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0章 量入為出消費觀(第二更)(1 / 1)

第2550章量入為出消費觀(第二更)

看洛陽一處學堂的午飯,相對其他地方應該要好。

武岡縣的其實不錯,若非當地馮姓的人多,保證兩葷兩素沒問題。

其他的地方等巡查人員陸續反饋,錢是給了,彆人貪墨或者耍手段,抄家後一律往振州送。

李成器看到孩子們的樣子,感覺這些年的忙碌一切都值了。

孩子們陸續離開食堂,大點的孩子跑去玩耍,小的孩子打著哈欠去睡覺。

更大的人幫著收拾利索,找地方泡茶讀書。

一般情況下讀醫書和做數學題,明年的科舉考試貼經題先給出來了。

今年考論語,明年考詩經,風、雅、頌那些東西。

學彆的耽誤時間,影響醫學成績。

至於時務策,考試前的兩個月給題,在報紙上給。

科舉考試側重於實用,並非儒學,無人敢反對。

李易剛來的第二年動這個,會讓人給整死。

說不得到時候他會親自屠殺一部分人,耗費很多壽命。

……

兩天過去,二月初二龍抬頭。

早上起來開始下小雨,中午時變大雨,加上之前的雪融化,河道的水麵明顯上升。

莊子裡的池塘水位也高了,遊艇不在家,出去到杭州那裡出海撈海鮮。

那裡有舟山群島,李易還給過潛水捕撈設備。

彆的東西好捕撈,麻煩,否則讓百姓撈,飛艇和火車運輸足矣!

遊艇還有個任務,把一些護士放在沿途火車站的醫療點裡,他們要在那裡工作一段時間。

下次換人去,要不組隊乘火車也行。

李易在看地圖,飛艇四處飛,從天上拍攝地麵情況,當衛星用。

有的地方跟他那時不一樣,差彆很大。

他要修鐵路,不方便連接的地方不連,每個道有平原處,或者丘陵好炸山的地方先修出來鐵路。

火車零件分著用飛艇送過去組裝,方便當地交通,修出來二百公裡,這二百公裡區域的百姓享受到便利。

用這個車費慢慢啃骨頭,需要開鑿隧道的,看能直接挖出來溝不,不要隧道,整個丘陵挖開。

中華自古土木工程就牛逼,水利也不差。

可惜很多時候記載的都是主持的官員名字,真正負責技術的工匠不曉得。

“今年可以修出來三十三條鐵路,總公裡數四千九百公裡,需要陸續賺錢。”

李易一條條線畫著,估算價錢,朝廷不是錢多不知道怎麼花嘛!看!都不夠用。

今年從現在開始要努力賺錢了,采礦、冶煉、鍛造人手增加。

“那樣畢宰輔估計不能進團兒。”永穆公主在旁邊眼波流轉。

自從那什麼之後,她和小蘭的狀態就變了,越來越漂亮。

倒是李易跟之前沒什麼區彆,他給人的感覺始終不是青澀的,有時一個笑容或一個眼神,反而帶著滄桑。

彆人追求權力、金錢、美女,他像個聖人似的,整天考慮大唐百姓。

後來一些人明白了,他換好東西需要壽命,必須用民生來補。

故此誰坑害百姓他都不會,跟壽命掛勾的都值得信任。

“過完水災後,錢不是問題,大唐船隊就陸續回來了。”

李易底氣足,之前四百多艘船屬於探路,還帶回來一億多緡的東西。

熟悉情況,又拿下幾個大唐的領土,再去一趟,收入更多。

當地人也是發現了商機,他們趁這段時日要收集東西用來交換。

大唐國內的稅收會增加,飛艇飛來飛去的運輸物資,交稅,鐵路也交一部分稅。

長江、珠江、金沙江、黃河等河道的內河蒸汽機船大量投下去,加快物流速度,互通有無。

冬天蜀地能在外麵種菜,即便尋常船隻亦可裝上蔬菜順流而下到蘇州那裡換鐵路運輸。

那時黃河北麵到渤海的鐵路就修上了,蔬菜好好保存,放個十天八天的沒問題。

飛艇也幫著運,這不都是錢嘛!

秋天的時候至少鬆子、榛子蘑、血紅鉚釘菇、白蘑菇等北地東北特產運輸就方便了。

哦!還有熊津都督府和琉球,琉球今年能夠拿下所有地方部族,入籍,不是打。

羽林飛騎拿著水連珠和AK係列的槍過去幫忙打打獵,再好言相勸,對方會同意加入大唐籍貫。

熊津都督府那裡傳來消息,新羅的人終於知道地盤沒了,派人過來詢問。

給出的回複是這裡是大唐固有領土,看到百姓日子過得不好,陛下傷心,派人親自治理。

詢問的人也不敢打,又回去了,估計到五月份左右,新羅會派的船隻會抵達洛陽,跟李隆基說,為什麼要占我們的土地。

李易已想好對策,對方來人問之後,帶對方的部分人乘飛艇回去,與新羅王室講道理、擺事實。

看看飛艇,事實不?

你們跑來跑去傳個消息用好幾個月時間,我們這邊八個時辰帶著陛下賞賜的禮物給你送到。

看到如此事實,再想想講的道理,明白了沒?

永穆公主和小蘭聽著李易介紹這些事情,一同點頭:“飛艇之下皆螻蟻!”

“我把鐵路規劃書給三哥送去,可不能見老畢,怕不是得現場搶救。”

李易整理好規劃書,裝進檔案袋裡,順便拿個可伸縮的觸屏筆。

講課的時候叫教鞭,給領導講解的時候就得換個稱呼。

李易找到李隆基的時候,五個宰輔都在,張說上來了。

高力士還喊了一嗓子:光祿大夫、鎮軍大將軍李易到。

畢構撇一下嘴嘟囔:“說小易來了就行,提散官作甚?告訴老夫過兩天給他俸祿?怕他一莊子人吃不上飯?”

“三哥,三哥好事情。”李易一來先報喜。

“何事?”李隆基起身去接檔案袋。

“咱們花不掉的錢有地方用嘍!”李易眉開眼笑地說。

畢構瞬間雙手捂心臟:“不行了,老夫必須進團兒,戶部果然要人命啊!”

“老畢放心,還能賺。”李易安慰。

“更能花,給你一百億緡你也能花出去,甚至不夠。”

畢構歎口氣,留點錢咋那麼難?

“我是塚宰製國用,必於歲之杪……”

“知道,量入而為出。彆發不起官員俸祿就行,至少每月俸祿錢要有。”

還有!今天晚了,今天農家打的第三針疫苗,明天改錯彆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