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段瓚的消息
秦家莊山頂院子,房內。
秦懷道將傳旨太監送走後,一個人靜靜地坐著思考,案台上擺放著兩道聖旨,一道是嚴打長安城內大小幫會的,有了這道聖旨,行動就合理合法,無人敢跳出來反對,另一道是擔任明經科主考官的聖旨。
讓一名漢王做主考官,上去朝廷對這一科很重視,但明眼人都知道這裡麵有問題,李二打的好算盤啊。
“咄咄咄!”
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傳來,緊接著,李雪雁端著一碗湯進來:“郎君,剛熬好的參湯,喝點補補身子。”
秦懷道沒心情,示意放下。
李雪雁也不強求,放下後眼神瞥了眼聖旨,輕笑道:“郎君,聖上這是將您架在火山烤啊,打擊大小幫會能獲得免費勞工,對咱們有利,這差事能乾,但主考官可不同,郎君根子上是武勳,武勳監考文臣,肯定引來不服,聖上這是故意將郎君放在天下文臣對立麵。”
“他還是怕我造反,一旦和天下文臣對立,就沒人擁護造反,當然,這隻是表層用意,還有深沉用意,是想借我之手敲打天下世家,同時讓我得罪了天下世家,就算將來真的造反也沒世家追隨,他就可以高枕無憂。”
“這算計好深。”李雪雁抱怨一句,但畢竟是自己族中長輩,不好說太多,岔開話題道:“漢州飛鴿傳來消息,派去的工匠已經抵達七屯。”
“太好了,等他們燒製出磚頭、水泥、石灰,就能修路建房,告訴他們,過段時間會有一大批商隊過去考察,準備大量牛羊戰馬交易,不夠就去搶突厥的,讓羅通提前做好接待。”
記住網址26ks
李雪雁答應一聲,笑道:“這兩天應該對弩支部落發起進攻了,隻要拿下弩支,典合肯定不戰而降,兩大部落不缺牛羊戰馬吧?”
“還不夠,這次過去的商隊人數龐大,會運去大批生活物資,牛羊戰馬少了不夠兌換,而且,隻有數量足夠多,價格足夠實惠,利潤足夠大,那些商賈才會動心,繼續跑這條商路,漢州發展才會快。”
“也是,我這便去傳信,對了,你不是說漢州三地建造學院嗎?父親找了一批落魄學子,家中困難,需要錢財,已無心科舉,但能力都不差,隻要安排住宿,俸祿足夠,應該都願意去。”
“告訴你父親,一人一棟院子,院子和秦家莊的一樣,隻要乾滿五年院子就是他們的,至於俸祿,是長安城私塾博士俸祿的三倍。”
“郎君這是大手,這麼好條件足夠吸引大家了。”李雪雁笑道,兩人說了一會兒話,李雪雁催秦懷道喝完參湯後款款離開。
秦懷道心情好了不少,將聖旨收起,既然李二想將自己架在火上烤,那就陪他們好好玩玩,誰笑到最後。
誰說主考官必須得精通儒學經義?
不懂就不能出題了?
一個個念頭在腦海中閃過。
秦懷道確實不精通儒學精義,但也不是一無所知,起碼清楚儒學不同於其他學說的地方,那就是儒學主張以仁政治國,行德治,禮治。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國家想要長治久安,國富民強,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人口、疆域和耕地,《易傳》指出,君王要守住王位,必須要以仁政治國,護百姓,增強百姓對帝國的凝聚力,須有廣大耕地產糧,充足財物養活百姓,使百姓無憂。
禮治就是提倡“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強調服從和表率,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用以規範人倫關係和行為準則。
這些主張對不對?
肯定對!
君王行仁政沒毛病,三綱五常也沒錯,但是最好嗎?
顯然不是!
儒學是道德標準,是綱常倫理,教會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但以此治國就太過於理想化,畢竟人性複雜,人心險惡,用一套道德標準去約束世人、勸誡教化顯然不夠,菩薩心腸,還得霹靂手段。
最好的治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