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隻狼換三張羊皮和一張三尺長二尺寬的羊毛毯,甘大甘二將東西遞給隋玉,說:“也不知道有沒有賣虧。”

隋玉展開羊毛毯,編織的紋路粗糙,黑白兩色,不過圖案亮眼,很有異域特色,拿回敦煌或是送去長安不愁賣

“應該不虧。”隋玉將羊毛毯折放起來,說:“我們先轉一圈,跟人打聽打聽沿瞿在哪個方向,今天安頓下來先好好歇歇。”

“沿瞿”是過路客商在樓蘭入住的巷名,相當於敦煌的民巷。據說那個地方住的多是漢人,飲食起居習慣大致相同,除了生活便利外,還能雇傭沿瞿人充當翻譯。

日光大盛,勞作的人陸續從高築的黃土牆內走出來,趕羊的少女腳步輕盈地從窄巷出來,清脆的鈴鐺聲來自她拿的趕羊鞭,倏一抬頭,潔白的麵龐上臥著一雙湖綠色的眸子,棕褐色的長發用一塊淺綠色的頭巾裹著,很具有衝擊力的長相,但身上的粗布長襖和肥厚的褲子又讓隋玉生出些親切感,中原的衣著服飾已經進入關外百姓的生活。

羊群魚躍而出,為了不擋道,隋玉示意商隊後退,讓羊群先行。

趕羊的少女盯著商隊的人看了又看,隋玉、宋嫻和一乾女仆體態嬌小,跟甘大甘二等人相比瘦削低矮許多,在骨架大的樓蘭人麵前,差異更是明顯,故而她們雖然男人打扮,但也掩飾不了女人的身份。

“漢人商隊?”趕羊的少女口音怪異地吐露幾個字。

隋玉點頭,她開口打聽:“你可知道沿瞿在哪個方向?”

“你等等。”

風一樣的少女衝回窄巷,又鑽進那道高牆內,不多一會兒,她拽個個子稍矮的少年出來。姐弟倆用樓蘭語嘀咕幾句,弟弟持著趕羊鞭追羊群去了,姐姐走到商隊麵前。

“我領路,這,給我。”趕羊的少女指著駱駝馱的一個陶盆。

隋玉想了想,點頭答應了。

少女聞言一笑,她走在前麵,招手示意商隊跟上。

樓蘭城郭厚重,牆壁厚有半臂長,門洞直接開在牆上,越過門洞往裡看,昏沉沉的,裡麵或許還藏著九曲十八彎。外城的巷道也如此,民居分布如迷宮,巷道裡零散地坐著擺攤的小販。隋玉驚訝地發現,中原的紡織技術也傳了過來,樓蘭婦人手持紡錘編織羊毛毯,年幼的小孩也不得閒,捋著羊毛搓繩。

見有商隊過來,沿途的小販紛紛展示自家的羊毛毯,大的小的,純白的、純黑的、黑白交織的、或是金紅色織著動物圖案的……炫目多彩,讓人看花了眼。

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會漢話,張順挨著攤位問價,一一將價位記下對比。

前方出現一道城郭,趕羊的少女左右看看,她快步鑽進一個門洞沒影了。

隋玉跟宋嫻對視一眼,其餘人也心生警惕,就在隋玉猶豫著要離開時,趕羊的少女領著一個漢人長相的婦人出來。

“這是今年過來的頭一個商隊,看著麵生啊,之前沒來過鄯善國?”婦人問。

隋玉注意到,婦人提及鄯善國時,趕羊的少女麵上浮出幾分不高興,樓蘭在歸順大漢後被改名鄯善,看來當地的人如今仍有幾分不服。

“是,頭一次來鄯善國,之前聽秦文山秦當家和魏傳書魏當家說起路過鄯善國必住沿瞿,此行我們就過來了。”隋玉開口。

張順從駱駝背上取下一個陶盆,如約遞給趕羊的少女。

少女麵上浮現笑意,掂著陶盆裡裡外外檢查仔細,確實沒有裂隙,她頂著陶盆高高興興走了。

隋玉帶著商隊也走進那個門洞,婦人見她跟好幾個商隊好似挺熟悉的樣子,出言打聽隋玉跟那些商隊是什麼關係。

“我在敦煌開了幾間客舍,東來西往的商隊近幾年大多住在我那裡。”隋玉笑笑,說:“我倆還是同行。”

婦人這下明白了,說:“我這裡還住了兩個商隊,不知道你認不認識。今早剛離開一個商隊,我收拾收拾,然後你們住進去。對了,你們住多久?”

“最多留十天。”

正說著,穿過二道門洞,昏暗的光線退去,一個灑滿陽光的巷道進入視線,巷道兩旁是連在一起的房屋,屋門低矮,土牆斑駁,一片土黃之色,唯有門前栽種的葡萄藤泛著點點綠意。

“蓮嫂,又來商隊了?”一個男人從門洞裡出來。

隋玉見到人驚喜出聲:“秦當家?”

“玉掌櫃?”秦文山比她更驚訝,“你這是……你怎麼會在這裡?”

屋裡的人聽到聲走出來,都是熟悉的人,隋玉讓其他人卸貨,她走過去說話。

“你們去年二月底離開敦煌出關之後,隔了一個月,我就跟宋當家一起入關了,去長安和太原買了些貨,今年出關走一趟。”隋玉簡略地解釋。

婦人站在一旁看著,見隋玉真跟秦文山這個商隊的人認識,她如實說:“既然是熟人,你跟他們給一樣的房錢,一間房一晚二錢。”

比中原的房錢貴,不過隋玉不敢有意見,她看宋嫻一眼,宋嫻去安排住宿。

“中原的銅板在這裡也能用啊?”隋玉問。

“能用,這裡的人可以用銅板來買我們手上的貨。”秦文山解釋。

“那這裡的本地人買東西用什麼?以物易物?”隋玉問。

“有他們自己的錢幣,貝錢、馬錢,還有其他國家的錢幣。”秦文山樂於解答她的疑問,又說:“樓蘭就像敦煌一樣,東來西往的商旅、使團都要經過這裡,人多了,幣種也多,還有各國的話種。”

“我們跟著兩個商隊過來的,進入樓蘭之前,他們告誡我們樓蘭國的人不好相處,讓我們少跟當地人打交道。”隋玉小聲說。

秦文山點頭,說:“人多矛盾就多,你們隻做買賣,不要跟這裡的人有過多來往。”

隋玉明白了,她問秦文山的商隊什麼時候走。

“再過五天,五天後拿到羊毛毯,我們就動身。”

隋玉衝張順招手,“搬一壇酒來。”

“這是

我們去年去太原郡買的桑酒,你們在關外飄蕩一年了,嘗嘗家鄉的味道。”隋玉言笑晏晏,緊接著說:“五天後能否帶我們去幫你們取貨?”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