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總是特彆的,豔麗的霞光掩埋著很多思緒,隨著日影夕斜,一並隨著太陽的餘暉隱入了地平線下。()
在越接近這個曾經追求“永恒”的國度,我也一度思考永恒究竟在何處?
?想看偽裝蘿卜寫的《[原神]要來杯蜜雪冰史萊姆嗎》第 114 章 踏上雷之國的第一個黃昏嗎?請記住.的域名[()]?『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
白日裡有太陽的東升西落,黑夜裡也會有星移月轉。唯有黃昏一段美麗的片刻,人們總希望它拉得再長一些。
經過了幾天的航行,飛雲商會的商船如期駛達了目的地。
要入稻妻,先到離島。而我踏上離島的時刻,正是稻妻某一天普通的黃昏。
結束了雷電鎖國的海麵不再有危險的落雷,商船平穩地駛入海港;我背好行李同船長船員們告彆,謝過他們這幾天的照顧;
船梯架好,我拾階而下,撲麵而來儘是陌生與新奇之感。
不似蒙德的自由慵懶,沒有璃月的繁華喧鬨,這裡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很沉,暮色沉沉的沉;很靜,夕陽無言的靜。
或許是黃昏這個天然的、巨大的濾鏡的作用吧。我想。
這個時刻往來的外國遊客並不多,或許人家早早住了旅店正在享受溫泉;海港口二十步站一個勘定奉行役人,手持著海月長戟望著海麵放空,想這些早已是他們看慣的景色。
海島的空氣果與彆處不同,空氣中充盈著更加潮濕的水汽,海風輕輕一吹便糊臉上一層黏黏的濕潤,還帶著些海水特彆的腥氣。
我吸了好幾口,越嗅越上頭。
不過鐘離先生應該不太喜歡這種感覺,下次給他推薦跨國旅遊地的時候避開這裡。
入境先要登記身份,再往前走一點,就可以看到一個堆放著貨箱的木...棚?
除了支撐的木柱,就剩一個頂兒,三麵漏風,簷上還掛了兩個稻妻式樣的長燈籠,白色的燈籠紙上繪著我看不懂的花樣。
靠牆的貨箱旁掛著一個公告板,公告板前放著一張木質的長條辦公案台,案台前有四五位遊客打扮的人正在排隊,案台後站著一位溫柔不失威嚴的女士正在忙碌。
“這裡是從屬於稻妻【遠國監司】的身份登記處,我是蔭山。”
我把證件掏給蔭山小姐查驗,填寫了一張她給我的身份登記表,在等待手續辦理完成的間隙,我隨口同這位業務熟練的監察官聊聊天:
“聽聞稻妻鎖國令解除後往來出入的遊客日漸增多,貨物接轉也越來越多的選在這裡,真不錯啊。”
“是啊,變化很大。”蔭山小姐應和道。
“不過看這邊辦理登記手續的人不是很多嘛。”我老實在隊尾站著,沒排一會兒就輪到了我。
蔭山小姐查驗完證件,一邊給我的登記表蓋章一邊道:
“鎖國令一解除,相應的限製也隨之放寬不少,辦理登記手續所需的文件也簡化許多,一般沒有特殊情況當天就能辦理好...”
她把證件和辦好的通行手續遞給我:“更準確的說是——當場。”
謔!這精簡了行政手續後果然效率
() !
我把重要證件貼身放好,還是有點不放心:“這個是稻妻境內一證通行的嗎?會不會過一個地方還要換...”
我滿腦子找詞,可惜腦海裡隻給我滾動播放西遊記。
憋了半天,隻道:“換、換一個新的通關文牒什麼的...
蔭山小姐估計也是很久沒聽到過這麼古舊的用詞了,愣了愣才回答我:
“不用,這是全境通行的手續。根據將軍大人下達的文書,您可以自由地去往稻妻城,隻要途徑關卡的時候配合檢查就好。”
“沒有其它疑問的話,下一位。”
想打聽的都打聽到了,我連忙道謝讓出位置。
既然其它關卡不用辦新的手續,也不需要敲新的章子,那我揣著一卡通行傳送一下直抵稻妻城就省事多啦。
不過本著來都來啦的傳統心態,還是在去找錨點的路上淺逛一下離島吧。
畢竟離島上有一處七天神像兩個傳送錨點:其中神像的位置位於勘定奉行宅院正後方的高地上,四下無有甚遮擋物,一眼就能被宅院裡巡邏的守員發現;一處錨點正坐落在我剛剛下船的位置,全然在碼頭站崗的勘定奉行役人目光的巡視範圍內...
兩處都在心裡畫了個?,還剩下的一處錨點在腦海中的地圖顯示應是在一處商鋪的後麵,一顆紅楓的旁邊。
大隱隱於市,遊人多了才不引人注意,就從這處走。
不同於璃月大路小路皆是一馬平川的坦途,此間島嶼上丘陵的地勢讓層級錯落的台階隨處可見;夕陽的光從背後打來,將麵前的石階灑上金輝,間落著幾塊房屋的陰影。
我拾階而上,在階梯的儘頭處,佇立著一棵巨大的紅楓,目測樹乾的粗細即使是三人合抱也難以圍攏;為了保護古樹,四周建了修葺了一圈可以懸掛許願牌子的木架,木架之上,還點了日夜照亮人們心願的燈籠。
平緩的地勢台麵上建了一圈小店,在萬國商會的幫扶下,各國特色商業在稻妻鎖國結束之後多有發展。
迎麵最近的一家就是外銷璃月礦石的店鋪,據說站台的女店員正是楚瑜商行的分行長;在往前走,是一家名字彆致的須彌店鋪【蔥蘢之願】,他家正九折出售的【豐沃之惠】引起了我的興趣,結果一細問...原來是肥料啊。
傳送錨點正位於這家肥料店的後麵。掌握了位置-->>