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廚收拾妥當後,天色已昏,荒野中格外安靜,除了水聲、風聲,就是牲畜圈裡豬崽子哼唧的聲音。

隋玉從第三進客舍裡走出來,站在西側門往西看,一小群駱駝繞著河邊悠閒踱步,大公羊趴在一處土堆上閒望。人遷移出城,家裡的牲畜也跟著遷了過來,這邊地界寬廣,駱駝和羊不用再關在圈裡,隨便它們四處走動。

“三嫂,你來看看。”趙小米高聲喊。

鍋裡正在燉老母雞湯,趙小米興致高,今晚是她掌勺做飯,但在下乾菜的時候猶豫了,擔心雞肉燉得火候不夠。

隋玉走進去扇開白煙,挾一塊兒雞肉嘗嘗,說:“還得再燉一會兒,老母雞養的年數長了,肉柴。而且你三哥回來的晚,乾菜下鍋早了燉爛了。”

“那我抽點柴,火燒小點,彆把雞湯燉乾了。”趙小米吸了吸鼻子,說:“老母雞燉湯就是香。”

貓官一個躍身躥進來,看見隋玉的嘴巴在動,它立馬喵喵叫討食吃。

“是殷婆過來了,我去幫忙收拾床榻。”雞肉丟給貓官,隋玉放下筷子出門。

城內房子裡的褥子墊子和箱籠都挑了過來,隋玉去收拾她自己的房,泥榻已經乾了,榻上鋪稿卷,稿卷上鋪墊子,墊子上再鋪床單,隋玉坐上去試了試,還可以,不算太硬,不硌人。

不過泥榻太長,床單蓋不住,漏出來的半截剛好用來堆放衣箱和錢箱。

天上最後一抹晚霞消散,客舍裡徹底暗了下來,隋玉推開門走出來,喊上隋良一起去看豬崽子。

甘大甘二正在趕駱駝和羊進圈,小黑聽見他們的聲音,站起來要吃的,一窩九個黑豬崽子睡在草窩裡隻能模糊看出形狀。

“明天也放它們出來,天亮放出來,天黑趕進圈。”隋玉交代。

甘大應好,說:“這邊有水有草,豬羊駱駝吃食不用我跟甘二多操心,往後我們還能做其他的事。”

“其他的事以後再說,接下來要忙秋收了,你倆先顧著地裡的活兒,運糧運草用沒揣崽子的駱駝,帶崽的母駱駝也帶去,先不讓它乾活,讓它跟著學學。”隋玉說。

甘大甘二應好。

“三嫂,我準備蒸飯了啊。”趙小米在西廚那邊高聲喊。

趙西平也快回來了,隋玉牽著隋良往西廚那邊走。

西廚距牲畜圈頗遠,足有十丈,走過去足要半盞茶的功夫,隋玉跟隋良進灶房沒多久,外麵響起駱駝跑動的聲音,是趙西平回來了。

“人在這兒,過來吃飯,就等你了。”隋玉喊。

灶房裡熱,一家人端菜端飯坐飯堂裡吃,每間飯堂擺了五套桌椅,殷婆子母子三人一桌,隋玉一家四口坐一桌。

“今年讓爹娘和兄嫂來這邊過年,這邊有吃的有住的,灶裡的火不滅,挨著灶房的倉房估計就暖和。”隋玉喝口雞湯,繼續說:“你看是這幾天你回去一趟,還是捎信回去,也就這幾天是清閒的,等我這邊忙了,家裡離不開你。”

趙西平吐掉雞骨頭,他思索著說:“一來一回,在路上要耽誤上十天,不太劃算,還是捎信回去好了,我讓他們把地裡的農活兒忙完了就過來,正好過來幫幫忙。”

隋玉看向趙小米,問:“你要回去嗎?”

趙小米搖頭,“我等爹娘過來,就不回去了。”

“爹娘他們過來幫忙,我給他們開工錢。”隋玉把話說明,“我們沒幫過兄嫂,贍養爹娘也沒讓我們操心,沒有讓他們白給我做工的理。”

“我三嫂一向明事理。”趙小米嘻笑一聲。

隋玉哈哈一笑,捧一句:“我小姑子眼明心亮。”

趙西平嫌棄地瞥一眼,他看向隋良,又默默收回視線。

隋良暗鬆一口氣,他以為他也要誇一句呢。

飯後,殷婆子收拾灶台,甘大甘二給豬煮食,隋玉一乾人繼續去擼蘆花填充褥子。

“明天會來生意嗎?”趙小米犯愁。

“我打算去玉門關待幾天。”隋玉跟趙西平說,“不久待,雇個可靠的人在玉門關跟進關的商隊多宣傳宣傳,讓客商知道敦煌新建了個大客舍才好。”

“我明天去找黃安成,讓他跟進城的商隊說一聲就行。”趙西平不放心她離開好幾天,勸說道:“除卻十月底到十一月中旬這段時間進關的,在這之前,商隊不會在玉門關久留,能往東走就往東走,今年多走一截,明年開春能早點回關中。”

“那我十月底再去玉門關一趟。”隋玉說。

趙西平這次沒阻攔,等下雪了,校場那邊的早訓和晚訓估摸著也停了。

……

隔天,早訓結束的時候,趙西平找到黃安成,他剛開口,黃安成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今年我大哥一家要過來,我家住不下,到時候讓他們兩口子帶著孩子住你那邊去。”黃安成說。

“行,啥時候過來?我讓隋玉留個清淨的屋。”

“估計是年底才來,我也不清楚,上個月接到信說今年糧食減產,糧稅一交,剩下的糧不夠糊口了。言外之意想過來看看,大概也想搬到敦煌來。”黃安成歎氣,“過來也好,我爹娘早死,我跟著大哥大嫂過了五六年,如今我在這邊站穩腳跟了,他們搬過來,我們兄弟倆也能有個照應。”

“那倒也是,在這邊種地雖說發不了財,想餓死也難。”趙西平說。

“還是朝廷政令好,一直照顧著西北。”黃安成笑笑,他見天色不早了,說:“不聊了,我要去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