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0章 語無倫次各算計(第一更)(1 / 1)

第1990章語無倫次各算計(第一更)

“有道理!”畢構扔下三個字,端餐盤走了。

“難道端餐盤過來跟我說話有儀式感?怎麼一個個都這樣呢?”

李易想起昨天的張九齡,過來說話一口沒吃。

“李郎,留下一千多萬緡,減緩經濟發展速度否?”

永穆公主吃豆腐腦,拿胡辣湯當鹵兒。

“大部分朝廷的財政收入,都應該投入到基礎建設方麵,其餘的在於教育、民政。

今年和明年主要處理河南府的各方麵問題,朝廷的錢拿出來,找不到用的地方。

本來沒有一千多萬緡的結餘,這不是查了一大批人嘛!

洛陽的地下勢力,還有官商勾結,罰款、抄家,真有錢。”

李易感謝那些人,你們頂風作案,報紙上強調過多少回了?你們還不懂得收斂。

收不住是吧?一收行賄的人舉報你們?

跟自己那個時候一樣,一次次會議召開後,就有官員繼續腐敗下去。

說收手怎麼收?拿了彆人的錢,彆人一舉報,完蛋了,硬挺著吧。

故此,才提出來行賄入刑嚴判。

目的是保護曾經腐敗而想回頭的官員,不然整個國家沒一個乾淨的,抓不起呀!

在任上的,有成績的,及時收手,還能挽救。

天下不是非黑即白,包括自己,到大唐還行賄呢。

“是呀!李郎啊!樊凡他們跑到渤海去,會不會被當成敵人對待?”

永穆公主理解了一個方麵,轉而為一大批人擔憂。

“沒有重要情況時,每天發一次電報,帶暗號的。

電報不發過來,證明那裡出了問題,電報機又不是隻帶去一台。

他們被脅迫,正如之前放到西南的信鴿,有暗語。

吐蕃穩定住了,後突厥被逼到小海的地方,奚族、契丹努力賺錢。

大祚榮如果看不清楚形勢,敢動武,朝廷留下的一千萬緡結餘就有了去處。”

李易分析著情況,他相信震國王大祚榮懂得怎樣做。

何況五千西南蠻被一百羽林飛騎帶領,渤海想殺,設計沒有用,羽林飛騎值得信賴,第一批隊員,聰明著呢!

強攻?帶火器的五千多人,渤海不搭進去二十萬人彆想有效果。

逼急了,一百羽林飛騎在西南蠻的配合下直衝大祚榮的王宮,誰能擋住?

西南蠻是狗腿刀,就為了白刃戰準備。

羽林飛騎有手槍,近距離衝宮的時候,一群手槍突擊……

……

如李易所想,大祚榮得到消息之後,帶領他的臣子們出來迎接。

原來他有個兒子在大唐當人質,現在那個兒子還是在大唐,無所謂人質與否。

主要是學習大唐文化和一些報紙上的知識,準備隨時回去建設自己的國家。

就是思想解放了,學得越多越不敢對抗。

這個人質的兒子曆史上沒有接任,現在可以接任,接任後帶著整個地方的人真正歸順就行。

學得越多越清楚大唐的強大,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李恩東五個人迎上前,樊凡不動,他屬於羽林飛騎,陛下的刀和子彈頭,外交找我作甚。

當然,他選擇性地忘了之前跟人家勃賴羅進行勸說的事情。

大祚榮表現得十分熱情,人家來換東西。自己部族用不上的東西,換成有用的物品,不吃虧。

尤其是防凍膏和繃帶,對於抵禦冬天的凍傷很有效果。

天冷的時候手腳被凍出口子,還有凍傷後的大包、流膿。

看著問題不大,實際上會死人的,從報紙上知道,那樣的傷口感染,人發熱、胡言亂語,最後痛苦地死去。

以前每年都會因此死上一些人,看著親人死去,卻無可奈何。

另外得傷寒死的,更是難以避免,後來報紙上寫了一些預防傷寒的辦法,李家莊子又願意交換藥物。

旁的事情自己還能夠通過報紙努力學,製藥可不好學。

每隔一段時日便有一堆報紙送回來,從中得知吐蕃的情況,又了解後突厥的處境。

大唐的將士得到了休養的時間,那麼多的兵絕對不是擺設。

今日到來五千西南蠻,看他們的裝備和馬匹數量。唉!李易所謀大著呢。

大祚榮看明白了,也想清楚了。

他希望新羅能夠打大唐新建的三處地方,然後大唐再打新羅。

最好日本跟新羅聯手,一同對抗大唐。

當然,他隻是一想而已,眼下他笑臉相迎。

“李大夫莊子的人果然能力能狠辣,臉色堂堂,在飄雪皚皚中趕路如奔。”

大祚榮上來先誇讚,誇完他自己滿意。

李恩東五個人:“……”

你要是不會吧,就彆拽詞,你是咋搭配的詞彙

“郡王謬讚了,我們隻是認真做事而已。”李恩東回應。

“好!好一個認真做事,有人隻懂認真不做事,做起事來認真不對,越做事越認真,最後事沒做好。”

大祚榮又誇,彆人點頭,表示王說得對。

“郡王……呃……渤海用來交換的東西可曾準備妥當?”李恩東不想廢話了。

“自是認真準備。大家進城休息。”大祚榮發出邀請。

“郡王,我們來時東主吩咐,不可進城擠占彆人的地方,我們就在城外紮營,地方大,方便交換。”

李恩東拒絕進去,萬一對方使壞,自己的隊伍將損失慘重。

不管你是咋想滴,反正我不給你機會。

大祚榮微微一愣,隨即明白,他倒是未生氣,點點頭:“依你們的辦法照做好。”

李恩東等人十分懷疑,大祚榮故意的吧?

他們不清楚,大祚榮確實激動,說話的時候始終在看隊伍中的東西。

大概估計一番,知道比起已往加起來的還多。

對方能帶來中麼多的東西,不可能再帶回去,說明自己這邊又有了能叫對方看上眼的好貨。

李家莊子的人不把所有帶來的東西換掉絕對不會離開,買賣自己穩賺。

一部分隊伍開始向城邊移動,另一部分則在山上,隨時能夠向下發起衝鋒。

一轉頭,大祚榮看到穿烏拉草鞋子的人,烏拉草露在外麵一大截,保暖效果更好。

“這個草硬,嫩時馬會吃,長成後,馬除非沒有彆的草吃才吃兩口,墊在鞋子裡傷腳。”

大祚榮說時這樣說,卻知道草不一樣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