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後。
多吉回來了,風塵仆仆,皮甲上滿是血汙,精神卻特彆好,秦懷道在王宮一處偏殿接見對方,一番寒暄後,多吉這才知道對方就是率五千兵馬打敗高句麗的護國公,當初聽到這個消息不以為然,覺得唐人誇誇其談,這一刻卻信了。
一萬人從天而降,一夜之間拿下邏些城,之後擋住論欽陵和丹增兩次十萬大軍攻城,將吐蕃拿捏的死死的,這樣的人堪比神仙,吐蕃都敗了,拿下高句麗算什麼,高句麗能跟偉大的吐蕃比?
多吉暗自慶幸自己的選擇。
秦懷道報出名號隻是出於尊重,方便交談,沒想到自己的名號傳到吐蕃,更沒想到影響多吉的心思,直言問道:“多吉將軍,有勞你追擊丹增,戰果如何?”
“回大人,丹增已被斬殺,其軍隊傷亡過半,餘者投降,還請大人定奪。”
“貴軍傷亡如何?”秦懷道追問道。
“近萬人。”多吉有些不好意思了。
追殺一支沒有士氣,沒有戰意的隊伍居然損失近萬人,確實有些丟臉,秦懷道迅速盤算起來,丹增四萬多人,投降一半也有兩萬左右,不如補充給多吉以示誠意,反正已經在多吉手上,讓其吐出來也難,而且,這麼做不近人情,會動搖吐蕃各路軍馬的投誠心思。
不過,如此一來多吉的軍隊就有萬,這麼大一支隊伍留在邏些城附近太危險,也沒有足夠的糧食喂養。
心念閃過,秦懷道直言問道:“多吉將軍向往唐國之心本大人已經知悉,甚是歡喜,一定會如實稟告聖上,替將軍請功,丹增投誠兵馬就歸於將軍名下吧,接下來多吉將軍有何打算?”
首發網址26ks
“謝大人。”多吉大喜,雖然俘虜不想交,亂世誰不想多些兵馬?但主動給是另一回事,心中大定,想了想,說道:“大人,本將其實最大的心願就是去唐國做一富家翁,逍遙自在。”
“哈哈哈,這個想法倒是和本大人不謀而合。”秦懷道笑道,當然不可能真以為對方就是這麼想,不過是以退為進的手段罷了,想了想,問道:“北方軍還有十萬,不知這支大軍是何態度?”
多吉趕緊說道:“回大人,北方軍剩餘十萬歸老將彭措統領,彭措將軍兵如子,不參與政事,以守土為己任,曆來隻要對百姓好的事就支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必能來投。”
“純粹的軍人嗎?”秦懷道有些吃驚,這個時代還有這種人,倒是難得,這種人說難對付還真難,但說容易也容易,隻要對吐蕃百姓好就不會反對。
很快,秦懷道有了想法,但沒有點破,追問道:“多吉將軍,西方隻有五萬大軍,本大人擔心天竺趁機起兵入侵吐蕃,還請將軍率兵回去,你意如何?”
“謹遵大人號令。”多吉滿口答應下來,心裡麵也清楚幾萬大軍留在邏些城容易引起猜忌,非常時期,如果不服從同樣容易引起誤會。
秦懷道見多吉很上道,補充道:“多吉將軍遠道而來,功不可沒,一應繳獲全部帶走,本大人再送五十萬貫充作軍餉,多吉將軍有何困難?”
“多謝大人賞賜。”多吉大喜,有了五十萬貫做軍餉,就能給大軍一個交代,穩住軍心,想到西方軍困難,臉色一黯,如實說道:“西方苦寒,人煙稀少,最缺的還是糧食,如能解決,感激不儘。”
“吐蕃情況你比我清楚,糧食恐有些難度。”秦懷道如實說道,
多吉點頭,不再多言。
秦懷道想到天竺就是後世的印度,印度可是產量大國,靈機一動,說道:“不過,本大人許你西下天竺就糧之權,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