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十章 交換(1 / 1)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2688 字 1個月前

趙南星現任是吏部考功司郎中,顧憲成任吏部驗封司主事。

雖說一個不過是五品官,一個是六品官,但都是實權官員。

特彆是趙南星,考功司是吏部僅次於文選司的要害部司。

趙南星在朝堂上的實際地位,甚至不遜於現在庶吉士教習林延潮。

庶吉士教習看的是將來,而考功司的權力隨時可以變現。從這一點上看,林延潮權力還遜色趙南星一籌。

而林延潮的黨徒在升遷上的運作,時常要拜托到這兩位同僚。

不過林延潮明白顧憲成,趙南星的政見與自己頗有不同。

顧憲成,趙南星二人在朝中更傾向於清議,而林延潮的布局卻是在天子,內閣,翰林院,從這一點而言,他的立場是在政府一邊。

顧憲成之所以沒有跳出來站在趙用賢,李植他們一黨,是因為他也是申時行的門生,若是沒有這一層關係,顧憲成恐怕是對申時行也是很有意見的。

林延潮在內朝,顧憲成在外朝,長遠來說,兩邊要對立,還是要彼此借重?

也就是說將來大家是敵是友,實是不好說。

這一點要從東林黨說起,東林黨到底是什麼?

朋黨還是政黨?皇太子黨?清流黨?

或者說是依附江南士大夫的政治集團?為大地主,大商人利益帶鹽?

這些其實對也不對。

因為文官集團,大體上是為商人地主這利益集團帶鹽,並不獨東林黨如此。

準確的說,東林黨應該更像‘在野黨’。

如三大佬,八君子都是被皇帝,內閣排斥削職後,到了民間聚眾講學,並持清議,在江湖議論廟堂,針砭時政。

這就是顧憲成說的‘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也是顧憲成,顧允成老師,薛敷教的祖父大儒薛應旂所言的‘古者諫無官,以天下之公議,寄之天下之人,使天下之人言之,此其為盛也。’

所謂在野黨有幾個特征,帝黨,執政黨擁護什麼,他們就反對什麼,如礦稅,國本,官宦乾政。

曆史告訴我們,執政黨在位時,是這個意思那個意思特彆多,但換在野黨上台,老百姓發覺原來大家都是一個鳥樣,甚至還不如。

最後就是黨同伐異,給朝堂上每個官員貼標簽。

但不論怎麼說,東林黨隻要打出了旗號,所有不為朝廷所重用,或許政見不合的官員,通通聚到了他們麾下,如此抱團後,勢力反而越來越大。

所以東林黨在讀書人,外官中很有勢力,但他們缺的是什麼?

任何一個在野黨,最後的目標都是成為執政黨。

而在明朝要想成為執政黨,有兩個條件,一是天子的信任,二是入閣。

但明顯當今皇帝不喜歡顧憲成他們,要不然他們也不會淪落為在野黨,所以東林黨就認為這一屆的天子不行,咱們改去擁護皇太子。

然後就是內閣。

王錫爵和東林黨(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