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埋葬眾神 第446節(1 / 1)

那位白袍大仙子曾告訴過她,天生行雨必有用,可她現在更像揮霍光了價值,被肆意丟棄的法寶,與這金缽同病相憐。

龍宮空空蕩蕩,行雨哪裡也不想去。

可內心的深處,行雨還是覺得,這個世界的某處,一定藏著某個未知的使命,這個使命在等待著她……她是為此而活的。

……

不同於南方的暴雨,長安城依舊飄著雪,城頭城尾一片銀裝素裹。

在這個嚴寒的冬日,這座古城展露著無與倫比的繁華與精美,比起南方傳來的洪澇水災,人們更關心上元節那個史無前例的巨大花燈究竟是何模樣。

為了這個花燈,工匠們日夜輪班地勞作,幾乎沒有停歇。

國師說,這是送給皇帝的禮物。

年輕的皇帝聽了以後很高興。

不久之前,季洛陽死了,是老國師收殮了他殘破的屍體。

國師還為他辦了場葬禮,葬禮並不隆重,但很肅穆,葬禮上,國師為他安全地保管了十多年鑰匙表達了感謝。

今日,雪忽地下大,滿天鵝毛大雪,深宮中不少人披著大氅出來賞雪,國師也不例外。

深宮的長廊下,老國師擺出了一副古老的棋盤,自己與自己下棋。

旁人見了這副棋盤,不由笑問:“國師何等身份,為何要用這副被蟲蛀爛了的,滿是裂紋的破棋盤呢?”

國師笑了笑,回答道:“因為當年下這盤棋的時候,老夫用的就是這副棋盤啊,今日忽然想起殘局未完,便將它翻了出來。”

一邊說著,國師一邊拈起黑白子,落到棋盤上,擺出了當年未對弈完的殘局。

旁人見了,哈哈大笑,大讚國師大人真是妙人。

國師也笑,說:“人是愚人,這棋倒是很妙的。”

旁人聽了,便問:“既然是殘局,那是什麼時候的殘局呢?”

“這局棋啊……”國師捋了捋白花花的長須,將一枚黑子拍到了古舊腐朽的棋盤上,半開玩笑地說:“這是三百年前的殘局了。”

……

第301章同類

龍宮一空,九尊龍子離開了東海,泅渡過怒浪翻騰的海麵,陸續登上大地。

它們號稱龍子,但血脈並不精純,從外貌上便可看出端倪。

它們的實力不足以跨過海底的地獄之門,去另一個世界興風作浪,但在這個世界裡,幾乎沒有生命能阻擋它們橫行無忌。這九條古龍在暗無天日的海底壓抑了太久,獸性早已壓過了神性,一朝出海,它們最想做的,就是報複這片土地,以殘忍的屠戮宣泄心底的瘋狂。

在它們眼中,隻有自己才算是真正的生靈,天然擁有瓜分大地的權力,人、野獸、螻蟻都隻是創世者對於生靈殘次的想象,他們的血肉與土壤無疑,都可被澆築為神靈的廟宇。

負屭是龍的第八子,它喜好詩詞歌賦,但文采向來不好。

今日,它化為白衣公子坐在高山之巔,於一塊石碑前苦思冥想,待到暴雨淋透它的白衣,也才勉強得了兩句:雷鳴多喧囂,暴雨更放肆。

負屭寫完兩句,不得靈感,忽見山下有洪水來襲,灰蟒似的山洪狂舞過峽穀,舔舐山壁,深深紮根於泥土間的蒼鬆翠柏被輕而易舉地卷走,但好巧不巧,這山洪的流向恰好避開了一個村莊。

負屭見了,心生靈感,它消失在山頂上,變化真身去往大地,半炷香後才回來。

回來時,那座本該幸免於難的村莊已被大水衝垮。

負屭提起筆,一邊扼腕歎息,一邊在石碑上寫下了後兩句詩:

天地不仁慈,百姓多淹死。

“雷鳴多喧囂,暴雨更放肆,天地不仁慈,百姓多淹死——”

負屭搖頭晃腦地讀著自己新寫的詩,越讀越滿意,越讀越歡喜,它將這石碑捧在懷裡,以真氣做舊,再抱著它尋了座香火鼎盛的廟,將它放在廟宇之前。

負屭正欣賞著,一道濁黃色的風從它身邊卷過,負屭抬頭時,廟中爆炸般的聲音響起,祈求平安的人群驚叫著逃出。

負屭走入廟中一看,原本寶相莊嚴的佛像已倒在地上,四分五裂,佛像的位置端坐著一頭生有龍角,身上長滿金色長毛的怪物,它坐得四平八穩,口中誦念佛經。

龍的第五子,狻猊,民間傳言它喜好佛法,被佛祖收服座下,於是出海之後,它第一件事,就是將世間的佛像佛寶砸個粉碎。

這個世界上,能夠約束龍的隻有天道法則,他們從不被人的道德所約束,在他們眼裡,人類的道德與律法並不神聖,相反,它們隻是弱者抱團取暖的篝火而已,一場暴雨就可以將其澆滅。

按照第三子嘲風的說法,它們並非在破壞世界,而是在將威嚴廣布人間,未來,人間應更名為龍間,唯有第九子螭吻對於這個說法嗤之以鼻,它不喜災,不好鬥,隻望天下太平,最喜殺鬥的睚眥聽後哈哈大笑,它說,若是天下太平,那人間乾脆改名為太平間算了。

許多人在談論正事之前喜歡先飲酒作樂一場,龍一樣,這就是它們的飲酒作樂,等心中的陰暗與憤懣宣泄完畢之後,它們也不介意以救世主的身份現身,撥開雲霧,驅散暴雨,享受萬民的感恩戴德。

鹹慶今年十七歲,是武鄉縣的一名少年遊俠,他的爹娘與妹妹都在近日的水災中喪生了,鹹慶是個修士,他靠著從小極佳的水性幸存的下來,上岸時,他遍體鱗傷,沒有一寸完好的皮膚。

曾經享譽一方的修士也變成了流民,鹹慶極不甘心,但這不甘心在見過了無數流離失所的慘狀後變成了麻木,這幾個月人間動蕩不安,災禍四生,妖魔橫行,受人民奉養的宗門非但護不了人,還與妖魔相互勾結,如今,本就處境艱難的凡人更被剝去了住所與生命,隻剩一絲苟延殘喘的力氣。

逃難的路上,一個曾照顧過鹹慶的小村姑餓死了,這個小村姑並不好看,他尚是赫赫有名的修士時,根本不會多敲一眼,但今天,她死在了自己的懷裡,死的時候,小村姑心心念念說想要吃餅。

鹹慶搖搖欲墜的道心崩潰了,曾經叱吒風雲的他,竟連一個餅都弄不到,他心如死灰,想要了結掉自己的性命,在他準備自刎時,他聽到了一個消息:

這場暴雨並非天災,而是一條名叫霸下的妖龍所為。

如今,這條妖龍就在白鹽湖中,已有義士在召集有識之士聯合,帶三尺青鋒,前去斬龍。

鹹慶立刻加入到了隊伍中去。

白鹽湖是當地一座很有名的湖,湖水很鹹,可以曬出鹽巴。

湖的中心有不少島嶼,其中有一座島極高極大,像是隆起的小山,山頂還有座廟,龍王廟。

一隊人泛著小船,冒雨去到孤島,登山,抵達了龍王廟。

龍王廟前有一座龜趺,龜趺的碑文記載著這座廟的來曆,廟門透著腐朽的氣味,裡麵供奉著四海龍王的漆像。

電閃雷鳴之中,鹹慶等人偽裝成香客,等待龍王到來,龍王沒來,倒是先來了夥山賊,他們與山賊扭打時,外麵的天毫無征兆地黑了下去,忽聽有人大叫:“看那裡!”

兩夥人停手,看向此人所指方向,那是窗的方向。

一顆血淋淋的黑色眼珠堵住了窗口,正朝裡麵張望。

從沒有人見過這麼大的瞳孔。

瞳孔已是如此,它完整的身軀該有多麼巨大?

不等他們從震驚中緩過神,大門也被推開,一截猩紅的舌頭卷了進來,將幾個山賊裹住,卷走,扯入了外麵的暴雨裡,骨頭被嚼碎的聲音裡,山賊的慘叫很快熄滅。

那怪物似是吃飽了,沒有繼續進攻,就此離去。

驚魂未定的幾人走出龍王廟,發現外麵空空如也,根本沒有妖魔來過的痕跡。

已有人生出怯意,想要離去,這時,屋簷上忽然傳來蛙叫,一根血紅色的長舌鞭子垂了下來,卷住說要逃走的兩人,嗖地一下縮回。

鹹慶抬頭望去,看到屋頂上趴著一頭眼睛浮腫的巨蛙,它的嘴巴裡,同伴正在被不斷地咀嚼。

將同伴吞咽完畢後,巨蛙看著麵色慘白的眾人,從屋簷上跳落下來,滿是碎骨與血沫的舌頭一卷,要將所有人都吞入腹中,沒有辦法,這些遊俠必須拔劍一戰。

這一場極為慘烈,從白天打到黑夜,鹹慶周圍的人幾乎死光了,隻剩一個女俠還活著,她被咬去了手臂,倒在血泊中苟延殘喘。

鹹慶渾身是血,他幾次險些被卷入腹中,幸虧他於絕境中破境,才勉勉強強活了下來,鹹慶熟悉了這個怪物的戰鬥姿態,某一刻,他終於抓住了怪物的漏洞,使出全力刺出一劍。

這一劍刺空了。

雨水中,怪物憑空消失。

鹹慶跪在地上,環視四方,忽地,他注意到了龍王廟門口的龜趺,他抱起一塊巨石,用儘全力砸這龜趺,將它砸了個粉碎,龜趺竟是那巨蛙的本體,龜趺碎掉後,身受重傷的巨蛙再度現身,它的皮膚不再光滑,而是長滿了泛著白膿的痘痘。

鹹慶將它殺掉。

吃人無數的巨蛙就此橫死在了龍王廟前。

“霸下死了嗎?”奄奄一息的女遊俠問。

鹹慶沒有說話,力竭的他倒在地上,望著天空。

天空像是漏了一樣,雨還在下,越下越大。

接著,令本已心如死灰的鹹慶與女遊俠震驚的事發生了。

他們身下的地麵於震動中緩緩抬高,然後開始朝著岸邊緩緩挪動,像是有什麼東西在抬這座山。

接著,鹹慶身邊,那對破碎的龜趺石像裡,像有人在說話:

“聽說狻猊死了。”

“怎麼死的?”

“它在毀壞佛像的時候,遇到了一對殺手,狻猊與之相鬥,大敗,它想逃,但沒能逃掉,被挑斷了龍筋,割下了頭顱,它的血肉腦漿也被挖出,流民煮成粥喝。”

“怎麼可能?狻猊雖不及大哥二哥那般強大,卻也武學通天,這個世上,誰能將它殺掉?對了,它毀的是哪尊佛的像?”

“那尊佛我不認識,但聽說是近來於民間聲名鵲起的一位女活佛,人稱聖菩薩。”

“那殺狻猊的人可有留下名號?”

“男的沒有,那位倒是留下了不少稱號,諸如萬龍之王,道門之劍,邪魔的災兆,龍王墓地的吹簫人……”

“狂妄自大!”

“好了,霸下,你彆整日將那你破山馱來馱去了,狻猊已死,我們當團結一道,絕不可被各個擊破了。”

“知道了……”

低沉穩重的聲音如此回答。

鹹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聽錯了,他隻覺得,身下的山正在朝著白鹽湖傾倒。

這一刻,它才猛地明白,那頭巨蛙隻是個小魔頭罷了,真正的霸下一直處在這座湖泊裡,他們登臨的山峰竟被這巨龜馱在了背上!

果然,這才是足以呼風喚雨的神明啊……

鹹慶感到絕望,他不知道,究竟要怎樣力量,才能與這力可馱嶽,道可喚雨的妖物對抗。

山峰砸入山嶽之中,激起滔天巨浪。

鹹慶抱著必死之心時,他的耳畔,忽然傳來了一陣悠揚的簫聲。

他的身體被一個白衣少年抱住,少年提著他的後頸,於水麵上淩波而過,將他安置在了岸上,喂了顆護心丹,另一邊,斷臂的女遊俠也被另一位黑裙少女抱起,護送到了岸邊。

少年少女看著白鹽湖中激起的大浪,凝重而冷厲。

鹹慶聽著風中飄動的簫聲,看著黑裙少女腰間彆著的簫管,不由想起了方才聽到的對話,他立刻醒悟過來,艱難地抬起手,說:

“你……你們是……萬龍之王,龍王墓地的吹簫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