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之後,林延潮上疏天子,依照慣例殿試擬用用九卿詹翰掌印講讀學士為讀卷官,並呈送了名單。
最後天子批準了這名單,朝廷下旨由大學士趙誌皋,吏部尚書陸光祖,戶部尚書楊俊民,禮部尚書林延潮,兵部尚書石星,工部尚書舒弘誌,刑部尚書孫丕揚,左都禦史李世達,禮部右侍郎掌詹事府事陳於陛,侍講學士盛訥為讀卷官。
在殿試前一日,這十名讀卷官齊聚於文華殿之中。
這十人除去王家屏,也是當今天下最有權勢的文臣。
趙誌皋可謂第一次坐在主位的位子上,此刻他看看左首陸光祖,再看看右首的楊俊民,以及挨著陸光祖坐的林延潮,將所有人表情儘觀眼底。
趙誌皋道:“今日議一議明日殿試的策問,以諸位之見當以何為題?”
眾官員當然都是不說話,趙誌皋道:“與繩兄,你來說一說吧。”
陸光祖聞言笑了笑,在前幾日廷推內閣大學士,在京五品以上官員都是與推。陸光祖身為吏部尚書廷推得第一,次名則是羅萬化,陳於陛。
現在陸光祖入閣勝算很大,就算他不入閣,但在殿試題目這樣的小事上趙誌皋也要請教他的意見。
陸光祖點點頭道:“那我就說幾句吧,今歲乃聖上禦極第二十年,二十年來可謂國泰民安,四海升平,我以為當擬定個祥和喜慶的題目為殿試的題目為聖主賀。”
陸光祖這麼說後,下麵的讀卷官一並點頭。
“正當如此。殿試題目應當如此擬定,為聖主賀!”
“是啊,二十年太平盛世,古往今來也是曠世罕見啊!”
位於殿內可謂第三把交椅的楊俊民點了點頭,正要出聲附和,卻見林延潮皺著眉頭於是就將話放在肚子裡。
眾官員都習慣陸光祖擅權發號施令,廷議中王家屏在時,遇大事都是他一言而定,而王家屏不在時,陸光祖更是搞一言堂。
陸光祖為人處事都極有手腕,現又身為大宰塚,人人都懼之三分。
陸光祖看了左右一眼,唯有林延潮,楊俊民沒有出聲。
這一次會推,林延潮主動放棄了吏部推選的資格,在陸光祖眼底這是識相之舉。
陸光祖心想這殿試策問題目一向是禮部所專,自己此舉有些擅權的嫌疑,但眼下他要入閣的關鍵關口,必須有聖意的青睞,所以必須用殿試題目這樣的方式來巴結天子。
所以陸光祖跳過了詢問林延潮的流程,向趙誌皋問道:“次輔以為如何?”
趙誌皋的眼睛正在半眯半閉之間,一聽陸光祖之言,當即清了清嗓子點頭道:“好,好,好,與繩兄不愧為太宰,此見其為恰當。嗯,本輔嘛……”
趙誌皋突然聽見林延潮輕咳一聲。
趙誌皋繼續道:“本輔倒是願憑眾議,不知其他大人還有何高見?”
這時林延潮開口道:“在下有一言(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