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謝謝你們。
這話聽著怎麼感覺像是反話,也沒有人敢多言應聲。
以前的朝議都是大臣們說的多,現在都是皇帝在說話。
這是擋住了諫言之路嗎?
並不是!
是因為朝議不再是議事做決策的地方……
接下來關寧不再像開始那般言辭冰冷,儘是問責,不顯隆恩,氣氛也緩和了許多。
他說的倒也是實話。
這五年來,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外征戰,朝廷地方也沒出什麼大亂,這已經很不容易了。
這說明,目前的機構改革能經得起考驗。
地方府衙官員的設置也逐漸完善,以縣為例,隻有縣令縣丞,另有主簿等等佐官。
首發網址26ks
縣令獨大,被稱為縣太爺。
後來地方對應朝廷部設房,這房郎中也是有品級的官員,各司其職,各行其是。
隻是有的縣太小,人口很少,事務很少,有官員兼任數職,但比原來更為具體。
層層管控,一級高於一級,最終到部,又到了內。
這種嚴明的體製可保證中央集權不被分散。
皇帝隻需控製內即可。
內大臣的權力似很大,實則也被分散了,每個人都有職權有分工,即使是內首輔也做不到真正大權在握。
在他之下還有次輔,還有諸位內大臣。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在關寧離京期間,真正主事的並非內,而是大寧永寧皇後。
是她臨時代替了關寧的身份,才保證在此期間沒有出現亂子……
真的把所有權力都給了內,那要皇帝乾什麼?
關寧是現代人,但穿越到了古代就要有“入鄉隨俗”的心理。
他喜歡古代。
要不怎麼能有這麼多嬪妃。
皇帝必須要一言九鼎,必須要唯我獨尊。
誰敢觸碰這條底線,誰就去死。
關寧言辭緩和,也開始有了讚揚,有些人是要整治,但不是現在。
等到考成法推行開來,這些人自然逃不脫。
我一個皇帝都在外拚殺,九死一生,你們還想舒舒服服的享受?
送你兩個字。
做夢!
氣氛開始緩和,關寧也開始讚揚起來。
不得不說有的地方做的確實不錯,大部分人還是不錯的……
能取得這樣的勝利,是共同努力的結果。
官民一心,同心協力。
關寧著重提了這個字,朝臣們也活躍了起來。
這次朝議不需要諫言,算是一次見麵會。
他雖然離京日久,但各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