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我在的地方百姓日子就好過(第五更)(1 / 1)

第82章我在的地方百姓日子就好過(第五更)

睡不著的李易獨自在月色下溜達,同時考慮采用哪種方式讓大唐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基本需求是糧食,糧食的根本在於土地。”

“地廣人稀的地方看著土地多,卻要種很多麻、棗、桑,一百畝土地,人根本忙不過來。”

“生產力才是關鍵,生產技術必須要轉化成生產力。”

“有很多隱戶,有的變身成佛教人員,就不用交稅了,所以才開始限製和清查。”

“還有的是一時家中無糧,就借糧,還不上,隻得把地給賣了。”

“這個時候還有庸和調,隻好跑掉。”

“其他的少部分人上下其手,兩極分化嚴重,按照人頭征稅,越富裕的人越占便宜。”

“改革稅收政策在於吏治,吏治涉及到上層建築。”

“還是要有兵,除了造反之外,其他的任何改革都是由上到下。”

“上層建築要推行改革,屬於利益分配。”

“李隆基不停地換宰相,正是由於他不想讓某一個宰相獲得太多的權利。”

李易想明白一些原因,李隆基目前做不到製衡,同時中央集權不夠。

百年的朝廷,千年的儒教,加上家族觀念根深蒂固。

李隆基行使權利需要依靠人,所依靠的人都是一群玩同一個遊戲規則的人。

而這個組織顯然對民生促進有先天缺陷性。

李易想到了曆史上的一次次變法,在儒教的影響下,一直到清朝的百日維新都不行。

最後是通過炮火解決了一切問題。

其他國家的變法也是一樣,流了很多血,利益的爭奪就這麼紅果果。

“大唐要流多少血?從哪裡開始?最後走向何方?”李易嘟囔了一句,找不到答案。

“還是先改善百姓生活吧,從莊子周圍開始。四十二個學子,我得親自教一些額外的知識,改革的基礎。”

有了決定的李易心情愉快起來,四十二個學子他打算多教知識。

然後再走門路謀官,放到地方上去,帶領百姓脫貧致富。

回去,洗澡,睡覺。

一早起來李易神采奕奕,充滿了陽光感。

莊子上看到他的人,心情都更好了。

快到中午時,五十個到平康坊表演的大家回來,紛紛向李易道謝。

她們甚至暗示李易,晚上寂寞,可以談天說地什麼的。

李易裝作看不懂,不能談,談著談著,容易談出‘人命’。

中午吃飯,李易來到學子們的區域。

其他人不願意過來,感覺自己太卑微,人家可是學子。

李易眼中都一樣,非要讓他說哪個更好,他選工匠。

最尊重哪個,自然是老兵。

至於學四書五經的學子……嗬嗬!

一部分學子的家人也在,看上去很開心,住樓了,那麼大的房子。

現在養身體,適應環境,過幾天會被安排事情做。

“諸位仁兄,我這裡有些算學上的東西。下午除了教娃娃的人,其餘的跟我去教室。”

李易一點不客氣,直接說要教彆人數學。

學子們紛紛出聲道謝,科舉考試有專門數學的科目,叫明算。

隻不過有誌向的不願意考,他們就希望考進士,退一步考明經也行。

這兩個考上,能當大官。

下午,教室,李易在牆上貼了紙,拿毛筆寫。

第一堂課叫代數式。

一個‘X’給寫上,讀音也是那麼讀,李易實在是不知道用什麼來代替。

而且代替完,寫公式他就迷糊了。

“這個是未知數,一加一加X等於六,那麼X是多少?”李易耐心地灌輸X這個符號。

學子們聽,很容易就知道,四唄,李東主竟然出如此簡單的題。

李易看到上課學子的表情,明白他們在想什麼。

不過沒關係,簡單是吧?以後你們就知道了,有你們哭的時候。

一堂一個時辰的課,上到一半時,學子們開始認真了。

牆上的紙上出現了2X-5=X-1,問X是多少。

李易一步一步解,很慢,學子們皺眉,在努力適應新的表述方式。

等到一堂課上完,學子聚在一起研究。

李易去找工匠,製作黑板和粉筆,憑莊子現在的科技底蘊,兩樣東西都不是問題。

包括用毛氈和木板製作的黑板擦。

“這個黑板不好,吃粉筆灰,先將就兩天,弄出更好的,然後用濕抹布擦,問他們一下,哪種墨乾了以後不怕水。”

李易決定將來叫學子們也寫板書,粉筆寫正楷沒問題。

日子一天天過去,九月下旬。

士兵和美女樂隊走了,高力士親自過來帶走,說是陛下要看。

李易送給美女們一大堆醬油、腐乳、臭豆腐。

美女們已經知道這東西在莊子裡不值錢,平時她們就吃。

不過還是很高興,外麵價格高昂。

“現在我宣布,收螃蟹開始。”李易送走人,對著莊子上的人高興地喊。

螃蟹到季節了,林蛙還不行,要繼續等,然後做好林蛙冬眠的池子,明年就會有更多的林蛙。

這次莊子的人穿上背帶油布褲,戴著油布手套,拎筐下水捉螃蟹。

張家村子的和皇莊的人紛紛趕過來看,一隻隻被捉起來放到筐裡的螃蟹,在他們的眼中都是錢。

“明年我們也種。”張家村子的人倒是不嫉妒,卻同樣想賺錢。

“叫李東主留些螃蟹過冬,明年有小螃蟹咱們種。”

“今年一直在抓蛤蟆,然後賣錢,賺了很多,村子的日子好過了,明年養蛤蟆。”

“要不是李東主說要控製數量,我們賺到的更多。”

“傻呀,李東主說了,多了賣不上價,有人也抓了蛤蟆放在大醬裡燜,雖說味道不如我們村,可價錢低。”

張家村子的人邊看邊討論。

皇莊的人一個個也穿上了新衣服,他們賣汽鍋雞。

雖說大頭要交給上麵,但餘下的一分,能抵上往常一年的收入了。

李易看到一莊一村的人,滿滿的成就感。

明年蛤蟆是賣不上價了,不過明年可以有更多的蛤蟆,喂飼料,照樣收入不菲。

“至於給皇莊乾活的百姓,明年不能全賣錢,想辦法讓他們吃好、用好,不賣就不算收入。”

李易自語著,他要規避收入入賬問題,自己養自己吃還不行?

或者拿到這邊的莊子換日常用品,這不也是一種財富麼。

肉多的話冬天製作成熏肉,不會再過苦日子。

今天沒有了,謝謝大家的支持,鞠躬!明天繼續五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