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0章 島嶼廣闊多族湊(第二更)(1 / 1)

第2480章島嶼廣闊多族湊(第二更)

那邊吃上了粳米什錦炒飯的本地百姓,瞬間愛上了這個主食,太香了。

他們感覺這樣好吃的飯應該用手抓著吃,不過已經成了大唐人,大唐人要會用筷子。

“願意用手抓就用手抓。”李易倒是很開明。

他小時候,不用說小時候,大的時候吃燒烤,吃一些東西,一樣用手抓。

不用手撕不開,服務員給撕開的不好吃,服務員順著紋理撕。

吃的時候,其實是逆著紋理的。

還有吃大蝦、吃螃蟹,不動手?吃西餐行,彆人給你處理好了,你就吃肉。

吃牛蛙呢?全程用筷子?不自己用手揪著牛蛙的骨頭啃?

“咱們大唐飲食不是用筷子,是對食材的了解和烹飪的手法,筷子僅僅是輔助。

咱們大唐喝湯的時候,可以有勺子,也可以嘴對著碗邊吹氣喝。

吃烤的一些東西時,筷子不好用,咱們就放下筷子。”

李易先放筷子,用手抓著炒飯吃,告訴給入籍的百姓。

百姓們卻不放,他們努力地使用著筷子吃。

他們看到二十五隻獅子了,認可大唐,大唐要用筷子,自己就用,等練好了再說。

“炒飯好不好吃,在於米的選擇,粳米就是比秈米好吃。

另外飯的乾濕度也影響口感,乾一點的有韌性的好吃。

大灶下麵有鍋巴煮出來的米,比用盆在蒸鍋裡蒸出來的米好吃。

其他的魚肉什麼輔料另算,隻說米飯炒的時候,得放足夠多的油。

放葷油或素油的選擇在於吃飯人的情況,總是吃不到肉的人,放葷油比較好。

現在咱們這些百姓,他們更願意吃素油,他們天天吃魚。

油要大,大了後油多可以控出去,其實還有一種作弊的方法,咱們不用。”

李易繼續科普,告訴彆人炒飯怎麼炒好吃。

他那時有些快餐店是先蒸出來米飯,彆人想吃炒飯的時候,直接用油和其他的東西拌一拌就送上桌了。

那不叫炒飯,太侮辱人了。

米飯炒和拌,耗油量和火候控製不一樣的。

炒飯炒不好,飯粒會變軟。

用電飯鍋現蒸的飯,越炒越軟,但拌就沒問題。

永穆公主和洛陽那邊的人學到了,其實莊子裡炒飯一直按照傳統來做。

大臣們吃的時候,根本沒考慮過這個情況。

就像吃炒麵,抻麵類的炒麵,炒之前是要過冷水的。

不少小飯館為了節省時間,從鍋裡撈出來抻麵就開始抄,速度快呀!過冷水要耽誤時間的。

小矮人們還未接觸那麼高深的中華飲食文化,他們隻管吃,香啊!

……

遊艇離岸,朝著下兩個地方前進。

小矮人們抹著眼淚送彆,然後拿著一個李易畫出來的日曆打對號。

說好了的,劃三十五個之後,一定有大唐其他的人過來。

以前小矮人土著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現在他們開始期盼。

李易走之前,幫他們殺了很多野獸,包括蛇。

一片區域修出來石頭的大‘院子’,以及木頭的‘圍欄’。

李易覺得自己對大唐的貢獻又前進了一步,再努努力。

遊艇抵達莫桑比克,這裡的人太少了,沿海平原大部分是空置的。

遊艇停留幾個小時,無人機飛出去收集下數據,轉頭遊艇就向東走,到那個島子。

島子在李易的時候是個國家,馬達加斯加。

人種多,現在也不少。

古代人不是傻逼,他們知道每年風向和洋流。

於是就有人從馬六甲海峽那裡過來,馬達加斯加有暖流和信風。

最初的時候,人家好不容易弄個硬帆,出海捕魚,或者偶爾找到龍涎香。

然後突然刮起了風,船上的人還未反應過來,船就被風吹著快速前行。

從地中海那裡上麵的位置到馬達加斯加一萬多裡地,用腿走的話,簡直不敢想。

信風和暖流太好玩了,它的吹拂方向似乎就是要把人送到馬達加斯加。

正常航行一萬多裡地,需要好幾天。

大風吹著,你停都不敢停,你敢降帆?那就停在大海裡。

就這樣,風速每小時幾十公裡,一路受到驚嚇,硬帆船捕魚和找龍涎香的人被吹到馬達加斯加。

活下來的人察覺到一個事情,他們都沒到莫桑比克,不過海峽的。

地圖上看那裡距離近,眼睛看遠著呢。

然後他們得活著呀,跟當地人接觸,也捕魚什麼的。

等到了西南季風的天氣,他們又回去了。

在這個過程中死掉多少人不重要,關鍵這個航線沒毛病。

交通便利之後,自然有人願意過來,可能是做買賣,也可能是在那邊生活不幸福。

於是就有了殖民,島子上好幾個地方來的人一同生活。

李易此刻麵對的就是這樣的場麵,這個島子他想要。

他也知道這裡的民族和宗教複雜性,多麼艱難啊!

“挑戰來了啊!這個島子上的族群可複雜了,我想一想啊,哪一種模式適合。”

彆人乘船那麼遠突然發現馬達加斯加後會特彆開心,李易沒有。

彆人隻為了補給,哎呀!這裡居然有個大島子,我因為偏航要完蛋了呢。

李易則是,我早知道這裡有個島子,我更知道這個島子的民族複雜。

隻要拿下這個島子,再往上就是咱們大唐的那個島子了,外星一樣的島子。

自己轉一圈回來了,大唐的船隊船隊也應該過來了。

“這個島子有一點大,五十多萬平方公裡,將近六十萬,我隻能在海邊的地方走一走,地形有丘陵、盆地、高原、平原……”

李易告訴船上和莊子的人本地的情況,資源方麵沒有太好的東西。

石墨多,可惜石墨彆的地方足夠使用,用船跑過來裝石墨回去賠錢。

其他的礦開采成本過高,種植養殖方麵倒能幫當地人一個忙,想辦法把他們變成大唐人。

不是大唐人,也不是大唐的地方,幫了忙,反而給大唐製造障礙和困難。

他那時島子國家很窮,一直沒富裕起來過,稍微好一點的時候,內部保證出問題。

國內那麼大的耕種、養殖土地,居然種的糧食不夠自己人吃。

出口一點東西,還全是廉價品,礦石、香草、精油、咖啡、棉花等東西,換不來讓本國振興起來的足夠金錢。

因為沒有技術,少了技術支撐,與賣血一般。

還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