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1 / 1)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2128 字 1個月前

院議在翰林院裡的通過,自然並非是一帆風順。

林延潮一番話,取得不少原先中立的翰林,或者是本就對事功學心存好感的翰林支持。

這總算為自己拉到了一班人。

不過在這翰林院的院議裡,最後起決定因素的,還是林延潮依靠自己侍講學士的權威,以及掌院學士張位的支持下,勉強通過了。

院議裡將策問提至與經義並重的地位,然後由張位領銜上奏天子。

至於禮部那邊的部議,這提案當然是被否定掉了。

郭正域雖是禮部官員,但畢竟隻是觀政主事,還沒轉正,所以在禮部人微言輕。

但聽郭正域事後告訴的林延潮。

這提案在禮部的反對反而沒有翰林院那麼強烈,那是因為禮部尚書沈鯉表示了欣賞讚同,他認為現在經義取士確實有很大的弊病,讓舉人們更側重於經世致用的學問,也是一個革除經義取士積弊的辦法。

不過沈鯉雖這麼說,但態度並不堅定,反而禮部裡大部分還是支持理學的官員,而部議裡禮部給事中那些言官有幾人與申時行不對付。

所以禮部部議毫無意外對策問表示了反對。

對於這個結果,林延潮沒有絲毫意外,反而對禮部,以及沈鯉的支持,感到一點意外。

沈鯉可是真正的理學大儒,又執掌禮部,沒必要因此事支持自己,但沈鯉對於事功之學卻抱著一等包容接受的態度。

穿越前聽說明儒迂腐,現在看來有點偏頗了。

儒學學風大體包容,當然前提不是不碰底線。

王陽明創立心學時,許多理學大儒都跳出來批評,但批評歸批評。

心學的讀書人照樣讀書做官,在反對最激烈的時候,好幾個奉行心學的官員入了內閣,甚至當了首輔。

經濟發展,伴隨著思想解放,特彆在蘇,吳,各等新思想迸發,不僅是自己事功之學,甚至如氣學,也油儒學內部想要挑戰霸主地位的理學,至於心學雖說其他各派已是沒落,但泰州學派反一枝獨秀。

這不僅僅是儒學內部,其他學派也是百花齊放,比起入世的儒學,其他出世的學問更加風靡。

所以這令林延潮不免有等擔憂,再不儘快在士子間推廣事功之學,到時不是理學擊敗自己,而是士子沉迷於享受的奢靡風氣,或者整日空談,學風日漸浮躁忘了進取。

所以這一次對於會試的改革極為重要,不僅是推廣事功之學的一步,更是請求天子支持自己的改革決心。

但是變革這天下,就必須先推廣入世之學。若是依靠一個人的力量,哪怕他是帝王,還是宰相都是要失敗的。

所以必須聚集一幫人,一幫有理想的人(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