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1 / 1)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1083 字 1個月前

在唐朝時,禮部試不糊名。

故而考生在考試前,拿著得意文章,私下呈有地位者或主考官,求以推薦,此稱為行卷。

采用糊名製後,行卷才大大減少。

但也不是沒有,事實上士子私下將文章給官員,甚至主考官,就有事先約定門生的意思。

到了本朝唐伯虎科場案的例子就不說了,當初林誠義也曾將文章在考試前,交給胡提學。

京城裡還有個笑話,說一名士子住在一名大官的官邸邊,他特意在牆上作一輪竿,專門將自己的詩詞投於大官院內,希望能得到他的賞識。這士子還將輪竿美其名曰詩鉤。

故而當初林延潮拜訪申時行時,也將文章給他看。

申時行收下了,沒說什麼,那時他還不是會試主考官,收下卷子也無妨。

申時行看似閒聊,向餘有丁問道:“餘兄,找到你千古一遇的文章沒有?”

餘有丁聽了皺眉道:“這倒是沒有。奇怪啊,不應如此的……”

申時行聽餘有丁的話,知道林延潮的文章,確實沒在這三百零二卷之列,不過麵上卻沒有反應,隻是笑著道:“餘兄莫非說的是之前在考場看得那篇文章,不過沒什麼,馬有失蹄,就算餘兄你,也有走眼的時候嘛。”

餘有丁聽了急道:“申翁,這實在沒道理的……”

申時行打斷餘有丁的話,道:“下麵各方呈上的卷子,我們已是審閱了,下麵就是搜落卷,定草榜了,明日就是二十五。一般在二十六日定下草榜,二十九日如期放榜。算算還是充裕。”

會試在定草榜前,有主考官去各房搜落卷的規矩。之前有一次鄉試,主考官對同考官的薦卷不屑一顧,專門在落卷中選拔人才,不過卻犯了眾怒。

到了後來。主考官就很少搜落卷了,或者是走個過場,作個形勢。若是對搜落卷十分較真,就表示主考官對各房同考官眼光的不信任,這可是得罪一片人的事情,大部分主考官不會這麼作。

餘有丁正猶豫是否要提出搜落卷,但聽申時行方才話中沒有反對的意思,於是道:“申翁,文卷浩繁。時日所限,我等不可自謂,去取必皆允當,而無一遺才。我看落卷之中未必沒有滄海遺珠。”

申時行聽了繼續‘引導’道:“如此啊!不過若是搜落卷太過求真,恐怕各房考官會說我等通關節啊!”

餘有丁當下道:“這有何妨,隻要我等一心為公即可,量也無人會說。”

申時行道:“餘兄果真是一心秉公,既是如此。本閣部就隨你下各房巡查。”

餘有丁聽了十分感動道:“有閣部在堂,量那些人不敢有異議。”

當下申時行與餘有丁自去幾房搜卷。易經五房自是最先去的。

申時行,餘有丁二人從落卷挑出卷子來看,首先是看閱卷官與同考官的評語,與文章是否比對。

卷上(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