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1 / 1)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1655 字 1個月前

萬曆十七年乃大比之年。

三年一度,無數舉子從各方趕來京師。

林延潮升任禮部左侍郎後,自是負責科舉之事。

這一次會試,林延潮雖沒辦法下場親自任主考官,但他有了另一項權力,那就是擬定兩位主考官,以及同考官。

正主考毫無疑問出自內閣大學士,眼下閣內隻有許國一個沒有擔任過主考,所以肯定是他上了,這個是不用想的事。

然後就是副主考的人選,副主考要選詞臣,林延潮與朱賡商議了後,報了吏部右侍郎沈一貫,以及太常寺少卿兼侍講學士劉虞夔。

這劉虞夔是林延潮推舉的,此人是蕭良有的老師,林延潮推舉他也是拉攏蕭良有,不過林延潮知道劉虞夔希望不大,隻是給沈一貫陪跑的。

但結果卻是出乎林延潮,朱賡的意料,申時行將二人上奏駁回,將副主考改換成太子賓客王弘誨。

看來申時行也知道沈一貫與朱賡二人不地道,若沈一貫真成了副主考,恐怕南卷士子都要儘取浙江,浙江士子都要儘取寧波,紹興了。

朱賡,林延潮不免咬牙切齒了一陣,不過沒關係,副主考定不了,下麵還有同考官,要想舉賢不避同黨,大家有得是辦法。

從萬曆十四年起,經過王錫爵,林延潮的提議,同考官人選從十七人增至十九人。

十九名人選,林延潮定了九人,朱賡定了十人,然後上報給申時行。

林延潮所定的是哪九人?分彆是戶部的郭正域,禮部的於玉立,翰林院的葉向高,蕭良友,孫承宗,袁宗道,楊道賓,馮琦,給事中鐘羽正。

九個人名額對林延潮而言實在太少,要平衡的地方太多,連孫繼皋,方從哲,李廷機都沒有排上。

若是可以,林延潮真想十九個都換上自己人。

名單報上去後,申時行還大筆一揮,將於玉立劃去,換成了自己的親家董嗣成。

最後十九個同考官裡,林黨占了八個人。

其中孫承宗,袁宗道,郭正域都是林延潮的門生,所以林延潮顯然是打算在這一次會試裡繼續給林學的讀書人開後門了。

至於袁宗道,楊道賓,孫承宗又是萬曆十四年林延潮取中的門生。

這一科他們為同考官,所取中門生,對於林延潮而言就是門生的門生。

這在官場上稱為太座師,對於一名進士而言,太座師就太多了,若一一縷過去,真不知如何相處。

所以對太座師也要看人家在朝中的分量。

比如禦史楊四知,就是當年彈劾張居正回鄉時‘五步鑿一井,十步蓋一廬’,說得繪聲繪色的官員。他就認太座師內閣次輔許國為師,每次門生拜見許國,楊四知身為堂堂禦史都要排在許國的眾門生之後,官場上傳為笑柄。

可以想象許國這一科為主考官(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