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1 / 1)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2688 字 1個月前

這綱運法完全是從林延潮袖中而出的。

但現在李汝華必須把它變成自己的意思:“不錯,此法法自唐時名相劉晏。”

一旁莫仰之道:“莫非就是三字經裡那個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彼身幼,身已仕的劉晏。”

李汝華點點頭笑著道:“莫大人一定知道當時典故了。”

莫仰之道:“吾試言之,當年唐朝在安史之亂,國庫空虛,急需兩淮鹽法充實,怎奈鹽法敗壞。”

“當時朝廷既是從鹽民手中購鹽又是銷鹽,采用官購官銷之法,然後劉晏以借商銷鹽,將利分於商人,而後其鹽政沿用至今。”

林延潮以現代人的觀點看來這劉晏改革鹽法的辦法,就是原來朝廷壟斷了鹽業的購買以及銷售所有部分。

然後劉晏將銷售,也就是銷鹽的部分分包給商人,等於今日朝廷作為批發商供應商,專門從鹽民手裡收購再提供食鹽,然後由商人作為經銷商,負責運輸銷售。

換句話來說,就是朝廷控製了上遊,商人控製下遊,如此鹽法一改,天下皆稱其便。

梅老爺子將紙片放在了一旁,梅大公子接過看過,但見他臉上流露出一股壓抑住的喜色隨意又恢複了平靜,梅侃則看了則十分平靜。

梅老爺子當即笑著道:“人老了,眼睛也花了,一時也看不明白了,堂兒你怎麼看?”

梅大公子道:“爹爹,此事孩兒看是有好的,以往鹽法確實有弊端,隨便一個小商人即可拿著鹽引出入鹽場,如此容易造成私鹽的泛濫。若是將行鹽之商家皆名列綱上,並且子孫永繼,規定何人取鹽,何人不準取,那麼鹽課之事必然得以井井有條。”

梅老爺子搖頭道:“不妥,此舉如同將那些小鹽商都踢出局了,他們豈肯乾休,同時販賣私鹽的人,也怎麼肯將鹽業讓與我們這些鹽商。”

林延潮點點頭這才是高明的商人,旁人看到機遇,人家看到風險。

梅大公子眼中有幾分焦急地,但他知道在外人麵前,一定要與父親保持一致,不可讓人看出分歧來。

林延潮不會吭聲,這話要讓李汝華來說。

但見李汝華與莫仰之對視一眼,莫仰之道:“本官與按院商議過了,朝廷會在各處要津加派官兵緝查私鹽。”

梅老爺子等人都不說話,言下之意很顯然,朝廷打出稽查私鹽一百多年了,到了現在也沒半點效果,兩淮走私私鹽已經到了明目張膽的地方。

李汝華道:“私鹽的事,朝廷是屢禁不止,既然如此本官也給你們一句話,若是此法可行,朝廷會將緝私之權下放給鹽商。”

李汝華說到這裡,言語裡有幾分沒底氣。

梅老爺子幾人久經商場哪聽不出來,於是都不接話。李汝華無計可施看向林延潮。

林延潮知道這時候當他出麵了:“我雖是致仕官員,但鹽業的事還算能在(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