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天子門生(1 / 1)

“娘娘,隨我們來...”

宮女太監們將慕慕帶到百花閣。

百花閣很大,布置細膩,充分顯示著皇族的尊貴,一路上,遇到的所有宮女太監,見到慕慕,都會恭敬行禮,叫一聲娘娘。

慕慕隻感到心跳加速,好像皇帝的一句話,讓她一飛衝天,成為這後宮中的主人之一...

“他...”

“他剛才說,有時間來看我...”

慕慕突然想到,李祀最後說的話。

就在慕慕胡思亂想間,一位太監快步走了進來。

“娘娘,請隨我來。”

“太後要見你...”

太監的話剛落,慕慕徹底驚呆了。

她萬萬想不到,堂堂當朝太後,竟然要見她?

要知道,太後乃皇帝的生母,雖然沒有什麼官職加身,但卻是天下間最尊貴的女人...

太後常年居住在永安宮,哪怕朝中那些一品大員,也無緣得見,慕慕原本隻是禦花園的花匠,更加沒資格麵見太後。

但現在,太後點名要她去永安宮...

一時間,慕慕腦海一片空白,下意識的跟著太監,來到太後居住的地方。

永安宮。

太後坐在主座之上。

“你就是陛下新冊封的美人?”

太後仔細打量了慕慕一眼。

其實,以太後的身份,完全沒必要去見一位‘美人’...

但慕慕不一樣。

她可是皇帝第一位冊封的美人。

太後之前還在擔憂,皇帝似乎對納妃沒什麼興趣。

隻不過,因為選秀一事搞砸了,太後也不好意思再組織一次選秀。

隻能這麼乾著急。

但如今,皇帝竟然開始納妃了...

雖然隻是一個美人,不是貴妃之類。

但太後相信,這是個開始。

想到這,太後看慕慕愈發順眼起來。

如果不是慕慕,皇帝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才想到納妃...

“在哀家麵前,不用緊張,陛下既然冊封你為美人,以後,你跟哀家,就是一家人。”

太後和顏悅色道。

“慕美人,你服侍過陛下嗎?”

太後不動聲色的問了句。

“啟稟太後,我...我沒有...”

慕慕俏臉一紅。

太後所說的服侍,她當然知道什麼意思。

“沒有啊...”

太後有些失望,但也沒有表現出來。

“來人,教慕美人一些宮中常識。”

太後話音剛落,數位永安宮女官走了出來,將慕慕領了出去。

慕慕一開始還以為,太後口中的宮中常識,是一些禮儀...

但等到女官開始教導後,慕慕發現,這些常識,都是一些讓她麵紅耳燥的事情。

...

李祀返回長生殿,繼續開始批閱奏折。

作為皇帝,一定要勤政,這也是李祀給自己定下的底線。

就在李祀批閱奏折的時候,近侍太監走了進來,躬身道:“陛下,禮部尚書在殿外求見。”

“宣!”

禮部尚書進入長生殿:“見過陛下。”

“何事?”

李祀合上奏折,望向禮部尚書。

“啟稟陛下,科舉在即,請陛下選定主考官,主持本次科舉!”

禮部尚書恭敬道。

大唐科舉每年分期舉行,為大唐選舉大量人才。

然而,在李祀看來,大唐的科舉製度,有著極大程度的弊端。

大唐科舉製度,由主考官一手操辦。

這就導致了,這次科舉的所有考生,都被歸到了這位主考官門下。

這些考生,對外聲稱,是這位主考官的弟子。

由此,等到這些考生步入官場,自然被歸到了主考官的派係之中。

這樣一來,朝堂之上,自然無法避免的出現一些師門裙帶關係...

這些擁有師門關係的官員,在官場中相互拉幫結派,並且官官相護,將官場當做自家的私有地。

李祀端坐在龍椅寶座上,眉頭緊鎖。

他允許百官們之間相互爭鬥。

因為,沒有哪一位皇帝,希望看到,群臣們同仇敵愾,相親相愛。

但鬥爭的前提是,將大唐的利益放在最前麵。

而非為了自己的私利,拋棄大唐的利益。

例如大唐上任宰相元載,他借著皇帝對他的信任,在朝堂上做到一手遮天。

私底下收受賄賂,並且多次利用科舉考試主考官的身份,將無數考生拉倒他的派係之中。

時間一久,整個朝堂上,都是宰相的派係,宰相說什麼,那就是什麼。

至於皇帝...

皇帝的話沒有宰相重要。

李祀一臉陰沉。

雖然,當今朝堂,在他數次清洗之下,所謂的派係早就散了。

朝堂之上的群臣們人人自危,深怕皇帝的刀,下一刻落在自己身上,哪有什麼時間經營派係。

但李祀知道,朝堂上的派係根源,在於科舉製度。

隻要不改變科舉製度,派係的隱患,就永遠存在,總有死灰複燃的一天。

隻是,科舉製度,是為大唐提供人才,提供新鮮血液的製度,決然不能廢除。

那該如何解決派係之爭呢?

李祀突然想到宋朝的科舉製度。

宋朝的科舉製度,基本延續了大唐的科舉製度,隻是在某些細微之處進行了改變。

宋朝的科舉製度,沒有主考官。

考生們需要經過解試、省試和殿試。

解試由各地進行,通過解試的舉人,可以進京參加省試,通過省試後,所有考生,需要參加殿試。

殿試則是由皇帝親自主持,名次也是皇帝欽定,如此一來,最後通過殿試的進士,都是‘天子門生’,而非主考官的門生。

這樣一來,極大的加強了皇帝對朝堂官員的控製。

自此之後,朝堂官員,皆是天子門生,所謂的派係之爭,從根源上被瓦解了。

畢竟,大家都是皇帝的門下,屬於同一個派係,就算要爭,也是為了皇帝利益而爭。

“科舉製度啊...”

李祀站起身,心裡微微感慨。

“禮部尚書!”

李祀話鋒一轉。

“臣在!”

禮部尚書硬著頭皮道,自他提到主考官一事後,陛下就沒有說話過,這讓禮部尚書心裡揣測不安。

李祀沉吟了片刻,繼續說道:“傳朕旨意,今後科舉考試中,取消主考官製度,增加殿試一項,殿試由朕來親自主持!”

禮部尚書聽完,臉色微微一變。

“禮部尚書!”

李祀望著禮部尚書,開口說道:“你應該不會讓朕失望吧?”

“臣必然不負陛下厚望,臣定會第一時間,將陛下的旨意,貫徹在科舉考試中!”

禮部尚書頭冒冷汗,連忙說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