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延潮說的話令孫承宗,郭正域都是陷入了激動,二人心情起伏之後,又恢複至理性。
夏天燥熱,林延潮命下人端來冰鎮的酸梅湯,放在桌子上。
透明的冰塊碰撞著潔白瓷碗,發出沁人的聲音,但麵對這一碗消暑的良湯,但誰的心思也沒有在上麵。
孫承宗放下碗,一抹胡須邊的湯汁然後直接言道:“以恩師今日今日之地位,若有一日位極人臣,執掌權柄,足以期待,這絕非渺茫。”
“但若說事功學要成為顯學,卻有些不易,以經術立為國策,千百年來隻有法家,黃老,儒家三家。”
“至於本朝,則是以儒學裡的程朱理學定為國策。”
郭正域此刻正好將一碗酸梅湯喝完,潤了喉嚨後大聲道:“當今儒家正宗,我事功學派雖是儒家一脈,但論及道統卻被當今不少朝野之士詬病。”
“如何說來?”孫承宗詢問。
郭正域所學糅合理學,事功學之長,所以常有儒者批評事功學的話傳至他的耳裡。
郭正域道:“從老師闡述的道統而言,孔子乃理學,心學,事功學三派公認的不用多說了。”
“然而理學是顏淵,曾子,子思,再到孟子……然後是周敦頤,程子,朱子。至於心學不太講道統,陸九淵曾言自己承孟子之學,實是頗為勉強。”
“老師創立事功之學的道統,推舉子貢,子貢雖是被孔子譽為瑚璉之器,但是其經商的作風,被後來的儒者視為重利之舉,比安貧樂道的顏子遠遠不如。”
孫承宗回憶道:“不過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顏回窮的響叮當,但子貢卻不受命運安排,自己經商賺錢,有壓必重,最後到‘家累千金’的地步)”
郭正域道:“然而世儒以為恩師提倡通商惠工,故而鼓吹顏子,其實則不然。子貢乃聖門之中不亞於顏子的高第,故聖人方將兩位先賢相提並論。”
“聖人曾問子貢,他與顏子兩個更賢,子貢說自己不如,顏子聞一知十,他不過聞一知二。聖人聽了這話卻道,我與汝都不如子貢。”
“後理學以顏子為道統,嘗以‘崇回貶賜’,顏回是最得聖人真傳的弟子,然而聖人卻未貶低子貢。聖人其意,顏子雖窮,但能固守貧窮,實在難得,子貢不受命,自食其力經商而富甲一方,二者實同樣值得褒獎。”
“不少腐儒卻認為顏子如此君子固窮的態度,才是真正儒者所為,如此就是褒一個貶一個,一個對另一個不對,去聖人之意甚遠。”
孫承宗點點頭道:“然也,聖人直言,他與子貢二人都不如顏回。若聖人欣賞顏子多於子貢,為何要說我和你都不如顏子呢?”
見兩位弟子你一言我一句,林延潮一麵喝著酸梅湯,一(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