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敕封(1 / 1)

而在劉協的心中也有了一個想法。

隻見他手一揮,一本書籍出現在了白後的麵前。

“你能否一瞬間查到這書籍裡的內容?並且完整記下?”劉協指著那本書,看著白後問道。

白後回過頭,隻是看了那書一眼。

“已經全部記下了,上麵是一部屬於你們世界的武道功法,叫做降龍十八掌。”白後隨後平靜的說道。

“很好。”

看著白後的回答,劉協臉上的笑容更為濃鬱了。

而他心中的想法也是有了雛形,如果實施得當,或者以後大漢將會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就軍功,武道秘籍,還有恩賞獎勵而言。

“你先入這瓷瓶吧,你姐姐的問題,朕會想辦法解決了。”劉協將手中的瓷瓶再次打開,對著白後說道。

“謝皇上。”白後溫柔的回了一聲,然後化作了一道白光,飛入了劉協手中的瓷瓶。

等到了白後進入了瓷瓶後。

百官驚訝的目光才稍稍的回緩過來。

“眾愛卿可還要本奏?”劉協大聲問道。

“啟奏皇上,此番出征異界,其世界內也是有不少為大漢出力的人傑,如今都在殿外,等候皇上召見,並且他們都有不俗能力,還望皇上能夠賜予恩待。”曹操恭敬啟奏道。

“如此,那便宣召他們入殿吧。”劉協一笑,自然沒有不允。

宋金世界,大將嶽飛。

琅琊世界,江左梅郎梅長蘇。

禁軍統領蒙摯。

這些都是一個世界的人傑翹楚,特彆是對於嶽飛,劉協倒想要一見。

“皇上有旨。”

“宣召嶽飛,梅長蘇,蒙摯,霓凰,入殿覲見。”

侯立在劉協身旁的內侍立刻大聲朝著殿外嘶喊道。

在大殿外。

四個人相視一眼,目光之中都帶著一種難掩飾的敬畏,還有忐忑。

在他們原本所屬的世界,他們都是一方人傑,一方翹楚。

但在大漢皇朝之下,他們卻算不得什麼,而如今他們將要麵見大漢皇朝之主,他們卻不得不敬,同時也很忐忑,因為他們的未來就在劉協的手中掌握。

平靜了心緒後。

四人各帶心情,緩步走入了大殿之中。

“臣等參見皇上,願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四人來到了殿宇中心,齊聲高呼道。

在他們投效了大漢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是屬於大漢之臣了,自然也是以臣子為自稱。

“平身吧。”

劉協微微一笑,目光在他們四人的身上掃過。

不得不說。

這四人也的確具備人傑擁有的無懼無畏。

“此番我大漢征戰,你等皆為我大漢立下大功,你們說吧,想要朕賞賜給你們什麼?”劉協看著四人笑道。

“啟奏皇上,臣不求賞賜,隻求皇上能夠收納微臣,為皇上效力,他日能夠出征異界,為大漢開疆擴土。”嶽飛想都沒想,單膝跪地請求道。

身為軍人,更是統帥一軍的大將。

自然是不甘心沉寂。

在大漢的主界內,一切安定,自然不會再有什麼戰事,唯有跟隨劉協一同出征異界才會有這等機會,他不想錯過。

“臣與嶽飛將軍一樣,懇請皇上收納微臣,為皇上效力,開疆擴土。”蒙摯,霓凰也沒有二話,直接出聲請求。

“臣並不是武將,但大漢對臣有恩,臣願意留在大漢,為大漢日後征戰出謀劃策,縱為一馬前卒,亦可。”梅長蘇雖為唯一的文臣,但抱負與前三人一樣。

“你們當真願意效忠於朕?將性命都交於朕?”

“要知道,如若真正接受了朕敕封給你們的官職,倘若背叛,你們可不僅僅是性命為代價了?”劉協凝視著四人,沉聲道。

如今的四人僅僅是投效了大漢,並沒有接受大漢的國運加持,所以也並沒有受到封官冊的節製,但一旦接受了國運,那如若背叛劉協,後果可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我們願意為皇上效力,永不背叛。”

四人異口同聲的道,顯然是下定了決心。

“好。”

“既如此,那朕就接受你們的投效。”

“嶽飛聽旨。”

“臣在。”

“朕封你為嶽家軍統帥,仍節製原本部兵馬,兵力為十萬。”

“臣領旨謝恩。”

“蒙摯聽旨。”

“臣在。”

“朕封你為禁軍副統領,與典韋一同掌管禁軍,護衛皇宮。”

“臣領旨謝恩。”

“霓凰聽旨。”

“臣在。”

“你雖為女流,但擁有男人也不能擁有的氣魄英姿,在琅琊世界之中,為我大漢建立大功,朕給予你繼續節製穆王軍之權,但隻能統兵十萬。”

“臣謝皇上恩典。”

“梅長蘇。”

“你為琅琊世界江左梅郎,雖喪失了武力,但智力超群,可為我大漢文臣之職,今朕封你為軍師將軍,與郭嘉一同掌管軍機謀略之事,為我大漢出征大軍出謀劃策。”

“臣梅長蘇,謝皇上隆恩。”

聽到劉協的敕封。

四人沒有一點怨言,反而是都有著強烈的激動之色。

特彆是嶽飛和霓凰。

他們萬萬沒想到劉協會賜予他們如此權柄,讓他們繼續統帥著舊部大軍,原本他們想著能夠成為大漢一小將就知足了。

但現在一看,遠遠不止啊。

而蒙摯原本就是為梁國禁軍統領,他生性憨厚,沒有幾分謀略,倒是與典韋一樣,正好一同執掌禁軍了。

至於梅長蘇。

不得不說。

劉協對於他是極為看重的。

軍師將軍,雖屬於文臣一列,但仍歸於軍隊之中,並且在戰爭之時,有著上將都無法違逆的權柄,因為他們隻聽令於劉協。

梅長蘇為軍師將軍,便是郭嘉的副手,可見權勢是多麼的大。

“國運加身。”

見四人欣然同意了官位,劉協一揮手。

封官冊出現。

四個人的名字直接錄入了這國運神器之中。

然後。

在劉協的周身,五道神獸的虛影出現,環繞於虛空之間。

“敕。”

劉協一聲旨意。

自五方國運神獸之上,釋放出了四道國運流光,向著接受敕封的四人落了過去。

大漢國運之力,皇朝之力,可不簡單。

可想而知。

四人得到後,必然在修為上有所大進。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