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小十出生之後,太子就逐漸明白了自己和小十的差距,甚至能感受到皇後態度的一路轉變。

到了現在,他已經能心態很穩的接受這一點了。

在皇後麵前,他依舊是往日怯弱且固執的模樣,任憑皇後說的再多,也達不到想要的目的,把皇後看得格外心煩,“行了,現在母後是管不了你了,你先離開吧。”

她一點也不想再看到太子低著頭悶不吭聲的樣子了,說半天都不帶聽個聲的。

太子抬頭,看著她的眼神有些欲言又止,整一個關心母後,卻也放不下自己的原則,不想做壞事的好兒子,“那母後,您多保重身體,兒臣先行告退。”

皇後揮了揮手,都不想看他一眼。

太子出了門,就跟沒事人一樣了,這也是他的常規操作了,皇後太過強勢,他不想聽從對方的,就隻能這樣。

至於和皇後徹底鬨翻,這在以孝道為先的時代,不太可能,尤其皇後到底養了他這麼多年,太子要是真不管了,怕是滿朝堂都會是參他的折子,另一方麵,情感這種事情相當複雜,太子也沒想和皇後真的斷絕關係。

以前相處的那些日子,都還在他的心中。

長春宮內,太子走了之後,皇後也陷入了沉思當中,雖說太子一直表現的對她孝順,也對小十很好,但太子對九皇子這個毫無關係的皇子實在是有些太好了點,因著九皇子,太子都多次的頂撞她了。

再有哪怕太子表現的對小十好,但實際上,在當下大部分人的眼中,太子和九皇子才是一直聯係在一起的。

就算太子和小十的關係不好,主要是因著小十對太子的排斥,這點皇後也沒有辦法,她也說過兒子了,可是小十絲毫沒有改變的意思,她也隻能這樣了。

但到底和太子不是親生母子,皇後忍不住會去想,兩個皇子,一個喜歡太子,一個對太子動輒就態度不好,時間久了,太子真的會沒有偏向嗎?

之前小九小十同樣第一天去崇文館讀書的時候,太子不就是選擇了去了朝霞宮接了九皇子。

一些細微的地方,還是能看出太子心中的傾向。

皇後本人因為自身從小的經曆,並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有朝一日會像她一樣,永遠不被人重視,所以她一開始是想讓太子和兒子的關係很好,這樣她以後也能放心。但不是親生母子,皇後壓根就不可能真的放心太子。

皇後不是一般的女子,當然不可能把希望全都放在太子身上,她想要把一切最好的都給自己的兒子,其中當然也包括皇位。

隻是她養大太子,太子又純善,到底也有感情,她沒那麼容易就下定決心。

再有,皇後也清楚,哪怕她的長姐死了,英國公府也是支持的太子,而非她生的十皇子。

情感和現實的雙重因素,讓皇後維持住了現在的局麵,但她的多疑和控製欲,也讓她對太子的要求越來越多。

仿佛隻有太子答應她的每一個要求,才能證明,太

子是真的對她感情深厚,對小十也充滿關懷,以後才會對他們好。

亦或者,皇後隻是想在這吹毛求疵當中,找出一個合適的理由來,證明自己若是會對太子下手,也是迫不得已,以免自己在想起昔日長姐的時候感到愧疚,畢竟在那漫長的時光中,曾經隻有長姐會看到她,認真聽她的想法,對方在皇後的生命中,到底還是有點子重量。

太子和皇後的關係走在危險的細線上,不知何時會斷。

當然,太子對這些早有預料,他也不會坐以待斃,所以未來將會如何,還真說不清楚。

新年過去。

冰雪開始消融,春天將要來了。

在這樣的時間裡,宮中又發生了一件事,那就是一皇子和三皇子也開始進入朝堂了。

先前眾多皇子當中,隻有太子一個人開始接觸政事,太子直接領先了一皇子和三皇子一大截,連帶著太子黨的人都是興高采烈,太子整個人都是風光無限。但現在,另外兩個皇子也同樣和太子站在了同一個起點。

這也意味著,之後三個皇子間的爭鬥又會開始激烈起來了。

不過暫時,還並未鬨出什麼事來。

在這會兒,朝代上主要的精力在一件事上,那就是對羌族的戰事,去年的時候,西越和天啟就已經對羌族開戰了,隻不過礙於冬日的氣候實在太冷,雙方暫時休戰,但過了年,就又重新開始了。

毫無疑問,羌族再驍勇善戰,對上兩個大國,尤其這兩大國都有極為厲害的將領,羌族是完全頂不住,整個節節敗退。

好消息不斷的傳到京城,皇帝都高興不已。

相比之下,宋舒晴就要焦慮一些了,一來是擔心她昔日的好友,一來,她現在也有些覺醒過來,開始對權利充滿了欲望。

一個威名赫赫的羌族少主,當然比階下囚對她有用得多。

她坐在窗邊,目光憂愁,倩如出去泡茶進來,見到宋舒晴這般樣子,也關心的說道:“主子還是在為那個人擔心嗎?()”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