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甘露殿。
早朝過後,李二召見一乾重臣商議江南水災應對之策,雖然晉王李治已經過去有些時間,但毫無進展不說,還損失大批賑災糧草,換個人早砍腦袋,但晉王是李二選定的接班人,自然不同。
龍榻上,李二眼中精光閃爍:“江南水災愈演愈烈,匪患猖獗,更是給江南百姓火上添油,都說說吧。”
大家沉默以對,不是不知道說什麼,還是不敢說。
蒙著良心說好話都做不出,但實事求是又打晉王的臉,乾脆不說。
場麵頓時有些尷尬,李二著低頭不語的眾臣,猛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心腹大臣開始有意疏離自己,這是從何開始的?
如果不加以扭轉,就真成了孤家寡人,沒人幫忙,這朝廷豈不停止運轉?
想到這兒李二不由驚出一身冷汗,做帝王可以孤家寡人,但大臣們絕不能離心離德,趕緊和聲說道:“大家不要有什麼顧慮,想到什麼就說,玄齡,你先說,這江南水災該如何應對?”
房玄齡見躲不過,往前一步,沉聲說道:“聖上,前些天朝廷賑災糧草被劫,臣建議朝廷再調一軍押送一批糧草過去,將糧草交付於晉王後,專司剿匪事宜。”
李治是江南水災負責人,房玄齡也不好派人取締,但李治不懂軍務,必須派一員大將過去剿匪。
李二聽懂了背後潛台詞,想了想,問道:“玄齡老成謀國之論,除此之外,可還有其他建議?”
記住網址26ks
“可傳旨江南各州郡,嚴令哄抬糧價,違反者炒家充公,糧食拿去救災,各地糧倉打開,設粥棚以救百姓,鼓勵世家、富商募捐,以充賑災糧草之不足。”
李二點頭沉思。
眾臣小聲議論起來。
這時,王德急匆匆進來:“聖上,兵部尚牛將軍求見。”
“宣!”
侯君集造反,兵部尚之位空懸,牛進達因平亂有功,被提拔為兵部尚,邁著大步匆匆進來,行禮後說道:“聖上,江南急報。”
“說!”
“遵旨。”
牛進達沉聲說道:“五日前,有匪徒襲擊護國公商隊,尉遲寶林為掩護貨車撤離死戰不退,身中箭,恰巧晉王一行經過,殺退匪徒,程處亮和尉遲寶琪兩位將軍建議趁機追殺,剿滅匪患,晉王不許,兩位將軍一怒之下辭職不乾,帶著尉遲寶林返回長安,正在路上,尉遲寶林生死不明。”
“什麼?”李二大吃一驚,彆人也就算了,尉遲寶林可是尉遲恭的嫡長子,尉遲恭是自己最信任的大將,海匪都殺退了居然不趁機剿滅,立功的同時給尉遲寶林報仇雪恨,他怎麼想的?
尉遲恭知道了又會如何想?
簡直混賬,來真有必要換一命名懂軍務的人過去了。
李靖目光一冷:“海匪已潰散,大好時機為何不追殺?”
“這……”
牛進達猶豫了一下,硬著頭皮說道:“李子雄老將軍擔心調虎離山,建議不要追擊,參軍司馬盧承慶也讚同。”
李子雄是趙郡李氏的當代族長,盧承慶是範陽盧氏的族長,五姓七望沒了崔氏、王氏和鄭氏,李二打算拉攏趙郡李氏為己所用,也給範陽盧氏一個機會,範陽盧氏是擔心步入其他三族後塵,求之不得。
趙郡李氏是覺得家族一飛衝天的機會來了,隱居多年的老族長親自出馬。
打壓,拉攏,帝王手段,無可厚非,這兩人也確實有才,但李二沒想到兩人居然反對追擊,這背後意思就耐人尋味了。
大臣們也品出不同的意味,都沉默不語。
李靖鐵青著臉,最恨這種置朝廷利益於不顧之舉,但一想到這背後牽扯太大,將怒火忍住,不再多問。
牛進達見氣氛有些壓抑,但還是硬著頭皮繼續說道:“聖上,還有一事。”
“說!”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