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另種神箭稱木羽(第一更)(1 / 1)

第434章另種神箭稱木羽(第一更)

李成器知道火藥怎麼用了,除了製作大的竄天猴,更能放在投石車中拋。

攻城的時候,超大投石車架起來,敵人隻能用床弩和同樣的投石車對陣。

“易弟,做一個大的包,裡麵放上鐵片、陶瓷片,算好時間拋起來,轟隆一聲倒一片。”

李成器不用李易介紹,他自己已想到。

“防守有利,我設計了一種能夠轉向的小的投石車,叫旋風炮。”李易說著回頭。

青鬆從挎包中掏出來幾張紙,遞給李成器。

旋風炮是小投石車,能夠旋轉三百六十度,下麵還可以有軲轆。

守城時居高臨下,射程比從下往上扔的遠。

旋風炮發射速度快,同時校準方向和距離更容易,打敵人攻城武器方便好用。

這個不是三國時候誰發明的靠旋轉離心力拋射的旋風炮。

他是宋朝時候被研究出來對付敵人機動部隊。

尤其是騎兵,固定的投石車騎兵不往那裡去。

“這投石車好誒,後麵不是勺子,是一個兜布,打偏了,稍微轉動,就能找準位置。”

李成器欣賞著圖紙,簡直是件藝術品。

晚上吃飯的時候李隆基回來得有點晚,身上有香味,他先去洗個澡。

今天晚上主菜是叫花雞,莊子殺一批雞,再不殺,肉就不好吃了。

夏天太蔫,產蛋比不上同伴的雞,上了‘封神榜’名單。

這種燜熟的雞水汽少,又不像烤的雞那樣火氣大。

莊子裡沒采取活著灌酒的方式,把調料什麼的放在酒裡,成為料酒。

然後給雞灌下去,雞就醉了,同時血液循環,調料更容易吸收。

而是照常殺,放血,留著雞血和雞雜。

雞頭、雞爪子不放在一起,雞尖取下。

再把調料放到雞肚子裡,抹上酒,拿荷葉包住裹泥。

接著是在大土灶裡用木炭慢慢加熱,不挖坑埋。

挖坑的那個上麵要燒很長時間才能熟。

一個叫花雞砸開,香氣冒出來,李隆基給王皇後撕下兩個翅膀和一個雞大腿。

王皇後不拿筷子,直接上手抓,咬一大口。

“好吃,頭一次知道,還能用泥包著雞做菜。”王皇後滿口稱讚。

“今年收了不少荷葉,都陰乾了,還有一些青菜製作成梅乾菜。

今年長安的百姓收入多,報紙上寫了,叫大家多收集菜,曬乾、陰乾。

今年的鹽價很低,以後也漲不上去。彆處的百姓,以後再說吧。”

李易知道百姓很多沒有時間,時間扔在地裡。

田地的分配有問題,一人給那麼多,種不過來,還要按照畝來收租子。

要是有翻耕機、播種機、聯合收割機、農藥小飛機還行,一萬畝都能種。

“三弟,今天易弟拿出來好東西。”李成器不願意去想百姓過什麼日子,他沒辦法。

“好東西?”李隆基重複。

李成器把圖紙掏出來給李隆基看:“把火藥打一包,外麵裝一圈鋒利的東西。”

“好,下麵能裝軲轆?移動起來容易,能夠拖著跑,配合部隊行動。

即使步兵遇到敵人騎兵,打起來也有一戰之力,若配合騎兵,更厲害。”

李隆基很快看完,對此有自己的想法。

旋風炮下麵裝輪子了,還能拆開,那就是個自己拉自己的車。

用牲畜拉,還能帶上一部分糧草。

一個兩個體現不出來作用,成百上千卻不同。

“蜀地的硝石多,要加大開采力度。還有牲口圈、茅廁、漚肥的地方也有,取土熬製出硝石。”

硝石在黑火藥中的比例大,消耗多。

百姓如果都去幫忙集硝,可以有很多。

“好辦法,我上書,朝廷跟百姓買,打仗就是打錢啊。”李隆基終於說出了一句名言。

火藥是好用,可是費的錢也多。

“易弟,鞭炮和煙花先不要賣了,留著,用在戰爭上。”

李隆基又與李易說戰略儲備問題。

“嗯,摔炮都不賣了,莊子上又不差這點錢。”李易答應。

一個漂亮的煙花能夠換取一條敵人的性命的話,放著玩兒,多可惜呀。

黑火藥其實在李易看來是個過渡產品,他現在就能弄出來硝酸甘油。

隻要他願意,他在醫院裡借助設備,大多數的火藥他全能給做出來。

不過沒什麼意義,黑火藥戰爭中夠用了,其他的他準備用來采礦和修路。

修路的作用不僅僅是貿易,還有國家穩定。

從長安到雷州,路況好,半個月騎兵能到,與三個月軍隊到不了的情況根本不一樣。

李隆基想不到自己的易弟救人厲害,殺人一樣厲害,有好多技術。

他心情愉快,想著將會有大量的戰爭利器送到邊關。

一些用在城池中,防備突厥,更多的攜帶著去打吐蕃。

王皇後同樣感興趣,擦擦手,拿過來看。

“哎呀,這小投石車,幾個人操作起來,用上火藥,比床弩厲害多了。

床弩隻是射程遠,不能大量裝備,運輸不易,尤其是箭。

這個箭,射程和飛行平穩才最重要,要是能射中敵人不好拔出來,就更好了。”

王皇後不愧是武將世家出身,她整天琢磨這東西。

李易愣了一下,出聲:“有一種箭以木為羽,前端插個細鐵條,很尖。

由於是木頭製作的平衡翼,飛行距離更遠,等射中人後,前端入體。

後麵一使勁拔就脫落、斷掉,前麵的還在身體中,隻能割開後用鉗子給夾出來。”

他說出來另一個宋朝的東西,木羽箭。

木羽箭的箭身應該是三段,前麵一截金屬的,中間是竹子,後麵是金屬的,配木頭小翅膀。

後麵如果太輕,箭頭會下沉,不好飛。

中間是竹子或木頭,射中人之後,跟進去一部分。

它是套在前後上麵的,往外一拔,脫離了,前麵那一截的金屬在身體中。

箭細,頭硬,能穿甲。

“叔叔你畫出來,我們看看。”王皇後飯都不想吃了。

李易隻好找個空桌子,坐在那裡把結構圖給畫出來。

一共四個部分,箭杆的前中後,加上旁邊的木頭小翅膀。

這就是古代的穿甲彈,打完沒有用的地方全脫落,隻剩最後的地方紮進去。

李成器看到,嘟囔:“這,這也太陰損了,好,好東西。”

李易又畫了一種:“其實這個木羽可以製作成螺旋上升狀,飛出去旋轉更快、更穩定,射中目標增加穿透力。”

今天第一更,感謝大家的訂閱、月票、打賞、推薦、收藏,農家鞠躬了。今天應該還有七更,加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