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皇宮中的趙昀輕鬆了很多,自從襄陽呈不斷運來韃子的頭顱,並且將頭顱築成京觀之後。
如同雪花一般彈劾天人和那位襄陽城城主的奏折就不再飛往皇宮。
無論自詡多麼高貴的文人大臣,當親眼在臨安城外看了一眼呢,足足十萬顆頭顱堆砌的京觀之後,都默然無語,不敢開口。
感覺到了深深的震怖,真武蕩魔大帝的名聲真正的開始在臨安城,乃至整個天下傳播。
這個名字足以止小兒夜啼,甚至很多人給他取了另一個名字,在世閻羅。
因為這樣恐怖的威懾,關於軍隊的改革悄無聲息的進行,原本沸反盈天的文人大臣們相繼失聲,每一次有人反對,大宋皇帝趙昀也不多說,直接把反對的人帶到京觀麵前。
最開始數千顆頭顱還不是多麼震撼,而隨著蒙古韃子的頭顱越堆越多,膽魄再雄壯的文人到那裡呆久了都覺得一股陰氣直衝腦門,這樣恐怖的震懾之下,反對之聲大大減少。
在邊關有功的將士官職一點點的提升,得到的田地和賦稅方麵的優待也沒有人抗議。
觸動了那些文人大臣的利益,那些文人大臣也不再向死了爹娘一樣哭天搶地,反而默默的允許了這樣的行為。
因為有文官死了。
派去襄陽城將軍的那位文官原本意氣風發,擊敗了重重的競爭對手之後,想要獲得輝煌的戰果,在身上鍍上一層金。
結果沒過幾日,那位文官的頭顱就被送回了臨安城,是那位降世天人親手砍下的,用石灰醃熟了,帶到大宋朝堂之上,在早朝的時候傳閱諸位文官。
當時早朝之上,朝廷袞袞諸公全都駭然變色。
大宋立國的鐵律被打破,那位派去監軍的可是正二品的文官,可是就這麼毫無聲息的死去,極大的震懾了朝廷,震懾了這群自認為天下第一的文人。
京城的茶樓酒肆之中無人不再談論,相比於文人們的慘淡,京城那些被貶低的不入流的人反而議論的熱火朝天。
來福酒樓這些天生意越發的紅火,讓酒店的掌櫃身體越發的圓潤。
他悠閒的站在櫃台,聽著個個客人們談論。
而今天下議論最多的,毫無疑問是那位降世天人,京城外的京觀每日都有人前去參觀。
最開始,從來沒有接觸過如此恐怖景象的大宋子民全都駭然變色。
但隨著曾經一些在邊關服役的兵士在那堆京觀麵前泣不成聲,放聲大笑而後又大哭之後,無數遊走於邊關的行商在那裡燒香拜佛,禮敬真武蕩魔大帝。
曾經在邊關呆過的大宋子民全都在那裡燒香,無數人哀嚎著哭泣著,對那位臨安城談之而色變的真武蕩魔大帝無比的敬仰和欽佩。
他們哭泣著念叨著曾經在邊關的經曆,曾經豬狗不如被蒙古大軍驅趕經曆。
從那時候開始,整個京城的風向就漸漸開始(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