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官場有一個規矩,乃科甲論高下。
敘科甲出身,對方比自己官位低,但及第比自己早的,要稱一聲前輩。
甲次也是如此,官麵上官大小分尊卑,但私底下進士出身的官員,就是看不起舉人監生出身官員,至於翰林,也是看不起普通進士出身。
如林延潮雖是從六品官,但卻是京官,乃最清貴的翰林,又是三元及第,如此年輕,將來入閣的機會很大的。
反觀布政使雖是從二品,平調為京官反卻不如侍郎。所以巡撫,雖多是領正三品的侍郎銜,但人家是京官,所以從尊卑上布政使是在巡撫之下的。
所以勞堪在林高著麵前不惜\'折節\',也就不奇怪了。
勞堪這麼說也是給足了林高著的麵子,一旁眾百姓和官員,聽了都是羨慕不已,這林家真正是要顯達起來了。
勞堪說完後,眾官員一並入了林府家門之外,其餘之人留在門外。
大娘,林淺淺,三嬸等女眷一並在門內。
身後一柄黃羅蓋傘打來,一名官吏撐羅傘,一名官吏則是手捧一盤,盤上放著一黃包袱,這自是聖旨無疑。
官吏手捧盤袱走至正堂。
正堂置好了兩案,前案上置上香燭,後案則是承旨之用,案上還令置祝文。
勞堪走到案前,背北麵南,官吏打開袱黃包袱,遞上聖旨。
勞堪接過聖旨一刻。頓時堂下大小官員,林家家人皆是拜下一並道:“躬請聖安!”
勞堪肅然掃了堂下一眼,然後道:“聖躬安!”
說完勞堪展開角軸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未有躬自累善,而其後不振也。朕豈吝於褒賜哉,狀元林延潮祖父林高著,允文允武。四方之綱,延潮乃孫,才學富贍,三元及第,前追古人,後啟來者。是宜褒編。以彰潛德。今贈從六品承務郎。於戲!爵祿有加,用儘報功,忠勤不替,方資事上之誠,萬曆八年三月十八日。”
林高著受封為從六品承務郎後,當下頓時說不出話,他沒有料到臨老之時。還能得天子加恩,從雜職官一躍為從六品,雖是散官,沒有實職,但恩榮爵位一樣不少於同級彆的官員。
林高著眼眶中淚水一顆一顆滲出來,此刻他不僅為自己高興,更是為自己這樣一個孫兒驕傲自豪。
一旁家人聽了也是為林高著高興,看著林高著背影。大伯大娘三娘此刻早已是泣不成聲了。
林高著梗咽了一陣道:“臣謝主隆恩!”
一旁讚禮官唱禮,林高著行完禮,喜不能自抑。勞堪也是聖旨交到一旁官員手裡,官員將聖旨放在後案之上。
然後勞堪又展開一聖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製曰,洪武三年,太祖詔曰,特設科舉,務取經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實相稱者。親策於廷,第其高(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