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路沿著一條狹窄的山道,往小村的方向走去。
轉過山頭,眼前豁然開朗。
山穀內的土地被整飭得極為平整,此時入秋,麥田金穗垂垂,迎風蕩起一片麥浪。
麥田中,六七個農人正收割糧食。遠端房舍儼然,碧池成片,修竹與桑林延伸於房前屋後。
路之兩旁,左側竹林,右側麥田。
竹林外,古道旁,豎立一座竹子方亭。
亭旁有一道流水潺潺的小溪.隔岸溪旁是一座隨水彎曲的小崗,景色清優雅。
橫眉上斧刻刀削一般寫著兩個大字“儒林”。
清風徐來,竹葉沙沙,溪水潺潺,令人精神颯爽,之前身體上的疲累和精神上的燥火,刹那煙消雲散,身心一時俱輕。
好一片山野村色。
眾人深吸一口氣,俱都放鬆下來。
如此令人悠然忘返的田野美景,令人慵懶下來,實在提不起廝殺興趣,很難讓人相信這樣的環境裡會有著大煞風景的陰謀詭計。
孫坤在竹亭內坐了下來,接著又倒在椅子上,嗬嗬笑道:“這裡舒服,嚴靜流竟然找了這麼個好地方,難怪不願踏足江湖。”
“儒林。”封清岩看著橫眉,淡淡道:“以竹林為儒林,足見嚴大家胸襟。”
“二師伯,不過是片林子,何以見人胸襟?”陸雲明詫異問道。
封清岩嗬嗬一笑,轉頭看向孫克儉,道:“這裡有位儒學大師,你有這樣的問題,何不虛心請教?”
陸雲明連忙深拱一禮。
孫克儉麵帶和煦微笑,拍了拍陸雲明的小腦袋,答道:“儒家所學,首在修身,之後便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前者為內聖,後者為外王。而內聖之道,說白了就是讓儒門學子成為一個君子。竹,便是君子。”
眾小發出“噢”的一聲,但追尋的目光依舊緊盯著孫克儉。
孫克儉接著道:“竹有七德:
身形挺直,寧折不彎;是曰正直。
雖有竹節,卻不止步;是曰奮進。
外直中空,襟懷若穀;是曰虛懷。
有花不開,素麵朝天;是曰質樸。
超然獨立,頂天立地;是曰卓爾。
雖曰卓爾,卻不似鬆;是曰善群。
載文傳世,任勞任怨;是曰擔當。
有此七德,故為‘君子’。這也是嚴靜流畢生寫照。”
眾人聞聽,儘皆拜服。
陸雲萱晃蕩著小腦袋,道:“看來這嚴大家倒是不錯,可惜他不會教徒弟,不但儒林學院一片歪風邪氣,就連他親自教出來的徒弟,也是混賬一個。”
“雲萱。”賀清竹輕聲嗬斥,“不得無禮。”
陸雲萱歪了歪腦袋,低聲嘀咕了句“本來就是嘛”。
孫克儉歎息一聲,道:“我所認識的嚴靜流,絕非如此低能之輩,但現實卻是令人失望,希望這次見麵,能了解一下根究吧。”
這時,小崗之後,傳來一陣悠揚的笛聲。
叮鈴鈴,牛蹄踏踏,鈴鐺清脆,(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