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一年到來又科舉(第一更 請訂閱和投(1 / 1)

第831章一年到來又科舉(第一更請訂閱和投票)

“早上的天確實冷,今年不知道考什麼題。”

二月初一早,芳林苑的芳林門外麵,許多考生等著進去。

初春的天很冷,房簷的瓦上還結了霜。

考生們感覺到凍手、凍臉,身上和腳倒是不冷,換了新的鞋和衣服。

如去年一般,陛下給提供,考完了帶上自己的舊衣服和鞋子離開。

王旭把手放在嘴前哈著氣,想用呼吸的溫度來溫暖一下小手。

一同去兩坡村當村官的三個人在他身邊,大家相處得不錯。

“來了來了,一人一份,彆吃多了到裡麵去睡覺。”朝廷的車隊出來。

一摞摞的陶碗、竹子筷子。

大桶中裝著燉羊肉,羊瘦肉,怕有的學子好幾天不吃油水吃到了肥的壞肚子。

加上茶葉蛋和黃瓜小鹹菜、饅頭。

一人盛多半碗的羊肉,一個大饅頭放在湯上麵,茶葉蛋和小鹹菜扔湯裡泡著。

今年的學子多,以前幾屆沒考上又去當村官的人,全要考。

還有從各州府新來的考生,擠在路上。

“朝廷越來越有錢了,舍得給燒地暖、發衣服、文房四寶,今年我一定要考中,當個為民辦事的好官。”

夏灝端著自己的燉羊肉湯,蹲在王旭的旁邊說。

王旭羨慕地看前麵的一些人,他們同為考生。

不同的是,人家當村官當得好,不等考試,已經授了流外官,不是流外一品就是流外二品。

此等人無須參加科舉考試,有地方安排。

他們來考,是想考中後給更大的官,從九品。

考上升遷更快,考不上熬兩年,也進九品。

像王旭,經過努力學習,村裡給個好點的評價。

有個流外六品的身份,卻沒有地方安排,除非繼續去當村官。

縣裡的小吏都是流外三品以上,京兆府不缺官。

其實所有下鄉的考生,都有個流外官,最差的是七品,算是為他們吃苦的獎勵。

至少他們能識文斷字,比尋常百姓學那點強無數倍。

再連個流外官都不給,他們還怎麼活?

“去年考上的李家莊子的官員們接替了我等的村官,你們說他們會不會碰一頭灰?”

不遠處有人滿臉期待的神色在那說話。

大家知道他的意思,你考上了,還是甲第,等到了村子裡還不如我們,說明什麼?

“東來兄,誰去兩坡村了,會不會做得很好?”柴保泓聽彆人說,也跟王旭說起來。

王旭喝口熱乎的湯:“我等俱是去過李家莊子的人,李東主怎麼教人,還用多言?

有人想看笑話,等著吧,那二百二十個學子可不白給。

之前的四十二個學子當縣官,風頭壓住了縣令、縣丞。”

“倒也是,旁人有李家莊子的出身,會想儘辦法快速升官,他們反而不急。”朱安表示佩服。

四十二個學子最厲害是甲第頭名,彆人皆有實職,趙東林卻沒有。

朝中卻有人放話,趙東林什麼時候想當官,直接給個參軍,若再等等,給個刺史。

趙東林負責四十一個同窗,調動整個京兆府二十個縣。

這不就是刺史麼,刺史無非多個軍事方麵的內容。

趙東林在李家莊子,被李易單獨培養,軍事方麵怎會不學?

其他人依舊呆在主簿和縣尉的位置上認真做事,從未提過要升官的事情。

“可惜沒趕上。”夏灝說一句,低頭吃黃瓜鹹菜。

他後悔,李家莊子給過兩次機會,他都拒絕了,從那之後,隻剩下外麵住著的一群學子。

他們今年也會參加科舉,平日裡幫百姓免費訴訟。

在經過了村官洗禮之後,有外流官身的人,一個個不那麼傲氣了。

新來的考生不一樣,他們覺得自己把握大,好考,在地方他們是出類拔萃的存在。

於是他們聚集在一起,神色放鬆,認為科舉對自己來說屬於走個過場。

……

被王旭等人提起的兩坡村,此時一個身穿軍大衣的人在記錄廁所的位置。

“長鈺,過來吃包子,大娘家早上蒸的包子,酸菜和油渣餡的。”有個婦人招呼周長鈺。

周長鈺是去年的科舉甲第頭名,被安排到村子裡當村官。

他身上見不到任何官員的樣子,若不是腰板筆直,看著跟個種田人沒什麼區彆。

他的臉上帶著風霜之色,手更是裂了小口子。

有護膚膏和護手霜,他沒抹。

一到村子,他就先看各家的茅房,看大小、看地勢、看周圍。

拿著本子寫寫畫畫,對任何村民都是麵帶笑容。

也沒找村正陳墨去要賬簿,他懂得分寸,賬能隨便要嗎?

“陳三大娘,不了,昨天晚上有剩菜剩飯,天冷放不壞,等回去熱熱就能吃。”

周長鈺笑著擺擺手,拒絕。

婦人走過來,拉他的袖子便走:“晌午再熱你的菜,早上吃包子,大娘家有錢,不差你一雙筷子。”

周長鈺就被拉到陳三大娘家中,家裡有兒子和兒媳婦,還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男孩大,女孩兒還吃奶呢。

他一一打招呼,選了一個側對人家兒媳婦的位置,人家扯開懷奶孩子呢。

“小周,你來了有些日子了,整日裡看彆人家的……不給出出主意?你可是李家莊子的人。”

老頭坐在主位上,麵前擺個小碗,碗裡是黃酒,一早就喝,喝完了出去乾活不那麼冷。

“陳三大爺,差不多了,吃完飯我去見村正,跟村正商議一下,看想法對不對。”

周長鈺夾起個包子給這家六歲的小男孩兒,恭敬地回答。

“還商量個甚,李家莊子出來的,彆人信不過,還信不過李東主?”老頭大咧咧地說道。

“東主說過,一事一議,不可輕乎。做對了是本分,做錯了百姓遭罪。”周長鈺還是那麼恭敬。

老頭頷首:“此話沒說錯,李東主教人,比彆人強,頭年來的四個娃兒,覺得自己本事大,結果連個飯都不會做。”

“他們其實不錯,一心為村子著想,出發點是好的。”周長鈺不去批評彆人。

“你這娃兒啊……”

“老頭子吃飯。”陳三大娘抓起兩個包子放在周長鈺的碟子裡。

“吃飯吃飯,吃了飯陪你一起去找。”老頭不再多言,端起碗喝酒。

周長鈺也不客氣,吃,這家確實有錢,種了十畝大棚,還雇了兩個外來的人一起乾。

等吃過飯,他輕攙著老頭去村正家。

今天第一更。感謝兄弟姐妹們的訂閱、月票、打賞、推薦、收藏!農家鞠躬了。發現又多了一個盟主每當下雨想起我,加上之前的,等狀態好了爆發,現在欠著吧。謝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