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眼睛,一字一句、無聲地、鄭重地說道:
【後麵你無論產生什麼想法,都必須跟我說,我也會這樣做,知道嗎?】
池醉點點頭,隨即問:
【那如果我連這個都忘記了呢?】
【那就分手。】
薄冰麵無表情地吐出四個字,將無理取鬨發揮到了極致。
池醉:“……”
好家夥,這肯定管用。
他沒異議了。
兩人很快將這個重大發現告知宿琬,並再三確認她有沒有被/操控。
得到的結果還算良好,除了池醉,薄冰和宿琬似乎都沒有被/操控的跡象。
至於操控媒介,三人一致認為與相機有關,畢竟隻有池醉感受到了白光,而後中招。
但三人都沒有用相機做嘗試,原因是那50%的電量。
——既然準備外出探險,那拍攝照片、保存證據就很有必要,相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關鍵的工具,開局竟處在殘電狀態,有且僅有50%的電量……
不奇怪嗎?
而且不隻一個玩家的相機這樣,所有玩家的相機都是這樣。
所以三人都傾向於這是一種隱晦的提示。
正如相機能拍攝的照片數是有限的,它能操控的人數也同樣是有限的。
具體是多少池醉不清楚,但這啟發了他的另一種思考。
如果操控的數量真的是有限的,那幕後黑手其實無法將所有玩家一次性操控。
因此最保險、也最不容易被發覺的做法應該是先操控玩家A,再由玩家A操控玩家B,玩家B操控玩家C,從而形成一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關係鏈。
而在這個關係鏈中,最恐怖的一點就在於——
誰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操控的那個人。
A以為自己掌握全局,B也以為自己掌握全局,殊不知他們全是幕後黑手推出去擋刀的替死鬼!
換言之,在公交車上拍下池醉的那個人,或許也不過是食物鏈的一環罷了。
薄冰在紙上寫:
【他(她)還可以偽裝成被/操控的樣子,完成一個幕後黑手到受害者的轉變,你不要輕易下判斷。】
池醉點點頭:【知道,而且要耐心,不能被發現。】
他想了想,又刷刷寫下幾個字:
【這個副本的BOSS看來跟你有的一拚,都是智力型,不過我有種感覺,他(她)在針對我,但對你和宿琬,他(她)似乎沒放在眼裡。】
【那最好,你就好好做肉盾吧。】薄冰回複。
池醉:“……”
就在這時,樓下傳來了兩聲“吱呀”。
有人回來了。
池醉雙眸一沉:【我下去看看,你呆在這兒。】
【好。】
說著,池醉把相機重新掛在脖子上,出了門。
他沒有特地掩飾動靜,但也沒有特地加大動靜。
一切都顯得十分自然。
輕快地走下鐵梯,池醉看見胖老板站在門口,手裡挽著兩個大籃子,籃子裡是一捆捆新鮮蔬菜以及兩三袋肉丸、河蝦之類的葷腥。
老板一見他便喜笑顏開,熱情地用手勢問好,並問他為什麼下來。
池醉擺弄著胸前的相機,說是想問問有什麼拍照的好地方沒有。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