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1 / 1)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1591 字 1個月前

聽到一直沉默不語的林延潮突然發問,畢自嚴不由一愣。

換了常人會以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足以青雲直上的機會,對於畢自嚴而言當然也是如此。

大多人在這時候都會自慚形穢,心中底氣不足。畢自嚴雖有些局促,但他畢竟滿腹經綸,比尋常人多讀了幾本書,故而自然而然有一些底氣在,沒有明顯怯場。

翁正春向畢自嚴點了點頭,見了對方的示意,畢自嚴於是在席間出聲道:“回稟大宗伯,學生以為當今河漕之弊,在於朝廷命脈都仰仗於運河,一旦大刀闊斧改革時弊,勢必影響漕政。”

“我們儒家常言,權歸於一則定,但學生竊以為定必生亂。河漕壟斷漕事,必然令河漕之體係獨大,一旦朝廷有心改革,必然引起河漕上下一致的反對。故而要破除河漕之體,不能由內,而必由外,若朝廷經以海漕,讓河漕與海漕並重,如此反過頭來治理河漕就容易多了。”

孫承宗,陶望齡聞言都是吃了一驚,上下反複打量起畢自嚴。他們沒有料到這位看似粗豪的大漢,居然能說出這樣一番見解來。

這樣的人若為林黨的政敵拉攏,那麼他們都要不能安枕了。

孫承宗,陶望齡沒有說話,裝作若無其事地夾菜喝酒。

而翁正春一心要將畢自嚴引薦給林延潮,故而盼他能夠出頭,現在聽他這一番話,幾乎要站起身來為他喝彩了。但是看過去林延潮卻是一臉的平靜,仿佛並沒有將畢自嚴的話聽進去。

終於林延潮笑了笑道:“畢孝廉之言甚好,來吃菜!”

聽了林延潮的話,畢自嚴神情一黯這番話顯然是敷衍,他的見識沒有得到林延潮的讚賞。

翁正春也是黯然,他記得林延潮在野時曾與自己言是支持海運的,怎麼到了禮部尚書任上一年後,卻已經改變了初衷。

翁正春也隻能為畢自嚴惋惜。

畢自嚴吃了幾口菜,雖滿桌都是佳肴,吃到嘴裡卻沒什麼滋味。

正在這時候,陳濟川入內向林延潮奉上一封公文。

林延潮接過看後笑了笑,當即遞給孫承宗。

孫承宗見後大喜道:“恩師,太好了,朝廷已是準了明年從淮安,劉家港試運五十萬漕糧入倉之事。”

林延潮微微點頭,此事他謀劃許久,雖說鋪墊差不多了,但到了公文落地的一刻,他才算是放下心來。不過他也沒有太喜歡,畢竟之前已是辦了十有八九了。

不過孫,陶二人不同,他之前沒有露太多口風,對於此事成算也沒有說得太明白,所以孫承宗,陶望齡都覺得沒多少把握,一直到見到公文的一刻,這才露出驚喜之色。

對於孫,陶二人是驚喜,但對於翁,史,畢則是震撼了。

這剛才在席上說的事,突然就落地,成為紙上,這樣的心情又是如何能夠言語。

翁正春又驚又喜地起身(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