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那個身材魁梧的中年漢子才站出來說話,四周抱拳一拱手,隻是這少見的魁偉身材便惹來一陣的叫好聲。
“諸列位父老鄉親,我們一家老小新來乍到、初踏寶地,難免有禮節不周、拜訪不到的地方,好在這裡父老鄉親俱是菩薩一樣的心腸,也不會有人怪罪我們。我們一家子到這,上借天時,下借地利,中借人和,眾位捧捧場,緊緊手,扔個一文兩文的就把我們一家子成全了,若是沒有銀錢的,有菜的給菜,有糧得給糧,我們一家子不挑性,隻要能夠個嚼咕就成!如果您手頭實在不夠富裕,儘管站著看,這叫有錢的捧個錢緣,沒錢的捧個人場。不過您可瞅仔細嘍,包子、饅頭、玉米棒子什麼的,可彆往兄弟的腦門子上扔……”
此話一出,自引起一陣大笑。鄉民們淳樸,生活樸實,小農經濟之下,向來自給自足,銀錢向來不多。不過這一家子倒也有意思,隻要能用得上的,什麼東西都行。
“廢話不多說,爺們先在這給諸位老少爺們表現一趟‘舞幡’!請了——”
話音一落,隻見這個大漢單手一扶那高有四五丈的大幡,往下一蹲,另一手一托幡底,這根看起來不下百十斤沉重的大幡,“呼”地一下,便離地起身了。
好——
真是好力氣。
青陽鎮附近的鄉民們哪裡見過這等陣勢的表演,隻覺得分外的精彩,叫好聲不絕於耳。
那大漢將那大幡,用手托,手指接,額頭接,兩肩輪流換抬,接著又表演那“天王托塔”、“金雞獨立”、“懷中抱月”等等雄姿,特彆是中幡落到額頭上,又突然滑到後腰時,他一個“獅王”滾繡球,大幡和人同立如鐘,一杆百十斤重的大幡被那大漢的手上玩得輕快自如……
四周鄉民們拍紅了手掌、喊啞了喉嚨,這場表演精彩絕倫,讓這一方審美閉塞的鄉民們大飽眼福,狂呼過癮。
大漢表演完畢,將那大幡單手一拋,帶起一陣風聲飛向人群,引來一片的驚叫之聲。但大幡尚未落地,隻見人影一閃,旁邊一直默不作聲的那個少年,已然奔了過來,雙手輕輕一接,借勢一轉,舉重若輕地將大幡穩穩立在了一旁。
鄉民們先是一愣,繼而又轟然爆起一陣的叫好聲。
壯碩大漢哈哈一樂,四處作揖,朝後邊喚道:“丫頭,到叔叔大爺們跟前轉一圈,討個賞!”
之前表演雙刀的小丫頭,俏生生地奔了出去,手上倒托著銅鑼,一臉甜甜地笑意,嘴裡叔叔大爺叫個不停,果然有那高興的鄉民將手頭的東西放了過去,雜七雜八地擺滿了整整一銅鑼的東西。
有錢的,丟上幾個大子;沒錢的,給的就亂套了,什麼燒餅、白菜、野果的,亂七八糟……竟然還有一位打鐵的,在上邊擺了一把亮閃閃、新打磨的菜刀(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