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1 / 1)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1074 字 1個月前

“這……”林延潮看完揭貼後,心底一喜,片刻後麵上卻流露出憂慮之色。

張四維察言觀色道:“宗海,心底有什麼遲疑,不妨與我說。”

林延潮垂首道:“回中堂的話,侍生官微言輕,又沒有施政的經驗,焉能列席與諸位廷臣一堂共議朝政,此實不敢當。”

張四維聽了淡淡地道:“你也不必太謹慎,所謂夫爝火之光,豈勝於列炬?眾人之見,必廣於一人。朝廷的廷議在於集思廣益,而不在與議者官位高低。”

對於張四維這碗雞湯,林延潮唯有整碗喝下,然後恭敬地道:“中堂所言,真發人深省,侍生所見實在太片麵。”

張四維點點頭:“所以宗海不必以自己官微言輕而擔心,你之前辦事功刊時,於文教之事,是很有一番見地,儘可在廷議時直言。至於你那些擔心,實不必要。”

林延潮卻道:“中堂提醒的是,隻是侍生不敢參與廷議,卻不是因此擔心。”

張四維一愕問:“宗海請直言。”

“侍生侍奉於內朝,廷議乃外朝官集議,侍生前往廷議恐怕身份不和。故而侍生鬥膽請中堂,免去侍生參與廷議之資格!”林延潮言道。

張四維聽林延潮此言,不由訝然。

林延潮為何要拒絕參加廷議呢?

因自漢起,官員分內朝官,外朝官。

內朝官乃天子近臣,外朝官乃是宰相體係下官員。

到了明朝,內朝官屬翰林,中書舍人這套班子,外朝則由宰相,改為了六部尚書體係下官員。

後來內閣大學士,擠掉了其他翰林,列席內朝官。

所以明初時,廷議後外朝官上呈天子批複的奏章,天子先拿給內朝內閣大學士商議。這也就是先廷議,再閣議。內朝外朝一致後,天子才會同意奏章所呈。

但這一製度後來又變化了,內閣權重後,尊於六部尚書之上。本來不允許參加廷議的內朝官閣臣,現在不僅可以參加,甚至能主持廷議。

後來官員默認內閣大學士可以參與了廷議,但朝廷的法度卻沒變。

林延潮身為日講官,日講官作什麼的,為天子敷陳經史、回答天子谘詢、兼記天子言行。

所以日講官就是侍直天子的內朝官。

若林延潮這邊參加了廷議,那邊天子又對廷議之事谘詢林延潮。

那麼身處其間,林延潮該如何答呢?因為這一件很小的事,很容易就會讓皇帝對自己生出間隙來。張居正更可以順勢將自己從日講官位置上挪走。

林延潮向張四維恭敬地道:“請次輔,免去下官參與廷議之資格!”

見林延潮再度陳言,張四維沉下臉來道:“此乃笑話,揭帖已發,豈有出爾反爾之理。”

林延潮道:“侍生不知深淺,言語孟浪,還請中堂息怒。”

張四維斥了林延潮幾句後,張四維方才稍稍溫和道:“此次或有疏漏,但揭帖(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