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229【拿下央視標王,影視帝國之路】
關於拍攝地點的事,不是一時半會能敲定下來的,今天這場座談會也沒有辦法一口氣全部搞定。
所以在座談會結束後,大家在北影廠簡單的吃了一頓午餐,李藝書送走了各路領導還有其他沒有入選的導演們,他這才拉著謝進等五名導演還有相關專家們,找個地方再好好地聊一聊。
趁著今天大家齊聚一堂的功夫,先把一些基本的論調給定下來。
小會議室內。
早有準備的古代兵器甲胄研究專家,拿出了厚厚一迭相片,挨個的給現場的人發放:「李導,這是我們搜集的一些漢代的甲胄,包括漢軍使用的軍械裝備,大家都可以看看提提意見。」
看著照片上真實的東漢盔甲,鐵劄甲,包頭盔,整體上跟後來吳語森的《赤壁》差不多,但是太過簡陋了,無法通過觀影的角度,來去體現出古代士兵的雄偉。
這一點《英雄》就很不錯,整體士卒的造型有彆於秦始皇陵考古出來的甲胄,算是替代升級版,經過電影色彩還有場景的薰陶,那一排排秦軍手持寶劍,踩在黃沙之上,步步走來,背後千軍萬馬,堪稱氣勢如虹。
「漢代盔甲造型能不能做的華麗一點?」
李藝書眉頭緊鎖的看向研究這方麵的專家:「電影基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這漢代兵卒的盔甲太簡陋了,稍微設計一下,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秦朝出土的頭盔,能不能參考這個設計?」
「李導說的應該是秦石胄吧?」
其中一名專家說道:「秦石胄的造型是包頭的,跟漢代頭盔其實是差不多的,隻不過簡化了很多,我們根據出土的漢末三國時期的古墓,裡麵出土的甲胄基本都是照片上這種。」
「李導。」
邊上的謝進導演開口道:「我覺得還是要寫實一點好,這些盔甲丶武器我感覺都挺好的。」
「謝導,寫實固然是好的,但是電影要呈現出來的感覺,肯定不能單純隻是寫實。」
沈好方導演插話道:「我前幾年在拍《敦煌》的時候,日本設計師既參考了北宋的甲胄,又參考了明代的甲胄,設計了一套新的甲胄形式。從造型上來看,還是非常氣勢磅礴的,我認為我們電影藝術就要跟李導說的一樣,基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日本人那是東施效顰,什麽都想學卻什麽都學的不精。」謝進搖了搖頭道:「我去你們《三國演義》劇組看過,漢末三國怎麽可能會有那麽華麗的甲胄!」
聽到這話,王福林麵露尷尬之色,當時劇組經費緊張,根本沒有辦法去製作那麽多的武器裝備,所以那些漢末英雄們的甲胄,大都是借用隔壁日本劇組的。
這也是王福林最無奈的事,現在就算想重新補拍都不太可能了。
李駿導演搖搖頭道:「謝導,寫實固然是重要的,我在拍《大決戰》的時候,也是根據史料還有老兵回憶去拍的,但是我們這次要拍的是《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跟真實的漢末三國是不一樣的。」
李駿導演是支持甲胄裝備華麗一點的,他之前也是去《三國演義》劇組參觀過幾天。
總體來講,如果隻是單論還原程度,那肯定是非常完美的,人物造型跟形象也都很符合三國演義書中的描述,而且還是長篇電視劇,服化道方麵簡陋一點無可厚非。
但電影鏡頭是優於電視劇的,觀眾要花錢進電影院買票看,如果隻看到一群跟農民起義軍一樣的赤壁大戰,誰還有興趣走進電影院觀看赤壁大戰?
幾萬甲胄裝備華麗的士兵,跟幾萬農民起義軍,視覺感官上都不是一回事!
「既然要拍三國故事,那肯定是要按照寫實去拍,總不能漢末的甲胄用明清時代的吧?」
「不是要用明清,而是基於秦漢時期的甲胄二次設計。」
「……」
幾名導演開始爭吵起來,曆史學跟三國學的專家們也立馬加入其中,探討到底是寫實拍,還是要往藝術方麵去拍。
古代兵器甲胄研究的專家們,一個個低頭不敢多說,他們隻能提供相關資料,至於要怎麽用跟他們沒關係。
每個人都有自己對電影執導的想法,包括對赤壁大戰展開形勢的意見,最主要的是這幫人說的個個都在理,李藝書跟韓三坪聽的頭昏腦漲,但還是認真聽著每一個人的想法跟思路。
這次開座談會的目的,就是要集思廣益,一人計短三人計長,選出最好的執導方案跟風格。
劇本方麵基本是不用考慮的,要拍那肯定是根據《三國演義》中去拍,而不是跟吳語森那家夥一樣,把鏡頭對焦在了小喬跟「萌萌」上。
一直到下午四點多鐘。
討論來討論去,還是沒有討論出一個結果,但是這也很正常,涉及到2億人民幣的大製作影片,不是一兩天就能敲定下來的。
而且這還是上級部門都很關注的一個電影項目,那自然是得慎重對待,不可能一拍腦門就確定下來。
不過李藝書也是給《三國赤壁》提了一個基調,那就是儘量往氣勢丶宏大方麵考慮,無論是士兵的甲胄,還是赤壁之戰的戰船,都必須得往華麗高大去打造。
謝進導演雖然有不同的意見,但還是決定先等美術丶服化道方麵做出相關的道具裝備再說。
送彆走了這些人後,李藝書也是跟韓三坪道:「三叔,劇組籌備的事,就多麻煩你了。」
「哈哈,這有什麽麻煩不麻煩的,中國第一部國產大片從我手上一點點誕生,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韓三坪爽朗一笑,2億人民幣的大製作,真的不算少了。
1988年日本電影公司就在國內投資拍攝了《敦煌》,前後也花了差不多2億人民幣,但這是日本製作的大片,不是國產大片。
現在有了這個機會,韓三坪自然是希望能夠拍好的,這不單單是參與其中的榮耀感,更重要的還是對韓三坪坐穩北影廠長這個位置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天上午。
李藝書開車載著霍文熙去了央視,經過十來天的時間,在譚希菘的一力堅持下,央視那邊也是正式啟動了標王項目,
這時候的央視大樓還不是褲衩造型,就是一普普通通的大樓。
等李藝書跟霍文熙到了地方,競標團隊的人都已經到齊了,一行人聊了幾句後,這才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之下,走向了央視標王舉辦的場地。
今年的央視標王並沒有過多的宣傳,因為已經內定了「先鋒VCD」成為本屆的標王。
本來VCD品牌的名字不叫這個,但是之前李藝書在去合肥的時候,跟霍文熙探討一番,也是決定使用「先鋒」這個品牌名。
先鋒有幾層含義,一是國產電器先鋒,二是打破外國電器的先鋒,三是一馬當先丶鋒芒畢露的先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