床上,思考著往日種種,翻來覆去睡不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