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9章 降俘不甘冰雨落(第三更)(1 / 1)

第1869章降俘不甘冰雨落(第三更)

之前還瓦藍瓦藍的天,突然浮雲彙聚,變得陰沉沉的,緊跟著小雨絲絲而落,又成了無法用掌心托住的小雪粒。

農曆的九月初一,公曆的十月六日。

秋分早就過了,再有兩天是寒露。

華州的州治所鄭縣,街道上隻有零星的人穿著蓑衣、頭戴鬥笠在趕路。

一支由三千人組成隊伍頂著雨雪行進著,馬蹄落到路上,發出清脆或沉悶的聲音,兩邊店鋪中有人站在門口觀望。

百姓看著這支隊伍,隊伍裡的一千人也不停地打量著周遭。

“高翔,你真的會用滑翔翼飛?你的名太好了。”

特閣兀抹了把臉上的水,與羽林飛騎的人說話。

他的千人隊被火攻給坑了,全部投降,回程的時候路過鄭縣。

這點雨雪對於他們,鐵勒九姓的人來說無所謂,羽林飛騎更不在乎。

倒是西南蠻們皺眉頭,冷,這種冷特彆難受,好在已經於長安住了幾年,能忍受。

其他的西南蠻、鐵勒九姓的人提前回來了,他們屬於最後一批。

後突厥跑去更北麵,他們的任務結束,回家繼續學習,順便工作。

一千被俘的後突厥精銳,不再捆綁,他們卻很自覺地不抓韁繩,表示我不跑,韁繩卸了都行。

羽林飛騎和鐵勒九姓的人根本不看你抓不抓韁繩,大家屬於同一種馬背上的人,沒韁繩不能騎馬?

抓野馬的時候咋抓的?扔索套都不是好漢子。

直接騎馬追,稍微一並齊,騰空躥馬,落到野馬的背上,什麼工具都沒有,硬把馬給馴服,這才是常規操作。

拋繩索,還有李東主給‘發明’的套馬杆,越來越差,一代不如一代。

倒是套馬杆套狼比較好用,省箭。

一群人圍獵狼的時候,套馬杆確實方便,至於套馬,套馬杆用著丟人。

本事差的拋繩子,這個還能在戰爭的時候把敵人的鹿砦給拉倒。

套馬杆拉不夠結實,而且需要近距離,二三十步之外,杆子有那麼長嗎?

“高翔,你怎不出聲?”特閣兀又抹一把臉上的水。

“這種雨不好,屬於凍雨,百姓種田難了,希望彆下大,否則大棚要結一層冰,怕被壓垮。”

高翔身為羽林飛騎,考慮問題的角度和格局不同。

他不在乎自己被淋,他擔憂百姓,一旦受災,百姓的日子立即變艱難。

種大棚本來那布的透光性就不好,風吹、雨淋、雪壓、日曬,布的腐爛速度就快。

要不是大棚蔬菜價錢還行,用這樣的大棚種,得賠錢。

“他們生活不好,與你有什麼關係?”特閣兀認為高翔太過多愁善感。

“我是羽林飛騎,我得救災,怎會沒有關係?

百姓遭災,軍隊承載。羽林飛騎,行之表率。

遠了咱們來不及,先動用地方官府力量,華州我們距離近,保證是我們過來。”

高翔邊說邊觀察,如果有需要,他得把一千俘虜捆上,然後帶領大家救災。

“我看周圍店鋪,都是有錢人,你幫他們,他們會給你錢?他們以後在一些事情上聽你的話?”

特閣兀的意識形態跟羽林飛騎不同,他們隻管自己的一個小部族。

除非其他的部族給他們好處,他們才能幫忙。

好處不一定是物質上的,也可以是求援,證明自己不行了,要讓彆人幫。

“他們有的交稅,有的交租子,朝廷拿了東西,不管人家的死活?

李東主說了,彆人交租子和稅,等彆人房子倒了。

你拿了稅和糧食,你就得給人家建好的。

說這就是保險,不用額外再交一部分什麼商業保險,那朝廷不是耍流氓嗎?

我們羽林飛騎拿的錢,其實就是百姓交的一部分租子和稅。

彆看是陛下直接給我們,陛下是大唐的陛下,不隻是羽林飛騎的陛下。”

高翔儘力講解,希望對方能聽懂。

朝廷有補貼,一但受災,就會開常平倉,同時減免百姓的租子和稅。

“要是有好吃懶做的,家被毀了,你們也幫,豈不是助長這種情況?”

特閣兀學問不差,找出一種可能,這種可能保證存在。

“幫大部分善良的百姓,小部分的那種人,不影響大局。

咱們的目的是幫助受災的人,不是專門盯著幾個在災情下占朝廷便宜的人。

目的達到即可,不要本末倒置,個彆情況有另外的部分來負責。”

高翔之前還覺得特閣兀挺聰明的,現在嫌棄起來,太傻!

“哦!原來大唐現在是這樣。”特閣兀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了,他才不傻呢。

“我放你回去啊?我先發個報,問問東主。”高翔也不在乎,你想了解就了解。

“等我到了長安學到東西,你還能說這話?”特閣兀絲毫不隱瞞自己的目的。

“學?我都沒學明白,你學,那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係,宰輔們都學著呢。”

高翔鄙夷,你還琢磨著學到什麼,你學吧,那些知識縹緲如煙、浩瀚若海呀!

你要是能把東主的本事全學到,你會混成現在這個樣子,你怎麼沒當可汗?

東主是那種給我皇帝當我都不當的存在,我嫌累、嫌麻煩,我還得跟媳婦兒做紅燒肉吃呢,這一天,太忙了。

換成你,你行嗎?你會做紅燒肉不?吃著一點不腥不膩的那種。

特閣兀仔細思忖,笑了:“你覺得你比不得李易,所以對他有所畏懼?”

“彆激將,我確實不行,但我主要是怕他帶我玩兒。這麼滴,馬上就回去了,我讓東主帶你們玩兒。”

高翔就是第一批三千羽林飛騎的一個,他們那一屆出來,都能當指揮官。

那段歲月,是財富,亦為苦楚,都留下心理陰影了。

“大唐準備充分啊!”特閣兀很聰明,不想進套兒,他看著街道兩邊的情況,發現問題了。

冰雨漸大,大家把門口暗渠上的石板給掀起來,門口開始堆沙袋。

暗渠變明渠,水漫不過去。

一樓的東西開始往三樓轉移,說明人家有經驗。

“曾經被水淹過,整個州的官員被拿下,各縣的官員除了現在的鄭縣官員,其他的都挨收拾了,東主親自彈劾。”

高翔講解,現在的水位不高,受過災的百姓才不管呢,反正先轉移東西。

萬一漲起來了呢?吃過一次虧,不允倒在同一個地方。

“李易行政方麵好嗎?”特閣兀又趁機打探。

“當時就是東主過來華州,他把人彈劾下去抓起來,自己負責行政。

現在你所見的,就是他處理行政事務後的結果,大材小用了。”

高翔搖搖頭,說出叫特閣兀糾結的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