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不行,看眼神就是個凶的,我不要。”一個提籃的農婦搖頭,她蹲在攤前仔細打量,突然跟一隻白貓對上眼,白貓的毛灰撲撲的,個頭也瘦,跟那隻狸花大貓相比,它的眼神溫順許多。

“那隻白色的,對,我要那隻白貓。”婦人說。

小春紅解開栓在筐上的繩子,她拽著貓拖過去,說:“跟你主子回去,你好好逮耗子,她不會虧待你。”

“對,我們屯裡的地多,耗子也多,餓不著它。”婦人接過繩子。

柳芽兒揣著一遝褪色的舊布走過來,這是用洗爛的床罩剪的,一塊布正好能兜住一隻貓,方便貓主子帶貓回家。

“這是我們主家給小貓的嫁妝。”柳芽兒笑嘻嘻地說。

婦人笑了,她用布兜住貓,提著就走了。

又來個人,小春紅忙招呼說:“要不要聘貓?這些都是野貓,逮耗子的本事大。”

“多少錢聘一隻?”男人解下裝銅板的兜子,指著隋玉腳邊的兩隻大橘貓說:“我要那隻花嘴巴。”

“這兩隻有主了。”這是隋玉給趙小米留的。

男人收回目光,看了一圈,其他的貓體型都比不上那兩隻橘貓富態,他又看向隋玉,目光在呼呼大睡的兩隻橘貓身上打轉。

“那隻小貓,對,跟我這兩隻貓一個色的,這隻小貓是今年春天出生的,個頭小點,你逮回去好好養,入冬了就長肥了。”隋玉說。

男人勉為其難收下,往筐裡丟一把銅子,直接拎著貓走了。

這時一個一臉苦相的男人在攤前停下,小春紅詫異地看他一眼,遲疑地問:“要聘隻貓嗎?”

男人搖頭,但也不走。

青山察覺出不對勁,他丟下駱駝,走過來問:“乾什麼的?”

“我、我……你們是不是城北趙千戶家的人?”一臉苦相的男人開口,他看向隋玉,僵硬的臉上露出一個討好的笑,問:“玉掌櫃是吧?你們還要買奴仆嗎?”

隋玉站直了,這倒是巧了,她這兩天還犯愁要去哪兒給趙小米尋乾活的奴隸,牙行賣的人多是小孩,青壯年隻要有地就不會淪落到賣身的地步。而關內的奴隸販子估摸著明年秋天才會再來,那時候又太晚了。

隋玉交代小春紅守著攤子,她牽著兩隻貓,讓青山領著要賣身的男人去附近的巷子說話。

“你叫什麼名字?家住哪裡?怎麼想到要賣身?”隋玉問。

“我叫水生,住在西城門外的黑水屯,家中行二,我老爹老娘病得要死,看病掏空了家底,還欠了一屁股債,活不下去了,隻得賣身。”說著,水生忍不住抹眼淚,為了給老爹老娘看病,他媳婦跟他天天吵架,今年春天帶著孩子跑了,現在家裡窮得沒米下鍋不說,地裡的莊稼剛成熟,就被幾家債主分乾淨了,實在是活不下去了。偏偏老爹老娘越病越重,還咽不了氣,他狠不下心看老兩口餓死,隻能出此下策。

“你行二,也就是說還有兄弟了?”青山開口問

“老大跟老三都不管,還要挖土把兩個老家夥埋了……”水生歎一聲,“算了,各儘各的良心,我賣身還債,再給爹娘準備兩個薄棺,以後就不欠他們了。”

他是累極了,家裡汙糟糟的一攤爛事,他沒能力解決,不想再天天挨罵,他就生了逃離的念頭。

隋玉心想這是個真老實的,有氣隻會悶在心裡憋屈自己,連句大聲話都不敢說,小米買回去也不用擔心出什麼幺蛾子。

“醜話先說在前麵,我給你找個主家,往後你跟你的爹娘兄嫂可就沒什麼關係了,若是拿著主家的糧食回去接濟爹娘,那時候就是砍你一隻手,你也無處求公道。”隋玉說,“你再考慮考慮,我看你好像還有些猶豫。”

水生的確心有猶豫,他支吾道:“我回去問問我爹娘。”

隋玉聞言笑一聲,說:“行,我在西城門等你。”

他爹娘若是心疼他,這人絕不會走到妻離子散還背債的地步,他就是個糊塗蛋,這時候還去征詢他爹娘的意見,那就賣身養家唄。

隋玉跟青山招呼一聲,她牽著兩隻胖貓往西走。

野貓雖然怕人,但膽子不小,這倆又是貪吃的,每走一段路,隋玉就給它倆喂坨煮蛋,靠著兩個煮蛋吊著,一路順順利利牽到西城門。

“這個小阿嫂,這兩隻貓是在集市上逮的吧?還有沒有?”一個男人從城外跑進來,他路上聽人說城裡有送貓的,立馬急匆匆找來。

隋玉給他指路,說:“還剩七八隻,你快點去,晚了就沒有了。”

男人“哎”一聲,大步跑了。

隋玉找個陰涼地蹲下,她掰著煮蛋逗貓,一個放羊的小孩拽著羊過來,羊也不放了,就蹲在貓旁邊看貓吃食。

“它們真肥啊。”小孩忍不住伸手摸摸貓尾巴。

“你的羊也很肥。”隋玉說。

小孩點頭,說:“我天天找最嫩的草喂它們,等黃豆摘了,我去地裡撿黃豆喂它們。”

隋玉誇他有耐心又負責,小孩心裡美滋滋的,也不摸貓了,他坐她旁邊跟她講他是怎麼養羊的。

大概過了一盞茶的功夫,小孩說得口乾舌燥,水生出現在城門口,隋玉揮彆聊天搭子,牽著貓走過去。

“如何?”她問。

“說好了,我大哥拿了我的賣身錢會給老爹老娘看病養老。”水生渾身上下洋溢著輕鬆。

隋玉暗罵聲愚笨,她帶著人往小米的婆家走。

“帶戶籍了?”

“帶了,玉掌櫃,買我的人是誰?”

“趙千戶的妹妹,我小姑子。”隋玉想起黃家二老的為人以及水生的性子,提前叮囑道:“你是我小姑子掏錢買的,也是落在她名下,以後隻用聽她的話,她讓你去犁地,你不能去捆草,她讓你去地裡割草,你不能聽其他人的差使留在家裡曬草。”

水生應下。

到了黃家,大門從裡麵拴著,灶房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