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雅的廂房門口。
和煦的陽光散落下來,帶著幾分溫暖,清風陣陣,院子裡的花香沁人心脾,秦懷道從地窖出來透氣,臉色卻陰沉的可怕,感受不到一點陽光的溫暖,剛才連番審問了十幾人,總算摸清吐蕃軍是從岷州一個小關隘滲透進來的。
俘虜提到一個很可怕的事,關隘陡峭,道路狹窄,堪稱一人當關萬莫,有守軍一個團,也就是兩百人,最高將領是一名校尉,但他們進關時,關內空無一人,順利通關後來到一個官道驛站。
驛站裡麵的人全被屠殺,有人在等著,帶來大量衣服,大家換裝後偽裝成商隊,化整為零,每支五百人,一工十支,由一人帶隊,日伏夜出,挑人少的地方趕路,儘量走山路,繞開城池和村鎮,穿過秦嶺後來到問天觀。
具體路線大家說不清,不認識字,也不跟人接觸,而且每支都不一樣,隻跟著帶路的人急行軍,帶隊的人有信鴿聯絡外界,時不時帶著大家繞路,應該是躲避官兵巡邏,可見沿途有內應。
死士全部戰死,無一俘虜,無法審問,黑衣人招了,承認是風雨樓殺手,平時散布在各地,負責偵查情報,監聽消息,聽從問天觀命令行事,至於其他據點,一概不知,保密措施非常嚴厲。
房遺還在繼續審問,求證消息的真實性,能不能問出線索,秦懷道卻知道很難了,殺官形同造反,背後之人不可能不謹慎,會留下線索,來,隻能逼迫吐蕃自己供出背後之人了。
“大人?”李義協匆匆過來,好奇地問道:“打掃的差不多了,大人可有問出線索,需要我做點什麼嗎?”
“協助房遺繼續審問,明天天亮前所有人都審一遍。”秦懷道叮囑一句,天色已經不早,匆匆離開,來到吐蕃使館,見門口已經被大批千牛衛包圍,程咬金親自在著,上前見禮。
“你怎麼來了?”程咬金有些詫異地問道。
“過來,裡麵的人怎樣?”秦懷道反問。
一秒記住.26ks
“敢跳老子弄死他們,對了,那些死士查清楚了嗎?”
秦懷道搖頭,使館大門口,裡麵靜悄悄的,便說道:“我進去。”
“聖上下了旨意,你是主審,可以接觸,老夫陪你進去。”
兩人聯袂進了使館,在大廳裡到一人,正靜靜的坐著,一臉沉思狀,秦懷道上前,在其對麵坐下,盯著對方問道:“叫什麼?”
“你是護國公秦大人?”對方認出秦懷道,臉色微變,起身行了個大禮,旋即重落座,滿是愧疚地說道:“秦大人,關於有吐蕃人偷襲您之事,外臣並不知情,也與我朝讚普無關,是私人行為,還請大人明鑒。”
秦懷道見對方說一口還算流利的唐語,不用翻譯,馬上糾正道:“是吐蕃軍,不是吐蕃人,隸屬你們駐積石山邊軍。”
“這不可能,就算身份屬實,也是他們私下行為,我朝並無謀害之意,偉大的鬆讚乾布仰慕貴國文化,正準備效唐製,行唐禮,學唐文,特派外臣過來求取唐若乾,並請唐王委派聖人弟子去我朝傳播儒學,重提和親一事,偉大的鬆讚乾布久聞唐公主溫柔賢惠,知達理,希望重提和親,怎麼重燃戰火?”
理由聽起來很充分,但秦懷道一個字都不信,冷冷地問道:“聽說過欲蓋彌彰嗎?兵法上叫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派你來有兩個好處,其一,有個理由讓吐蕃自身事外,其二,如果能成,還能從我朝帶走唐,學子和公主,好算計,鬆讚乾布派你來做這件事,想必身份不簡單,你是誰?”
“外臣吐蕃大論祿東讚。”
“你是祿東讚?”秦懷道臉色微變,這個人對吐蕃影響太大了,說是吐蕃第一名臣都不為過,史留名,秦懷道聽過,沒想到就是對方,仔細打量起來,身材中等,容貌中等,著和普通人沒什麼區彆,唯一不同的是眼神,沉穩,有力,仿佛能洞徹人心,穿一切。
秦懷道不記得對方到底有哪些豐功偉績,但清楚這家夥對吐蕃影響太大,沒有他就沒有吐蕃的強盛,僅此一條就足夠說明許多,如果殺了對方,吐蕃就強盛不起來,還會內訌,內耗,走下坡路。
想到這兒,秦懷道動了殺心。
祿東讚感受到了秦懷道的殺意,心中一顫,警惕起來。
秦懷道精通微表情觀察,見對方沒有慌,隻是眼神警惕,而且很快恢複正常,可見是個善於隱忍的人,這人更不能留,轉念一想,這家夥是吐蕃大論,大論是吐蕃官職,相當於首相,位高權重,可見鬆讚乾布對其重視程度,殺了可惜,不如榨取其價值以後再定,向程咬金:“盧國公,此人疑似謀害本官主謀,本官帶走沒問題吧?你是主審,一切全憑你做主。”
“沒問題。”程咬金無所謂地說道。
“多謝盧國公。”秦懷道客氣一句,向祿東讚冷冷地補充道:“祿東讚,你涉嫌謀殺本官,意圖挑起兩國戰火,跟本官走一趟吧。”
“秦大人可有證據?”祿東讚起身來,目光有些冷。
“吐蕃軍就是證據,沒有上級命令,他們敢?”
“都說了他們是私自行為,與本人無關,也與吐蕃無關,秦大人這是栽贓陷害,本人不服,想必住附近的各國使臣也不會服,大唐禮儀之國,秦大人豈能如此行如此讓天下諸國寒心之舉?”
秦懷道笑了:“不用拿話激本官,這套說辭對本官沒用,本官現在以個人身份殺了你,也與朝廷無關,你覺得如何?”
“你?”祿東讚臉色微變,沒想到秦懷道和自己平時接觸的人完全不同,唐臣不應該死要麵子,凡事講禮,按規矩行事嗎?
“怎麼,你們派人來殺本官就說私人行為,與吐蕃無關,本官以私人身份殺你就不行?按唐律,國公殺死外族無罪,隻需賠償些許銀子,你是吐蕃使臣,但也是外族,最多賠償十貫銀子,要不要試試?”
“你……你這是目無我吐蕃王朝,意圖挑起兩國戰火,之前見唐王時,唐王隻是責令在下配合調查,並不曾定罪,在下不服,要見唐王,”祿東讚急了。
“待罪之身,無資格見聖上。”秦懷道冷冷地說道,向程咬金補充道:“盧國公,懇請派人押送此人到監察府。”
“小事一樁。”程咬金滿口答應,調來一隊人。
走出使館時,祿東讚忽然大喊起來:“秦大人要栽贓陷害吐蕃,欲加之罪,諸位,大唐如此對待外臣,令人心寒,爾等小心,唇亡齒寒呐。”
附近不少各國使館,門口有人到這一幕紛紛進去通報,一些人走出來圍觀,秦懷道心中一冷,這家夥居然想挑起各國緊張,聯合起來針對大唐,各國無所謂,大唐兵鋒無雙,誰敢跳滅了就是,但腐儒誤國。
程咬金也想到了什麼,喝令道:“快點帶走。”
有千牛衛推搡一下,祿東讚踉蹌幾步,摔倒在地,嚇得這名千牛衛茫然不知所措,秦懷道到了這名千牛衛動手,力度並不大,祿東讚正是壯年,不可能摔倒,顯然是故意的,忽生一計,喊道:“彆動他!”
祿東讚倒在地上繼續喊冤,引來附近不少人圍觀,大多數都是其他國家。
“圍起來,小心有人刺殺。”秦懷道提醒道。
千牛衛趕緊行動,將祿東讚團團圍住,程咬金有些不明所以,向秦懷道低聲問道:“賢侄,你這是?”
“他喜歡喊冤,就讓他喊個夠,正好誰跳出來。”秦懷道低聲說道。
程咬金也是膽大包天的主,眼睛一亮,會意的點頭,著各國使臣喝道:“可以,不許靠近十米以內,都退回去,否則,本官以意圖行凶刺殺罪論處。”
能被派來做使臣的,沒人是傻子,紛紛後退些。
有人問道:“盧國公,吐蕃大論反了什麼錯,以至如此對待?”
程咬金沒搭理對方,秦懷道見對方倭人打扮,馬上想到一個民族,心中一冷,說道:“不該問的彆打聽,我朝事宜豈是你一個外臣能夠過問?難不成是同謀?”
“非也,非也。”對方趕緊說道。
“不是你打聽那麼多乾什麼?本官你就像是。”秦懷道冷冷地說道。
對方一聽怒了,上前幾步說道:“秦大人如此對待外臣,是要挑起兩國之爭嗎?在下田中,倭國使臣,大人如此,就不怕寒了天下諸國之心?”
“打探造反之事,行為可疑,來人,把他抓起來。”秦懷道冷冷地說道。
千牛衛了程咬金一眼,一擁而上,將人按住,對方哪裡掙脫得開,破口大罵起來:“嘎,你們要乾什麼,你們這是在羞辱倭國,我要見唐王。”
秦懷道上去,甩開膀子就是幾個耳光,將對方臉頰打腫,牙齒都打掉幾顆,對方感受到了秦懷道眼中殺意,心中莫名一顫,想不通秦懷道為何如此仇恨自己,但清楚再嚷嚷恐怕得死,不敢再喊了。
“還有誰想打聽?”秦懷道冷冷地著四周。
眾人臉色微變,生出幾分同仇敵愾來,吐蕃都如此對待,說不定哪天就落到自己身上,唇亡齒寒,但沒人馬上跳出說話。
秦懷道清楚真要是因此讓各國團結起來,雖然不怕,但也麻煩,麻煩能少點還是少點好,冷冷地說道:“都聽好了,本官隻說一遍,吐蕃派遣五千大軍滲透進入我朝,刺殺本官,本官帶著俘虜進城的事想必你們清楚,還有好幾百吐蕃軍俘虜在,做不得假,吐蕃俘虜已經招供,是受祿東讚指使,本官奉命主審,抓祿東讚過去問話有問題嗎?”
俘虜招沒招無所謂,反正被控製住了,沒人知道真相,將罪名坐實了,才能打消各國使臣擔憂。
各國使臣當然知道俘虜進城一事,被押送的千牛衛阻擋,不能進前觀察,並知道是吐蕃軍,但沒人質疑秦懷道的話,這等大事,如果沒一定證據,絕不會按在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