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妃,不,現在是許嬪,皇後,還有原本被皇後趕出去的袁禦女同住長樂宮,明眼人都看出來後宮這是出事了,但因為皇帝之前展現出強硬的手腕,即便前朝那些大臣內心好奇,也不好明著打聽。()

但這些人中,卻不包括褚一儒。

?想看已冬的《帶著簽到係統去宮鬥》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好歹是有著幼時情誼,又有著從龍之功的皇帝寵臣,即便知道陛下已大權在握,兩人相處之間要更加仔細小心,可為了國家大事,褚一儒還是忍不住開口:

“陛下您到底是如何打算的呢?”

陛下上位後,情況危險,出生的幾個孩子都立不住。

褚一儒猜測過後宮傾軋,猜測過陛下出手等等情況,可事關皇室隱秘,他不打算,也知道自己不該去打聽。

後來婧貴妃誕下一雙兒女,情況好轉,他也是真心為陛下開心的。隻是現在,就算是為了平衡後宮勢力,寵妃長子,皇後嫡子......這種安排也會攪合的前朝跟著蠢蠢欲動。

恕他直言,這對剛剛緩和些的大臨來說並非什麼好事啊。

褚一儒不是第一次為此事詢問皇帝了,上次被皇帝應付了過去,或者說,他信任皇帝便沒有再追究下去,但現在卻是越發看不懂這位陛下的言行了。

既然看不懂,此事又不是能敷衍了事過去的,隻能開口直接問了。

見褚一儒特意為此事入宮求見,又聽他如此言說,坐在上首原本看不清神色的皇帝忽而一笑:

“也隻有愛卿你會特意為此事入宮了。”

“臣.......”

“不用說那許多客套話了。”

皇帝站起身,擺擺手,看著麵前這個從頭到尾跟著他的友人,心中微微一鬆:

“怕是整個朝堂,也隻有你與涉麓才會對朕直言不諱,既然如此,朕也沒必要瞞著你。”

之前瞞著,是因為二皇子那情況......實在不好開口,也不忍開口。

雖然不喜歡二皇子,可那好歹也是他的孩子,親口說出他命不久矣什麼的,著實難受。

另外:

“朕隻是想看看,還有多少人蠢蠢欲動。"

兩次,明麵上是兩次血腥清洗,但算上其他人都不知道的秋狩那次,已經是皇帝三次對朝堂清理了。

他也知道多次這般清理朝堂不好,隻是先帝留下的沉屙積弊太多,不下重典,如何能徹底清理掉那些頑疾?

好在如今的結果是好的。

不等皇帝繼續說下去,就聽褚一儒道:

“陛下若是想看,也不急於一時,如今依臣來看,還是以穩妥為重。”

前有天災,後有朝堂人禍,如今又有外敵入侵,褚一儒這話並非頑固守舊。

皇帝也知道其中分寸,點點頭:

“愛卿說的沒錯,可若是二皇子怕是會夭折呢?”

“這.......”

褚一儒沒料到如此,一時居然說不出什麼話來,皇帝

() 也不在意,自顧自道:

“朕不是個好父親,這皇宮也不是什麼好去處,即便二皇子如今這般,也不能讓他安寧的走完最後一程。”

“隻盼著真有來世,他能投胎到一戶好人家,父母慈愛,一生順遂。”

一室靜默。

就算巧言如褚一儒,現在也不好開口說什麼。

二皇子不容易,皇帝難道就容易了麼?幼時便被送走,才長大些便被迫從一個聆聽佛法的和尚變成一個“處處皆好”的太子的替身,政務與帝王心術還沒學多久,就要接手先帝留下的爛攤子。

能走到現在這一步,誰也不知道皇帝付出了多少。

而正因為是皇帝的同行人之一,褚一儒就越發沒辦法說什麼。

“是臣急迫了。”

褚一儒誠懇的道了歉,皇帝也並不放在心上。

急迫好啊,他隻覺得像是褚一儒這般急迫的人著實太少了些。

前朝有褚一儒為大臨憂心,殊不知後宮陸雲纓也在為大臨憂心。

或許真是一孕傻三年,又或者是後宮的日子太順遂了,直到皇帝與她說北狄公主和親一事後,她這才猛然想到一個詞語“蝴蝶效應”。

得到的史書上記載,幾年後大臨的確是贏了北狄,後續北狄為了求和,也送了公主過來和親,以示誠意,但這場勝利卻是有先決條件的。

首先是皇帝整治朝堂,使得內政清明,其次數年施恩於民,降低賦稅,休養生息,這才有錢糧,上下一心,擊潰了北狄。

這本是好事情,可若是現在打起來,少了那幾年的積累,陸雲纓就不確定了,心中也慌得厲害。

她自認自己沒做什麼,甚至她做的那些,對皇帝來說反而是好事,隻是放到整個曆史上來看呢?是好是壞?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怕是從她穿越的那一刻,她已經看不清了,辨不分明了。

隻是北狄若真派公主過來和親,那麼一時半會的,應該,可能,大概打不起來吧。

心裡這樣想著,背地裡卻不得不為此提前做準備。

無奈之前後宮被大清洗了一遍,如今換上來的奴才都小心謹慎的很,儘管陸雲纓如今是名冠京城的婧貴妃,膝下又養育了太子,依舊很難打聽到前朝的消息來。

這就是前朝沒人的壞處了,此時此刻,陸雲纓不免有些羨慕起那些大家族出身的宮妃來,底氣足是一方麵,情報信息什麼的,就算皇帝嚴密防範後宮與前朝之間的聯係,可陸雲纓卻不相信能完全杜絕。

更何況就算沒有.......對了,陸雲纓此刻突然記起來,她那個便宜爹是不是還被陛下關著沒有放出來?

想到這,又聯想到那位還在江東任職的堂哥陸清塘。

陸峰給自己兒子取名陸麒、陸麟有什麼用?陸家麒麟子還得看陸清塘,當然,陸雲纓眸光微微暗沉,她也在等那位堂兄回來。

此時此刻陸雲纓卻不知,她臉上的表情變化與這段時間對雪梨的吩咐被兩

個孩子看在眼中。

之前他們還小,怕兩人嘴鬆,特彆是大公主湯圓,萬一不留神便禿嚕出什麼不該說的話,那可糟糕了,因而陸雲纓都很小心的不讓他們知道什麼。

可後來漸漸地發現兩個孩子的確聰明,嘴也嚴實後,陸雲纓也就很少瞞著他們了。

一來是宮裡的孩子不懂這些不成。

二來便是陸雲纓自認為自己又不是主動害人傷人,讓孩子們看一看,了解一番自我保護的手段,反而是好事。

時間就在陸峰被關進關出,甚至關到他本人都生無可戀的情況下慢慢流逝。

等兩個孩子都能跑進跑出,且流暢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北狄與大臨終於談攏,那位曆史上要很久後才來大臨,或者說早已與曆史上並非同一個人的北狄公主也順利到達了大臨皇城。

原本戰敗後和親的北狄公主叫什麼,陸雲纓得到的史書上沒具體說,隻有一個封號,後續對那位公主的記載也寥寥無幾。

當然作為戰敗國獻上的戰利品,就算是猜的,也知道那位和親公主的日子怕也不好過,在後宮鬱鬱了幾年,便去了。

不過現在情況不一樣,如今來和親的這位公主的處境也好了許多。

陸雲纓通過努力也了解些許,這位公主名為公山嬈,封號卓華,不單單是如今的北狄王的親生女兒,還是北狄三皇子的同母妹妹,據說在北狄也算受寵。

將這樣的公主送入最後與北狄必有一戰的大臨和親,說真的,陸雲纓覺得有些奇怪,而朝堂上不乏聰明人,應該也有不少人察覺到不對勁,隻是卻沒有一人提出異議。

還不等陸雲纓深思,進而打探到什麼消息,很快她就陷入了忙碌中。

畢竟兩國和親這般大事,大臨還作為東道主,為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自然要舉辦盛典。

在皇後稱病不出,太後自認年邁的現在,陸雲纓這位貴妃不得不扛起重擔來,好在之前已經有過幾次經驗,這次盛典即便隆重了些,卻也沒出什麼大亂子。

而也正是在這次盛典上,陸雲纓終於看到了那位卓華公主。

說真的,入宮以來,陸雲纓敢說自己遇到的後妃就沒幾個是善茬。但不知道是文化關係還是其他,妃嬪們都喜歡用各種或溫和或嬌弱的麵具掩蓋自己的鋒芒,即便是陸雲纓本人也會在一些場合戴上些許麵具,作為保護。

可或許卓華公主真的是被北狄王珍愛的公主,底氣十足,又或者北狄民風向來彪悍,她的鋒芒,她的野心,她的銳意並未遮擋,隻一眼,所有人都能感覺到這位公主的與眾不同。

甚至在給皇帝行禮起身後,卓華公主視線直勾勾對上坐在皇帝下首的陸雲纓,忽的展顏一笑:

“這便是為大臨陛下您誕下太子,極為得寵的婧貴妃麼?看來果真與傳聞一般受寵,居然能坐在陛下您的身邊。

“在我們北狄,王後即便不在,也沒任何妃嬪敢占了她的位置,如今在大臨怎麼......”

她話沒說話,

想要表達的意思已然十分明確。

場麵刹時間一靜,原本和樂融融的場麵也被打破,眾人眼觀鼻鼻觀心,居然沒一人開口。

若卓華公主指責大臨禮儀文化,多的是文人士子跳出來反駁,可眼看著是對婧貴妃而去......如今不少人依舊認為,婧貴妃區區一小官之女,若不是得了幾分運道和寵愛,如今又怎麼會.....總而言之,為了自家的未來,他們可巴不得婧貴妃落馬呢,又如何會幫她說話?

陛下不是總說前朝是前朝,後宮是後宮麼?

所以卓華公主馬上也是陛下後宮的一員,自然輪不到他們這些前朝的官開口。

自從成為貴妃,不,應該說陛下成事後,她已經很久沒在眾目睽睽下遇到這般明顯刻意的針對了。

皇後與賢妃那次不算,既不是在眾目睽睽下,另外好歹也披上了幾塊遮羞布。

可如今麼,看看四周,迎上那位公主的視線,儘管開口便是輸了,陸雲纓也不得不自己上陣。

隻是她才微微起唇,身邊的湯圓便嚷嚷開了:

“你沒瞧見皇祖母麼?沒見著父皇是與皇祖母坐在一起的麼?本宮才是與母妃坐在一起的。”

“你是眼睛不好使?還是不將本宮放在眼中?”

小女童聲音脆嫩嫩的,急切之下,還帶著幾分尖利,在如今這番場合,不說讓所有人都聽見,至少那位卓華公主是不能當做不知道的。

她對上陸雲纓好歹算傲氣,對上這位臨安公主算什麼?和小孩子計較爭吵?沒得失了身份。

更何況她是來和親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