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腳夫幫忙,當下福州會館這些舉人們就輕鬆許多。
這些腳夫挑著行李,排起了隊。這腳夫有好幾百人,都是大興、宛平兩縣官府調來的民役,按照規矩,是不要給錢的,但是舉人們都給了賞錢。
沒有直去貢院,林延潮先去供給所,會試和鄉試都設有供給所。
會試的供給所由,順天府治中總理,再均責成大興、宛平知縣會辦,經費也由鋪稅銀支辦。
林延潮來到供給所,見炭火供給,有木柴、煤、炭、秫葦,此外還有炭盆,蠟燭可以支領。
雖說準備充分,但反正有了腳夫,那就買了以備不時之需。
林延潮買了炭,領了炭盆,蠟燭,然後腳夫扛著這些以及沉重的行李,去貢院門口排隊。
看著前方熙熙攘攘的人群,林延潮聽聞,還有高麗國、安南、占城等國的考生,大明對於各國有經明行修之士,允許各就本國鄉試,再貢赴京師會試,不拘額數選取。
福建舉人的被分到一處,林延潮等福州會館的士子,也見到了劉廷蘭,黃克纘等,當初鄉試時的老熟人,眾人都是略一抱拳,沒有說話。
林延潮負手而立,靜靜地站在寒風和空中細細飄來的凍雨中等候。
有幾名不認識林延潮的福建舉人,不免向劉廷蘭問一兩句,這舉人是誰?為何如此年輕之類的話?
劉廷蘭,黃克纘都是壓低聲音道了句:“這就是當年與我等同榜的解元。”
這幾人聽了都是恍然,會意過來道:“原來這就是十五歲解元郎啊。”
“一篇漕弊論,引得京城洛陽紙貴。”
幾人聽了不免有幾分欽佩,朝林延潮這多打量了幾眼,然後再與一旁相熟的舉人低聲介紹起來。
眾人聽了不免發出幾句久仰大名的感歎來。
眾人看來,試圖將盛名之中的林解元,與眼前這翩翩少年郎君聯係起來。
林延潮抬起頭,目光一掃而過,但見四周之人都是收回的眼光。側著身子站著,不過眼角的餘光卻看向這裡。
倒是有幾個人,示好地向林延潮遙遙拱手。
林延潮微微一笑,大方拱手而起。向附近的舉人作了個團揖。
眾人沒料到林延潮如此有儀,這時大家都是反應過來,幾十人也是一並向林延潮作揖行禮。
相視一笑,眾人沒有交談,不過都是心照不宣。
眾舉人對林延潮不免有幾分好感。
見一旁同鄉對林延潮這麼敬重的樣子。劉廷蘭紅眼病不免又犯了心道:“沒料到這小子,名氣居然達到這個地步!”
這時天空微明,但仍是烏雲密布,令人感到幾分壓抑,透不過氣來。
這時但聽龍門一聲放炮(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