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親自召見授官,意味著什麼?
舒應龍很清楚,當今天子一直不滿意廷推之製,對於吏部推上來的官員,經常不選正推,而選陪推。
而這一次天子,其他廷推的官員都不見,而見了林延潮就意味天子對林延潮的支持。
九卿會推禮部右侍郎,林延潮列為正推,天子不僅圈用還在授官後,親自召對,可見天子到九卿,都是支持林延潮這一次升任侍郎,這背景相當的深厚。
就此而言,舒應龍臉色極不好看,但此刻唯有強作笑容:“少宗伯竟……竟有此恩遇,失……失敬。”
林延潮一臉謙虛的道:“司空之言,實不敢當!”
當下二人對揖錯身而過。
林延潮走出長安左門,宮門之外即是長安街。
長安街上十分繁華,長安左門以南就是翰林院,吏部,禮部等衙門,這裡是官員出入最多的地方。
林延潮突聽見報攤上有人大聲吆喝:“新出的皇明時報,山東道禦史林執向上疏請改前首輔張文忠改諡為文榮!”
林延潮聞言對陳濟川道:“買一份皇明日報來,我車上看。”
說完林延潮上了馬車,而陳濟川買了報紙後,從車簾裡遞了進去。
隨後展明驅車回府,而林延潮坐在顛簸的馬車上,攤開皇明時報,但見這位言官是如此攻訐張璁的。
他指責張璁為在朝奸佞,為官不稱,不宜冒上諡,要將其諡號改為下諡。
要知道文官諡‘文’字是上諡,非大臣不可輕授。
至於榮,寵祿光大為榮,言下之意就是靠巴結人上位的。
奏章裡還拿出佐證,當年世宗時候的吏部尚書汪鋐,依靠著巴結張璁才擔上的吏部天官,最後得到的諡號是榮和。
至於將張璁降諡為文榮,已是很給他麵子了。
奏章下還附著一篇社論。
社論代表了皇明時候的意見,那就是抨擊張璁,看到這裡林延潮將報紙卷起。
自己這才一提張璁,這麼快就有人攻訐,這雖沒有出乎他的意料,但著實來得有些快。
這算是給自己履新一個警告嗎?
想到這裡,林延潮一挑車簾,但見長安街上依舊車馬如織,繁華非常,而京城裡的雪已是越下越大,前路變得有些撲朔迷離
次日上衙到任,也是費了一番功夫。
朝服,公服自任命以下,林府也是趕著定製好了。
現在整個明朝的士大夫,官員階層,早沒有了剛開國時儉樸習氣,朝堂上遍布奢侈享受之風。張居正當首輔時帶頭如此,每日必易一衣,其衣必鮮美耀目。
當然以時人的觀點,張居正本來就長得很帥。
不過在林延潮看來,張居正是張居正,在以天下為己任這方麵,學他就好了,至於臭美就不必了。萬一被哪位公主看上了,也是一件煩惱的事。
林延潮公服,朝服隻是各定做了兩套而已,即是如此就已用去十幾(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