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付知遠的話,林延潮陷入沉思。
這催科之事,對他而言也是很重要。
托老天爺的福,今年歸德還算風調雨順。
眼下夏糧一收,老百姓們就有了糧食。這糧食一來要作朝廷稅賦繳納,二來要作為青苗錢還款給農商錢莊。
青苗法,已是作為林延潮的創見,經過丘橓上報給天子了。
此事作為修堤之外,林延潮又一政績,同時老百姓對於青苗錢還款多少,也關係到農商錢莊的收入。
萬一催科之時,被下麵的胥吏橫征暴斂,那麼一是搞臭了自己的名聲,二是老百姓破了產,還不上青苗錢。
那樣如何是好?隻有將抵押的老百姓田地,拿來還債。
拿來還債,對於林延潮而言,自然是不虧。但對於林延潮名聲受損,這貸青苗錢,是解人燃眉之急的好事,但最後弄得老百姓賣田抵債,那還不如不借。
那麼林延潮的青苗法,就變成了巧取豪奪,如此就並非是他的政績,而成了他的惡名了。
但是付知遠相詢時,林延潮沒有立即起身,因為他不知付知遠心底是否已有主張。
若是沒有主張,林延潮起身說自是無妨,但有了主張,若不合他的意思,那麼二人很容易起衝突。林延潮不願再與付知遠關係搞僵,弄得如同前任知府一般。
這時坐在林延潮下首的吳通判起身道:“府台,下官以為催科之事,重在於杜絕官吏侵蝕,若有發現立即監禁嚴追。”
付知遠點點頭道:“此言甚是,請彆駕繼續說?”
吳通判道:“下官以為凡有違律者抓以嚴懲,那麼官吏必不敢抱僥幸之心。治國,唯有治吏二字!”
好一句‘治國,唯有治吏二字!’
吳通判的話,令下麵的官員不由點頭稱許。
這一句話,好比八股文章,一下子破題,將題中意思道儘。
付知遠也是點頭,這吳通判確實說得不錯,然後問道:“請吳彆駕繼續說。”
吳通判見得到知府大人的讚賞,當下神清氣爽,猶如科場下‘文不加點’般繼續道:“治國先治吏,治吏先正心。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上正則下亦正,隻要我等以身作則,心正則身正,身正則明德,明德則吏治清明,吏治清明則天下大治。”
“好!”付知遠開口稱許。
下麵官員也是稱是。
一名官員奉承道:“吳彆駕之言好比經義之文,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娓娓道來,有理有據。”
一名官員不由讚道:“好一句‘吏治清明則天(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